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李 鹏
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擘画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蓝图。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2010年成立到2022年整整12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从昂然启程到如今更加踔厉奋进,中促会不只是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非凡成就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参与者。中促会成立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与行政手段和市场经济的空白之时,牢记我党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舍我其谁的拼搏担当,践行着发展低碳经济的使命。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方面。12年来,中促会深入研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状况,提出一系列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不断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中促会的工作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业内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调研资料、建设方案都为国家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参考。如今,中促会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间的一个重要纽带。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从中国标签产业创新联盟、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到中小企业低碳产业化基地、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基地的落地,中促会在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做好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促进低碳能源高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促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从开启我国的“碳标签”体系建设,到全球碳标签商品展、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标签国际论坛等活动相继开展,再到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气候变化与低碳教育中心落地、《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等刊物出版。中促会面向社会开展低碳教育宣传、普及低碳知识、提高全社会低碳意识。
二十大的召开,有了党和习近平总书记掌舵定向,我们就有了团结奋斗的“主心骨”、成就伟业的“领路人”,中促会将竭尽全力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是我国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战略部署,是党中央深思熟虑做出的战略决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紧跟党的步伐,认识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乎人民幸福的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比光荣。中促会以“碳标签”为抓手,围绕碳足迹、碳标签从顶层设计、标准研制、评价认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重点工作,助力我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落实到企业和产品层面,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为推进能源革命,中促会开展“中国洁净煤利用与低碳发展”“水电可持续发展”“工业固体废物整治和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危固废综合利用与低碳循环经济”等低碳转型的产业化应对系列研讨会;研制颁布了《光伏设备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电力电气产品碳标签评价通则》《太阳能集热器碳标签评价规范》等行业产业标准;启动了电力电气供应链低碳建设试点项目,进一步推动电气产业向低碳供应链体系转型升级。截止到目前,开展了包括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农产品、化工材料、交通出行、建筑建材、电力电气等19个行业产品碳标签评价,共同研究制定57项碳标签标准,产品碳标签评价数量达50种类。未来,中促会将不断配合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的路线,拓展碳标签评价工作,完善我国碳标签建设体系,帮助我国供应企业作为实体经济主要适用对象解决国际贸易准入问题,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系列问题。
实践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大召开,我们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已经深切地认识到:新的伟大征程上,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常怀远虑,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益于人民和国家的新辉煌,就是对新时代国家复兴呼唤的有力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