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作平
天宝十三载(754年),43岁的杜甫在长安向唐玄宗进献《雕赋》,他在介绍自家家世时用了八个字:“奉儒守官,未坠素业。”
杜甫去世4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代,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了一部书——《元和姓篡》。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姓篡,表明这部书是研究中国谱牒姓氏学的专著。
隋唐以降,尽管形成于魏晋、鼎盛于东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已因科举兴起而走向消亡,但唐人同样非常看重门第,讲究出身。《元和姓篡》便详细记载了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比如某人出自该姓哪一支,祖上都有些什么显赫达人,任过什么样的职务等。该书的第六卷,记载了杜甫的家世。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千多年,但我们还是能完整地从杜甫那里往上追溯十几代,这一追溯,我们将发现,杜甫对家世的介绍,一点也没有夸张。
《元和姓篡》卷六杜氏条下说:“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成王灭唐,迁封于杜。杜为宣王所灭,杜氏分散。鲁有杜泄是也。六国时有杜赫。”我们今天说的姓氏就是指姓,但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换言之,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于何处的标志,氏是后代子孙分支于何处的标志。一个姓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氏,如“嬴”姓有十四氏;普通人只有姓,贵族才有氏。秦朝以后,姓和氏渐渐统一,每个人都有姓,但已不再有氏了。
《元和姓篡》追溯了杜姓起源后,记载了自东汉起直到杜甫的孙子杜嗣业之间的传承。
有据可查的杜甫最早的直系先祖是东汉杜周。杜周乃杜甫第二十一世祖,生活于西汉武帝时期。杜周原为河南南阳人,后迁居长安茂陵(即汉武帝陵,在今陕西咸阳)。汉朝有厚葬之风,皇帝往往即位之初就为自己营造陵墓,茂陵修建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汉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并且,为了使陵地成为繁华的聚落,朝廷总是将一些外地豪族迁徙到附近居住,杜周就是那时从南阳迁来的。
杜周得到了西汉官员张汤的赏识及举荐,先后出任廷尉和御史大夫等位高权重的职务——汉代廷尉为九卿之一,负责刑狱;御史大夫更显赫,一方面是丞相副手,丞相缺位时御史大夫代行其职,另一方面还负责监察百官。
司马迁与杜周是同时代人,他对杜周的评价是:“重迟,外宽内深次骨。”意思是说,杜周处事谨慎,决断迟缓;外表似乎宽松,内心实则深刻切骨。《史记》中辟有《酷吏列传》,杜周与他的伯乐张汤名列其中。据说,在廷尉任上,杜周事事仿效张汤,并善于揣测圣意。杜周的行为,甚至使投奔他的门客们也没脸面,责备他说:您为皇上公平断案,不以法律为准绳,却以皇上意思作依据,法官难道是这样当的吗?
杜周做小官时,家境很平常,他本人只有一匹鞍马都不全的劣马,等到他位列三公,子孙都做了高官,“家訾累数巨万矣”。考察杜甫诗歌,他向来喜欢提及祖宗门第,在他比较明确的列祖列宗中,官职最高、权力最大、地位最显赫的无疑当数杜周,但很可能碍于杜周的名声,杜甫从不提他。
杜周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一为河内郡守,一为河南郡守,治理的风格、方法与其父类似。但杜周的幼子杜延年,却是一个宽厚之人,他早年在大将军霍光手下为吏,后来参与平定益州蛮叛乱,升大夫;复因告发上官桀谋反,封建平侯。在汉宣帝继承皇位问题上,杜延年是汉宣帝的坚决拥护者。是以宣帝即位后,杜延年深受信任,虽然受霍光牵连一度罢官,不久就起复。终其一生,历任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职。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这位昭、宣之际的重臣“亦明法律”,“论议持平,合和朝廷”,“为人安和,备于诸事,久典朝政”。
自杜延年开始,杜家从茂陵迁往杜陵。杜陵这个地方,和上古时一个叫杜国(又叫杜伯国)的小国有关——说是国,估计就几十上百里疆土。秦国崛起后,秦宪公雄霸西戎,吞并了不少小国,杜国就是其中之一。秦来杜国后,到了秦武公时设杜县,秦汉袭之。
元康元年(前65年),汉宣帝改长安南五十里的杜县为杜陵,并“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里、訾百万者”到此地。杜延年就是这一时期由茂陵迁往杜陵的,杜甫后来自称“杜陵野老”,便和杜延年移居杜陵有關。
