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新的媒介技术在不断孵化着新的产品样态,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性产品同样受到媒体融合的影响。新的评论样态也在改造着新的舆论生态,主流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主力军,引领舆论需要有与媒体融合相适应的评论新样态。而在媒体融合中加快新闻评论创新发展,需要认识新闻评论的内在张力,探索新的评论形式,使新闻评论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评论也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透过评论样态和发布介质多样的表象,应该看到一些值得警觉的误区。
自麦克卢汉以来,媒介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受到肯定,但也出现过技术决定论的思潮。技术决定论片面强调媒介技术对媒体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将之视作媒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媒介技术的进步奠定了不同介质媒体间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由此预示着融合方式的多样性。在媒体融合实践中,技术决定论同样影响着融合实践,技术公司在媒体融合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种思维强调硬件设备功能的综合化。这种融合改变的仅仅是新闻评论呈现的方式,通过融合实现信息符号的跨介质存在,并不对新闻评论的内涵产生影响。技术决定论主导的媒体融合,提供的是评论表现形式的新颖性,但就融合语境下的新闻评论产品而言,很多并未真正超越电视评论,新闻评论的媒体融合实践是传统的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视觉化呈现。
这样的融合实践受到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肯定,有研究者主张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评论实践“应当以新型传播技术和手段为依托,力争为新闻评论构建更为立体的传播网络,以此来达到观点信息的有效输出以及传播力、影响力的最大化”[1]。新闻评论实践是分析性的而不是综合性的,融合性质的评论实践应服务于观点生产,通过技术手段刺激评论实践者产生深刻而新颖的观点,彰显评论实践者的主体能动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多种语言传播符号组合在一个界面上,满足视觉观赏的需求而不是帮助受众更深入地理解评论观点。
新闻评论发展需要媒体融合的支持,但是,技术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媒介技术的意义在于为新的深刻观点的诞生提供孵化的“产床”。如果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新闻实践,这样的技术依赖会将新闻评论的发展引入技术决定的误区,导致媒介技术和评论实践出现形式融合而忽视在内容上发力。
不论何种介质的评论形式,共同之处在于观点呈现的直接性,即以新闻为由头,评论实践者阐发对新闻事实的个人看法。这种特点的观点表达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享的评论范畴,这种形式的评论以书面的文字论述和观点的口述为基本方式,通过一个多世纪的评论实践逐渐形成这样的评论范畴。严格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应突破传统的评论范畴,以新的形式丰富观点表达的多样性。评论范畴的变化需要借助新的媒介技术孵化评论的新形式,扩大新闻评论的传统范畴。综合现阶段的评论实践,尽管新出现了一批受欢迎的评论节目,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文字+音视频”解读新闻热点事件的延伸,观点表达的方式和观点呈现的形式仍需突破评论范畴的固化,真正融合性质的评论实践还在路上。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无论是评论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意识到新闻评论实践面向时代、面向受众的重要性,认识到达到这样的观点传播效果需要评论实践者“通过‘供给侧改革’,打通‘两个舆论场’,绘出社会共识‘同心圆’”。[3]评论是构成新闻舆论的基本要素,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新的媒体介质形式正在涌现,不论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可以作为观点的供给者向舆论场输送主观性信息,媒体融合为新闻舆论的活跃奠定着物质基础。在新的舆论环境下,事实性信息供给的主体变得多元,信息呈现的形式趋于丰富,这种变化反映出信息供给侧的变化。同时应该看到,主观性信息(观点)的供给在数量上呈现出几何级的增加态势,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在加大评论产品的供给,舆论场的观点信息并不存在数量上的贫乏,问题在于供给的评论产品样式的单一。评论供给的单一性是评论范畴的传统尚未得以突破的结果,评论的形式规定评论的范畴,评论的形式也规定着评论供给的方式。当评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文字论说和口述的方式上,舆论场的公共讨论还是通过接受传统的文字评论(报刊评论/网络评论)和音视频评论(广播电视评论)来维系。
如前所述,传统范畴中的评论实践以观点的直接表达为特征,这样的评论供给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假设之上,即评论的受众习惯于对传统评论呈现方式的喜好,他们乐于从直观的观点阐发中汲取营养。一旦评论受众的接受习惯被解构,意味着传统的评论供应模式出现了供求矛盾。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影响除了观点的深刻外,还对观点表达的艺术性提出要求。评论的供给侧改革应是借助媒体融合的元素探索评论表达的新形式,使评论产品具有适应不同舆论场需求的潜质。
“评论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思考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要具备“可以当作‘挂角一将’,对读者或许有一点参酌的价值”,[4]需要透过媒介技术主导的媒体融合表象,从新闻评论的内在张力中寻求评论发展的可能性。
