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郇岩
柿槟新村C区4号楼2单元901室。这是一户典型的六口之家。205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住着公婆、小两口、孙子孙女。
推开陈珍家的门,一股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室外的酷暑相比,客厅一角空调的显示屏上室温26℃。环顾五室两厅的家,让蜗居省城的我不由得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家,高端、大气,温馨、舒适。
儿媳妇陈珍,一位来自安徽的柿槟媳妇亲切地与我打着招呼,那软软的话语如清凉的风柔且软。她说,她与丈夫是在南方打工时认识的,刚开始,她心里并不是太乐意,因为北方农村给她的印象粗犷、落后,还有那冷得让人发毛的冬天,与南方富有诗意的细雨蒙蒙有着天壤之别。谁知踏进男友家门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出乎她的意料。热乎乎的暖气、围炉而坐的亲情等一下子融化了她的心。2015年,陈珍成了名副其实的“柿槟媳妇”。
7年后的今天,已有一儿一女的她,说起以往,颇有感慨。嫁到柿槟的第二年,他们村便整体搬迁到现在的柿槟新村,房子更大了,环境更美了。目前她供职富士康,不忙的时候,她通过网络直播,制作售卖各种花式蛋糕。由于艺术精湛,品种繁多,粉丝量有时候高达万人之上。仅此一项收入,一个月下来,比工资翻几番。
说起家庭幸福的密码,坐在一旁的婆婆一脸笑意,她说:“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李书记领导得好,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人也大方了,计较的事少了,家庭也和睦了。俗话说,老人有慈心,儿女有孝心。在我们柿槟新村,像俺这样和睦的家庭多的是,邻里、妯娌、婆媳都讲文明了,孝老敬老爱老已形成一种风气。媳妇待我像亲妈,我视媳妇如闺蜜。周末我们全家开上自家车想去哪儿去哪儿,孩儿们摘个草莓,撸撸串,俺老两口也跟着走走转转,一是歇歇脚,二是开开眼界,这日子好着嘞。”说完,朝我爽朗大笑,那笑声,惊醒了睡在摇篮里的娃。
五室三厅,老两口儿。这是柿槟新村黄本杰团长的家。
眼前的黄团长,年近七旬,但帅气,儒雅,依稀可寻当年的影子。
落座,四下观望,偌大的客厅摆放着钢琴、老年跑步机,但凡适合老人健身的器械一应俱全。刚落座,黄团长将泡好的一杯绿茶放在我面前,随后便兴致勃勃地聊起老两口住的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共花了两万块钱的经过,聊柿槟的过去,聊由他执笔写的《柿槟村之歌》以及他带领的老年艺术团,聊到尽兴处,便翻着手机里储存的上千张照片一张一张讲述背后的故事。他说,对于柿槟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
如今,已近70岁的黄本杰,一儿一女都早已成家。自退休后,开办了一家诊所,由于医术精湛,收入也相当可观。如今,随着青山绿水大环境的改变,过上幸福生活的村民从养命到养生,小诊所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他也转型去了村里的艺术团。
如今闲下来,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去村里参加文化艺术团的各种演出,宣传文明新风,弘扬敬老爱老,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出,村民人人想着奉献,个个比着尊老,社会风气大大改变,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幸福指数成倍增长。
一桩桩鳞次栉比的楼宇,一座座休闲娱乐的凉亭,行走在柿槟小区的绿植间,黄团长指着远远近近的名牌小轿车自豪地说:“今年俺们社区自家小轿车至少增加了二三十辆。以前,只有在梦里才会走进有花园又有流水亭榭的美丽小区,如今梦终于圆了!”