杜预,是杜甫第十三世祖,也是所有祖宗里,杜甫最崇敬、最羡慕的。
杜甫崇敬杜预,并且希望有机会也成为杜预那样的人,是因为杜预在古人看重的立功、立言两方面,都有称得上不朽的成就。
杜预是司马昭的妹夫,他从小博览群书,于政治、经济、文学、历法、法律、史学乃至工程学等无所不通,时人誉之为“杜武库”——像储藏器物的仓库一样应有尽有。古人常说,“君子不器”,意指君子应该博学多才,能胜任各种工作,而不能像某一种器皿那样,只有一种功能。而杜预的一生,可以说是对“君子不器”的最好阐释。
263年,魏国灭蜀之战时,杜预在魏军两大主力之一的钟会手下任长史。灭蜀后,钟会勾结姜维,阴谋据蜀自立。计划失败,钟会为乱兵所杀,魏将死者示众,杜预全身而退。次年,司马昭令贾充牵头,改制礼仪、法律和官制,杜预时任河南尹,预闻此事,并承担了四年后颁布的《晋律》的主要工作。《晋律》上承《汉律》,下启《唐律》,并一改《汉律》的繁冗复杂。《隋书·刑法志》赞其“实曰轻平,称为简易”。
杜预对机械发明也很擅长,不仅制造了鼓风冶铁的人排新器,还将失传多年的“天子座右铭”——欹器复原了出来。他任度支尚书七年,“奏立藉田,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先后提出50多条治国治军建议,晋武帝都采纳了。
黄河孟津段水深流急,杜畿为魏文帝曹丕造楼船,试船时就在这里罹难。《晋书》记载,泰始十年(274年),杜预上奏晋武帝,“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晋武帝让文武百官讨论是否可行,众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历代圣贤都没做这样的事,肯定是因为做不成。杜预力排众议,坚持造舟为梁,在富平津建起了浮桥。浮桥竣工时,晋武帝率百官来到现场,举酒向杜预表示祝贺:“非君,此桥不立也。”杜预顺手把功劳归之于晋武帝:“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
古代有一种舂米用的水碓,以水为动力,两汉时已很普及。杜预把水碓作了改进,重新设计制造出一种连机水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洛阳一带的米价为之下跌。
魏灭蜀后,只有江南地区的吴与魏对峙。不久,晋代魏,晋强吴弱,统一乃早晚之事。晋军方面,负责前线战事的是羊祜,但羊祜还没来得及灭吴就病逝了。临终,他向晋武帝举荐杜预接班——从辈份上讲,杜预算是晋武帝的姑父。
五年后,晋朝发动灭吴之战,杜预负责中部战事。他取江陵,占荆州。东进的同时,还派兵南下,攻占了广州和交州等地。以灭吴之功,杜预受封当阳县侯,食邑增至九千六百户。灭吴期间,杜预围攻江陵,吴人对足智多谋的杜预又恨又怕。杜预患有大脖子病,古人称之为“瘿”,愤怒的吴人把葫芦套在狗脖子上,把狗当作杜预戏弄。看到长疙瘩的树,一定要把它砍掉,并写上“杜预颈”。
平吴后,杜预继续镇守襄阳。一方面,他兴办学校,鼓励农桑,并在汉水的扬口和长江的江陵间修了一条运河,“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另一方面,他潜心研究《左传》,将心得撰成《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当时的大臣中,王济爱马,和峤爱财,杜预在晋武帝面前念叨“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晋武帝问,那你呢?杜预脱口而出:臣有《左传》癖。
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春秋左氏传》的注释,它使原本分别成书的《春秋》《左传》合为一体,在文字训诂、文义诠释及制度、地理说明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唐代修《五经正义》,清代修《十三经注疏》,均以杜预的《集解》为基础,是后世读书人案头必备书——杜甫的案头,一定也有。
晚年,杜预调往洛阳任司隶校尉,但走到邓州时去世了,晋武帝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成。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曾有一场争论——什么是死而不朽。范宣子认为,他们家族自虞唐以来,历夏、商、周诸朝,代代都是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世禄”,根本不是不朽。叔孙豹认为,真正的不朽有三种,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三者虽久不废,谓之“三不朽”。
杜预博学多才,自幼就有远大的理想。他常对人说,立德这种事情大概难以企及,立功、立言庶几可以为之——后来,他早年的理想得以兑现,成为后人尤其是裔孙杜甫敬仰的典范。
