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家洪家义、徐中舒认为,“余”字的甲骨文是尖顶房屋形,中间有立柱和木梁支撑。西周金文中,尖顶写作“亼”,像口向下的盖子,演变为现在的“余”字。后来“余”被广泛用作第一人稱,相当于“我”。陆机在《叹逝赋》中写道:“余将老而为客”。
“多余”的“余”字,繁体字写作“餘”,“食”表示食物,“余”用作读音。《说文解字》说,“餘”就是富余、剩余。《论语》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红蜻蜓·中年级2022年3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