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帮助公众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隐藏在事物深层的东西,评论这种价值的获得需要借助于评论实践者的分析能力。评论实践者的视野开阔程度影响着其分析力,媒体融合透过加速信息的传播扩大社会成员的认知面。评论实践者也是媒体融合的受益者,他们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增加了信息量,信息量的增加反过来提升这个群体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在分析社会问题时可以通过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洞察社会的能力。
人的社会洞察力与其掌握的信息量有关。传统媒体所能承载的信息总量有限,评论实践者的认知范畴同样受制于这种媒介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的信息承载不再受到介质本身的限制,网络媒介环境使每个社会成员的认知对象随之增多。媒体融合打破了媒体的介质边界,融合后的新兴媒体可以综合加工信息,并以多种方式不断传播信息。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评论实践者通过媒体融合的技术红利获得洞察社会的多种类型信息,一个帖子、一个短视频或者一个跟帖在社交媒体的“破圈”传播,相关信息以涌现的方式进入评论实践者的视野,这些涌现式的信息在评论实践者脑海里不断积累,最终提升他们认知社会、洞察社会深层问题的能力。社会洞察力与人的理性有关,一个洞察力敏锐的人必然是理性的人,而人的理性看似是个体心智发育程度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社会媒介环境的发展程度有关。虽然媒体本身无法提升评论实践者的社会洞察力,但媒体融合将人与传播媒介紧密联系起来,人在接触传播媒介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外部信息,其中就包括古今中外的思想,这些思想孵化着评论实践者,使其浸泡在社会思想的“容器”里,这些思想最终帮助他们更好地洞察社会。
冲着左旋肉碱的名头,不少减肥者被吸引。这是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从肉类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维生素BT是它的另一个名称,本质上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内。1989年,美国科学院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审查过左旋肉碱,认定它并不是必需的营养成分。
在新闻文体中,新闻评论最具文化创造的潜力。单纯的新闻作品以客观事实的呈现为主,这决定了消息、通讯、特稿生产的限制性。相比之下,新闻评论这种文体受到的限制要少许多。当代的评论文体形式多样,包括杂谈、时评、社论,广播电视类评论节目有圆桌谈话、述评节目和评论员个人发表看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跟帖也被归入新闻评论的范畴。新闻评论文本形式的多样,使这种文体从诞生之初就与文学结缘,评论实践也包含着文化的因素。评论实践归根结底是评论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观点表达与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关,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追求的是思想表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评论作者追求的目标,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评论作者创造性的发挥。
评论实践与评论作者的创造力相关。在文化创造力研究者看来:“从力的向度看,创造力属于外向度的扩张力,创作者通过释放创造的力量获得新内容。”评论作者的扩张力在于思想表达力图改变既有的评论样态,这样的样态是评论编辑在长期实践中认可并被固定下来的呈现形式。在传统媒体时代,评论文体的形式由编辑依据自己的审美习惯打造,但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评论实践打破这种限制提供了可能。评论作者在网络空间的评论创作“对这种限制的反思能力以及营造这类反思氛围的有效性,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突破口”。[5]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文字、音视频和图片的组合不再受到技术的限制,媒体介质融合的过程也为评论实践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可能。评论实践者借助网络技术和媒体融合的成果,将他们的文化创造力更多地运用到评论创作中。评论作者和评论产品制作者的创造力成为新闻评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视频评论受到青睐,主流媒体纷纷推出各自的视频评论,扩大了自身的舆论影响力、引导能力。视频节目具有天然的艺术成分,这类节目在制作中可以调动各种艺术元素,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相比之下,解读时事热点的视频评论受到活动空间的限制,使视频评论无法像综艺节目或者情景剧节目那样可以直接注入艺术元素,但这并不能将视频评论与艺术元素相绝缘。不少视频评论的制作者充分利用动漫元素,利用图像的多屏呈现以及音响效果,使视频评论节目获得文字和单纯的音频评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效果,这类视频评论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性力量,这种力量的强化在于新闻评论所固有的艺术感染力。
所谓艺术感染力,是指能够唤起艺术鉴赏者产生某种情感共鸣的某种艺术力量。视频评论的艺术感染力在于节目制作者为吸引受众而增加节目的艺术性,通过各种艺术元素促进受众对视频节目思想性的理解。对于视频评论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媒体融合可以忽视文字评论的内在价值。评论生产的是意见性信息,包含着真知灼见的思想表达是知识生产的原材料,在康德看来,“知识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物体,没有匀称和类似”,[6]知识必然以知识生产者独有的方式把它创造出来。评论以抽象形象见长,但并不排斥形象思想,后者可以增加观点的直观性。评论文体脱胎于文学,媒体融合进程中的评论发展,文字评论的艺术感染力在于融入文学元素,通过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比如诗词、寓言故事)增加新闻评论的艺术感染力。
媒体融合不仅是媒体介质间的功能重构,也包括不同文体间的相融和共生。新闻评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追求观点呈现形式的多元化,使评论文体与传统诗词、寓言和新闻漫画有机地结合。