众所周知,文庙是中国及汉文化辐射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纪念孔子的建筑,又称孔庙、夫子庙等。文庙中,除了大成殿正中主祀孔子外,还从祀他的多位弟子及儒家的杰出代表。从祀队伍历代有所变化,总体来说不断壮大。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下旨,令天下学宫均立周公庙和孔庙,不久又同意房玄龄意见,停祀周公,专祀孔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下旨将左丘明等22人配享孔庙,在这份名单中,杜预赫然在目。
与文庙相对的是武庙。武庙的出现要比文庙晚得多。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这年杜甫20岁,正在兴致勃勃地漫游吴越,唐玄宗为了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而设庙宇,以周朝开国功臣姜尚为主祭,以汉初三杰之首张良为配享,并把白起、孙武、韩信等十位历代名将作为从祀。唐德宗年间,武庙又增祀64位名将——杜预即为其中之一。
文、武二庙一千多年历史上,既进入文庙又进入武庙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杜预,另一个是诸葛亮。杜预虽然进入武庙,且是打过大仗的军事家,但意外的是,他根本不会武艺,射箭也不行,甚至马都不会骑。这一点,倒与影视剧里总是摇着鹅毛扇子,坐在小车上指挥若定的诸葛亮有几分神似。
对传统社会的儒者来说,能够进入孔庙从祀圣人,已属罕见——直到民国初年,经过历代扩充,从祀孔庙的先贤与先儒也不到两百人。
杜甫曾骄傲地说过:“詩是吾家事。”之所以如此说,乃因他的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
作为初唐时期最知名的诗人之一,杜审言少时即与李峤、崔融和苏味道齐名,合称“文章四友”。杜审言的主要贡献在于,初唐之际,源自六朝的轻靡华艳诗风依旧流行,到武后朝,一些诗人开始有意识地矫正这种诗风,杜审言就是其主力,是对近体诗建设有较大贡献的杰出诗人。王夫之认为,“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胡应麟称:“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今天,可能很少有人记得杜审言的诗句,但他处世的方式方法,却引来后人议论。比如,尽管与苏味道齐名,杜审言却看不起苏味道。一次,他因工作关系与苏味道在一起,杜审言负责撰写判词。出来后,杜审言对别人说:苏味道必死。人惊问其故,杜审言回答:他读了我的判词,一定会羞死。又比如,他自认他的文章比屈原、宋玉还好,书法则在王羲之之上。
杜审言25岁即中进士,步入仕途可谓年轻,但进步却很慢,初任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年间,已经53岁的杜审言贬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贬吉州期间,杜甫家族又出了一个轰动一时的血性人物。
杜审言有四个儿子,长子杜闲,即杜甫之父;次子杜并,事发时年仅16岁。当时杜审言与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关系极为紧张,周、郭二人构陷杜审言,将杜审言下狱。之后,杜并想方设法要为父报仇。
699年7月12日,周季重等人举行宴会。宾主欢饮之际,杜并怀揣利刃混进去,直冲到周季重面前,拔刀行刺。结果,杜并被当场杀死,周季重伤重不治而亡。临死前,周季重长叹:“我不知道杜审言有这样孝顺的儿子,郭若讷害了我啊。”
对于血亲复仇,唐代虽不像上古时那样认为是天经地义并值得赞扬的正义之举,但也不像秦汉那样,要对复仇者治罪——其实,在唐代的世道人心中,尽管认为血亲复仇非法,然而孝道至上,孝大于法,仍然是令人感佩的壮举。杜并之死竟为杜审言的前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他从狱中获释,并调回洛阳。
次年四月,杜审言将杜并安葬于洛阳建春门外东五里。安葬儿子后不久,武则天召见了杜审言——杜并事件轰动朝野,武则天已有所闻。武则天打算提拔杜审言,见面时,她问杜审言:“卿欢喜否?”杜审言回答:“蹈舞谢恩”——为了表示内心喜悦,杜审言在女皇及百官面前翩翩起舞,唐人之放达可见一斑。武则天又令他赋一首《欢喜诗》,杜审言顷刻交卷,武则天嘉赏不已,任命他为著作佐郎——唐时,此职为著作郎助手,负责撰碑志、祝文、祭文及起居注,可以理解为皇帝身边负责起草文告的秘书。
同年,杜审言升任膳部员外郎。膳部为礼部下属四司之一。《旧唐书·职官志》说,膳部的职掌是“掌邦之祭器、牲豆、酒膳,辨其品数,及藏冰食料之事。”膳部长官两名,一郎中,一员外郎,这也是杜审言仕途的顶峰了。
男权社会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因而杜家辈份更老的女性无从知晓,所能知道的仅有杜甫的曾祖姑、祖母、母亲和姑姑。
杜柔政是杜甫五世祖杜鱼石的女儿,杜甫的曾祖姑。杜柔政成年后,嫁王珪为妻。王珪出身世家大族,其祖为南梁名将、尚书令王僧辩,唐宋时与杜预一样位列武庙从祀。王珪在唐太宗时官至侍中,封永宁郡公,是为初唐四大名相之一——另三位即房玄龄、魏征和杜如晦。顺便一说,杜如晦也是杜预后人,只是与杜甫不同支系。