鸟儿树上鸣叫,花儿开放枝头,老人凉亭纳凉,孩儿桥头嬉闹。房前楼后,铁树、桂花等植物已经成型,柿槟新村,好一处美丽的幸福家园。
“这两年因为疫情经济下滑,好多地方都受到了影响,可俺的生活还真的一点没变。从这点来说,柿槟人都应该感谢水泉,我俩从光腚发小,到现在的人生过半,这几十年,柿槟村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都看在眼里,往大处讲,水泉他为国尽忠,往小处讲,他是在为村里的老人尽孝。”说着,他指了指小区东南方向正在装修的高楼,“明年这个时候,我们村新建成的星级养老院将投入使用。前天我俩还商量着,等行动不便的那一天,都去村里的养老院享享清福去。”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层次满足居民需求,多方面改善民生品质。”书记李水泉从更深层面诠释着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的内涵。什么是幸福?在柿槟养老院的棋牌室,在养生堂,在花草丛中打着瞌睡的小猫咪,在一群打太极的老人身上我找到了答案。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合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家庭变革,于是乎,社会化养老就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发展趋势。柿槟,作为全国文明村,率先在2004年投资248万余元,建设了首个村办养老公寓。建院后一直秉承着村党委书记李水泉的“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我们”办院理念,历年来,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群体的关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作为’才会‘有快乐’。老人也是一样,我来柿槟养老院已有两三个年头,每天早晨,我们一帮子大老爷们唱唱红歌,做做老年保健操,日子过得舒服着嘞。”在院长的办公室,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有着50年党龄的李志泰老人伸出大拇指表达了他的心声,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过得宽心,活得开心。
身体硬朗,精气神十足。如果不说年龄,我猜不出他已是83岁高龄。退休前,曾从事过教育事业,又在县广播站做过记者,干过编辑。退休后,老人退而不休,聊起他的故乡三部曲《情系故乡》《故乡风情》《故乡情思》让老人打开了话题,他讲得有味,我听得着迷。说起当下,他说得掏心掏肺。“我们这一代大都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有的中年下岗,有的婚姻不幸,有的疾病缠身,出走半生,饱经风霜,老了,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孤独、寂寞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无所适从,随着医疗条件的保障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岁老人屡见不鲜,从60岁算起,还有20—30年的时间。如果什么都不干,就是等死,吃好、喝好,给钱、给物,仅有物质需求,而忽视心灵、精神的慰藉,这样只会加速老人的死亡。如今,在柿槟养老院的这几年,我有一种归属感,在这里,我和我的同龄人被尊重、有尊严,也活出了老年人的价值。”
晚上打太极拳已成为老年人的一个必修课。“我刚来的时候,可瘦嘞,你看看,我现在都快150斤嘞。”今年已经83岁的郭银娥老人看上去就像70多岁的身板,闲暇的时间,老人找点好看的奶箱盒子做漂亮的纸扇,一针一线地缝鞋垫送给亲戚朋友;每次改善生活的时候,她主动留下来帮助工作人员收拾碗筷。老人总是说:“我能干嘞,多少干点活儿还可得劲嘞。”幸福的脸上洋溢着知足。“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孩子们忙于工作,凡事都围着儿女转,不仅自己活得不舒心,有时还会惹儿女嫌弃。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到老了也该拥有自己的人生,彼此成全。说起眼下的幸福,她掰着指头给自己强调了几点,身材再苗条一点,血压再正常一点,舞姿再美一点。一番话,让在场的几位大爷笑岔了气儿。
见到88岁的王振英老人,我还是吃惊不小,淡紫色的金丝绒上衣合体而不失高贵,牙白色的项链将老人衬托得气质优雅,与老人坐下来闲聊得知,王阿姨有着60年的党龄,新中国成立前,干过地下党,做过妇女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突出,曾被省长接见过。如今几十年过去,四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尽一份力。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工作,解除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她最终选择了柿槟公寓。刚到时,正赶上志愿者给老人慰问演出,小孩子们一个一个“奶奶、奶奶”地叫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再说,我们老了,牙口不好,这里做的饭又软又淡合口味。去年过年,孩子们让我回家,我一想,人老了,家里亲戚多,搁不住操劳。”孝敬不如尊重,大年初一,她的孙男弟女、一家老小来柿槟老年公寓过了一个别样的新春。
古语有云:“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社会在进步,养老也需要转型,如何让老年文化生活也跟上社会的发展?柿槟老年公寓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特点,适当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和养生项目。开展适合老人手工制作的小饰品、简单包装等手工活,做到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并以“老年公寓是我家”开展相关活动。每天上午10点听着音乐散步;每月10日、20日举办小型文艺活动,带领老人合唱《社会主义好》《东方红》等红歌,鼓励老人积极参加表演,既加强了员工和老人的感情,又使老年人老有所乐。
“忠孝”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只有当我们谨记先人的教诲,孝敬自己的父母,忠于自己的企业,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得到体现,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安定。采访结束,院长王更申的几句话让记者对这位“80后”平添几分敬仰。
为社会担责,为家庭分忧,为老人尽孝。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体现了对于养老问题的重视,相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柿槟老年公寓在村“两委”的关心照料下,老年人一定更加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