在网络跟帖中,以传统诗词的形式评说热点新闻,网易跟帖开了先河,并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网络诗人群体。网络跟帖中的诗词通常单独成篇,也有的成为新闻评论作品的组成部分。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视频评论中的脱口秀节目也有将诗词融入节目的。诗词的语言优美且富于哲理。寥寥数语即可传达传统评论论述一段文字所难以表达的观点。因此,传统诗词与新闻评论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只是媒体融合的进程加快了诗词与新闻评论的融合。这样的融合并非是将两种互不相关的文体杂糅在一起,而是我国历来就有诗言志的传统。
媒体融合在加快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也扩大了传统诗词的融合传播的可能,越来越多的诗词被文学爱好者制作成音视频作品再度传播。传统诗词传播样式的变化,为评论实践者将诗词与评论结合奠定了基础,有诗词造诣的评论实践者用诗词的形式评说热点事件,这是媒体融合硬件兼容之外“软件兼容”的一个方向。诗词融入新闻评论,评论作品的哲理性和文学性成分增加,客观上推动着新闻评论的发展。
在社交媒体上,网络段子非常流行。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总有网友以故事新编的方式阐释事件中的主要角色,这类“故事新编”通常被称作网络段子。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网络段子是寓言故事的翻版。在历史上,我国的寓言故事集中反映在成语故事中,许多寓言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个成语。比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无不是来自现实生活的“事实+观点”的组合。时事寓言(网络段子)“所针对的绝不只是某一人或某一事,而是同一类人和同一类事”,[7]这种体裁因为高度的概括性与新闻评论阐发普遍的道理存在共通之处。
当代的新闻评论要在舆论场产生影响力,沿用传统的理性分析论证方式固然必要,也需要探索新闻评论的新形式,扩大新闻评论的外延。时事寓言以热点事件为依托,以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人物、故事情节为脉络,重新演绎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通过故事新编使热点事件和创作者的见解融为一体,让时事寓言以戏剧性的剧情阐发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时事寓言集新闻性、意见性和故事性于一体,以当代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观点、引导舆论,这是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评论发展的一种新样态。
现阶段媒体融合的整体发展趋势为视觉元素占据主导地位,文字、图片转换视频的技术大众化,社交媒体自带的文本转换程序可以实现静态符号的视觉转换。文字和图片的这种动态化方式在形式上丰富了视频评论的内容,相应地增加了受众接受此类评论文本的兴趣。在网络平台上和社交媒体公众号中,文字、图片与评论员脱口秀相组合的评论文本比较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融合技术对评论形态的重塑性。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元素与新闻评论的组合式重塑,受到新闻评论实务研究者的普遍认同,因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不仅要可读,还要可听、可视”[8],视听元素的植入已经满足了新闻评论发展的这种预期。至于技术手段对文字、图片的视觉转换是否就真正满足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评论发展目标,显然还有探讨的空间。
新闻评论与诗词和寓言故事的融合,增加的是新闻评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新闻评论也可以与艺术相融合,把漫画、音乐等元素融入新闻评论,使观点呈现不仅仅靠文字论述和图片的直观浏览。将热点事件与漫画结合在一起,使观点通过艺术夸张的方式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这是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评论更高意义上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因为漫画需要读文字说明,需要解析漫画中艺术表达的观点。“通过新闻漫画对新闻事实进行实时的展现,且通过独特、幽默和讽刺的创作方式,让创作者能够做出对社会现实敏锐和独特的思想见解,这就是新闻漫画的评论性。”[9]漫画与评论的融合,增加了评论的艺术感染力。在纸媒和网络评论中,漫画已经与评论成功组合,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评论实践如何使漫画发挥出更多的观点表达优势,还有待评论实践的探索。
【注释】
[1]史文静.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特征与启示—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前哨,2021(10):41.
[2]苗力田.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中译本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3]刘雅鸣.融媒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之策—以河南日报融媒评论栏目“豫论场”为例[J].新闻战线,2021(5上):17.
[4]米博华.评论是人生的思考,思考是正在撰写的评论[J].新闻战线,2021(7上):58.
[5]王欢妮,苏凡博.新媒体环境下公众文化创造力生成的内在因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7):58、59.
[6]康德.关于活力的真正测算的思想.李毓章,郭大为,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7]孔凯.论《格列佛游记》寓言的时事讽刺艺术[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39.
[8]王锋.新闻评论融合创新的现实困境与形态重塑—以短视频评论专栏“海报视评”为例[J].青年记者,2021(6下):70.
[9]张凤.论新闻漫画的基本特性—以《华君武传·漫画一生 一生漫画》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1(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