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

2022-03-23 07:14颜旭
前线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基因文化强国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战略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处理好中外文化、古今文化、文化的安全与发展等关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推动文化创新、维护文化安全、持续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  文化基因;  文化创新;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 D616;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34-04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召唤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目标任务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要认同自身文化。认同是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文化自信。正是得益于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我们党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今天的中国,古今文化、中西文化交融交织,文化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世界文化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中国文化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得更有方向感、厚重感,正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无论是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式教条主义,还是妄自菲薄、数典忘祖的文化虚无主义,抑或是目光狭隘、妄自尊大的文化保守主义,都是对文化认同的背离和文化自信的侵蚀,必须摒弃。

另一方面,要包容外来文化。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程度。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既得益于其創造的辉煌文化成果,也得益于其有容乃大的文化气魄。从文化发展趋势看,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具有完全的普适性,任何文化都要在共存中求发展。因此,越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就越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今天,包容外来文化,既是文化自信程度的表现,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实现与外来文化的平等对话,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彰显自己、发展自己,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基因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面向外来,但也不能忘记本来。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长延续的精神族谱,是彰显民族和国家特性的独特标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独特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精神品格;对于中国来说,独特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此而言,传承文化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命题,也是政治命题;不仅事关文化发展,也事关道路认同。

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站在时代的高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比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和谐万邦”的理念。这些文化精神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推进理论创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凝聚国家民族力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都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构成多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传承中华文化,延续文化基因,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通、与现实生活相适应,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华传统瓷器、书法、武术、戏剧等器术层面的文化走出去,也要提升文化交流层次,进一步推动思想层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也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的提炼。不仅要让世界知道武术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瓷器上的中华传统文化,还要让世界知道思想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术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要让世界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民族意义,也要让世界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意义。

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我们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树立宏大历史视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聆听时代声音,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文化发展新篇章。

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勇立时代潮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正因如此,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历来是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锋最为深刻、影响最为持久的场所。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回答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活问题;秉持民族情怀,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树立世界眼光,在事关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大胆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见解。

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环境。推动一个人的观念创新、思想创新需要因人而异,推动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则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包容的。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和鼓励多元文化平等地交流交融交锋。这个环境还应该是正向激励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文化创新,必须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文化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文化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得到有效维护。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境外敌对势力加大渗透和西化力度,我国文化安全形势依然尖锐复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今中国多元文化共存,但文化多元不代表占指导地位的思想多元。任何一種文化都有一个占据统摄地位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来说,这个旗帜和灵魂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面前保持思想统一、精神振奋,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当今中国,包容多样的文化已经成为基本的共识,但包容多样不等于包容错误。对于新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极“左”思潮、狭隘民族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相对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相背离的错误思潮,必须坚决抵制、积极斗争。当然,积极斗争不等于政治批判。对待文化领域的问题,应多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1

坚决消除“颜色革命”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加快,美西方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我国策划实施“颜色革命”的力度。他们无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进步,采用欺瞒、蛊惑、抹黑等手段,试图以青年人为主要对象,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工具,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矛盾为引子,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社会问题意识形态化、中国问题国际化,企图在中国也搞成“颜色革命”。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各种准备。

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衡量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特别是第二个10年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再次迎来了新的变化。我国要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保持战略清醒,持续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国家实力。在国际较量中,政治运筹很重要,但说到底还是要看有没有实力、会不会运用实力。这个实力既包括以经济、军事为核心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制度为核心的软实力。国际经验表明,在国际大战略当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战略从来都是融合在一起并相互支撑的,没有孤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战略,也没有孤立的国际文化战略。我们要在继续提高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向东看的时代大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不断走出去的中国资本,将政治话语权转化为文化话语权、将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文化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全球文化治理体系变革。近代以来,携带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西方国家设计了战后全球治理体系结构。在这种治理体系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受制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虽然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但受制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提出的主张和建议要变成现实并不容易。进入21世纪特别是第二个10年以后,随着西方国家整体实力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能力的下降,全球文化治理领域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希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看到更多的中国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作为,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大力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宣传“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积极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逐步形成带有中国印记的文化治理理念和文化治理规则,提升文化治理影响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颜旭,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发展战略教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 王焕宇

1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文化基因文化强国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