杜柔政十分贤惠,王珪微时,有友来访,家贫无食,杜柔政自剪其发出售换回酒肉。杜甫在诗里歌咏此事:“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自陈翦髻鬟,鬻市充杯酒。”
杜甫的外婆姓李,出自李唐王朝宗室,乃太宗十子纪王李慎的次子义阳王李琮的女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杜甫体内也流淌着天璜贵胄的血液。
武后时期,李氏宗族遭到惨烈迫害,李慎因受越王李贞起兵讨武之累,被武则天改姓“虺”(古书中的一种毒蛇)并流放岭南,死于路途。其子李琮夫妇下狱,一个关押在河南狱,一个关押在司农寺。当时,李琮家里还能自由活动的大概只剩杜甫外婆一人,这个曾经锦衣玉食的郡主,布衣草鞋,形容憔悴,奔走于两座监狱之间,为父母送饭。时人称为勤孝。
不仅杜甫的外婆是李唐宗室,他外公的母亲,同样也是李唐宗室,乃唐高祖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李元名也在武后时期先遭流放,后被杀害。
杜甫成年后,曾与他的表弟郑宏之一起,在洛阳北邙山合祭他们的外公外婆。杜甫所撰祭文里,提到了这些令人难忘的先辈往事。学者陈贻焮认为,“由于外公家与唐王室是姻亲,这无疑使杜甫产生一种特殊感情”。
杜甫的生母裴氏去世得早,估计那时杜甫才三岁。故此,杜甫由其二姑,也就是裴荣期的夫人抚养。天宝元年(742年),杜甫31岁,二姑去世。杜甫为其服丧,并撰写墓志铭。墓志銘收录于杜甫文集中,题为《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
在这篇墓志铭里,杜甫回忆了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杜甫幼时,有一年与二姑的儿子同时生病,久治不愈。二姑请女巫占卜,女巫指点说,如果把孩子放到家里靠东的某个位置,就有救——不过只能放一个孩子,二姑最终选择了侄儿。她按女巫所说,把杜甫放到了东边某个位置。神奇的是,竟如女巫所言,“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二姑从来没有把当年的艰难选择告诉过杜甫。过了好多年,杜甫才从仆人那里偶然听说此事。为此,二姑死后,杜甫私谥曰义。
通过对杜甫列祖列宗的追溯,我们不难发现,京兆杜氏,的确像杜甫为二姑写的墓志铭里所称那样:“远自周室,迄于圣代,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
但从杜甫第五世祖杜鱼石开始,连续几代人都只做过县令、员外郎或是司马之类的中下级官员。可以说,杜家原本公侯迭出的胜况,在杜甫这一支已经走到了尽头——杜预的另一个儿子杜尹的后裔,有一支留在京兆,继续谱写着杜家的宦途辉煌,出过宰相、尚书、节度使之类级别既高、权力亦大的重臣,以至于当时有“城南韦杜,离天尺五”的说法。唐代另一位杜姓诗人就出自这一支,那就是被称为“小杜”的杜牧。从辈份上讲,他比杜甫低两辈,要叫杜甫一声“二爷”。
即便杜甫家族的官越做越小,但无论如何,杜甫外公母亲及外婆的皇室血统,使得杜甫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每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天然怀抱对江山社稷真诚的使命感和执着的责任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又使杜甫像一匹身不由己的骏马,尽管大声嘶鸣,渴望远方与奔驰,眼前却总是无法逾越的壁立千仞。
其次,杜甫的家族不乏血性男儿——杜并便是显著例子。杜家虽然尚文好学,然非寻章摘句的迂阔腐儒,而是葆有任侠尚武的传统。或者说,杜甫家族有着程度不一的“烈士情结”。为血亲复仇,白丸可蹈,烈火敢赴。反映到杜甫身上,他虽然没有需要牺牲自己去了结的血亲之仇,但他有对底层的感同身受,有对民间疾苦的悲悯怜惜。
第三,杜甫家族有立功与立言的传统。杜预生前干过一件颇值玩味的事:平吴后,他刻了两块碑,碑文讲述了他的功勋,一块埋在山下,一块立于襄阳城外的岘山上。按他的说法,世事变迁,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但不论如何,一块在下,一块在上,总有一块会让会后人看到,以便知晓他的不朽功业。
《晋书》对此评价说:“预好为后世名。”在古人看来,大丈夫生在世间,“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即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立德、立言、立功,三者能居其一,其名便可传之不朽,当是每一个正常人应当追求的。
杜预的行为,对几百年后的杜甫影响至深——当立德、立功均不可能,他唯有立言。唯有诗歌,是他人生的辉煌。依凭它,杜甫度过了悲欣交集的一生;依凭它,我们得以走进跌宕起伏的诗圣的封圣之路。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