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代寓言树立“矛盾”观念
——以《自相矛盾》教学为例

2022-03-22 19:09王玲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商贩寓言矛盾

文 王玲霞

古代寓言大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中便蕴含着“矛盾”观念,笔者从词语、典故以及文章中的言语等方面出发,对此种观念进行了分析。

一、立足文章词语,解读写作思维

在分析《自相矛盾》这篇课文时,教师要从文章中的词语出发,结合当前对“矛盾”的理解,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思维。通过了解这一古代寓言故事,我们了解到矛和盾是两种兵器,经常被用到战争中,矛属于攻击类武器,锋利无比,盾属于防御类武器,坚硬无比。纵观我国历史会发现,很早以前便有了矛和盾这两种武器,古人在战争中发现,虽然矛锋利无比,但是它很难刺破盾,盾虽然坚硬无比,但是它也会在抵御矛的攻击时受到严重损坏。正因这两种武器可以形成比较直接的对立,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能够描述这种状态的抽象名词“矛盾”。如果我们单纯从词语本身来看,会了解到“矛盾”大多用于形容两者存在冲突的情况,预示问题难以得到调和。在战场中,士兵拿着矛和盾对打的时候,不是矛戳破盾,就是盾怼断矛,或者是出现矛和盾都出现损伤的情况,但绝对不会出现两者都毫发无损的情况。所以,矛和盾在词语中一直指的都是处于对立面的两种不同的事物。将“矛盾”这一词语放到实际的语境当中,我们会发现这个词语表示的是说反话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寓言故事对当今的说话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者在写作时也只是以人的对话展示矛和盾的优点,但是因为卖家过分夸大事实,导致他自己无法自圆其说,从而有了“自相矛盾”这一典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借助实际的事物去讲述某种道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矛盾”的含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通过借喻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矛盾”,以此在让学生深刻了解相关内容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矛盾观念,避免学生让自己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减少矛盾的产生。

二、结合历史典故,分析故事内涵

每当在理解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语言故事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比较经典的寓言都是超出常理的。就拿《自相矛盾》来说,同时夸自己的矛和盾这本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在此种情况下变成了寓言故事,用于警醒他人,也用于教导他人。为此,我们在分析故事内涵的时候,就可以从根本出发,结合历史典故对内容进行分析。原本《自相矛盾》只是《韩非子·难一》中的一个小故事,本来并不起眼,也没有人注意到这篇文章。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一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故事内涵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在不断被引用的过程中传播越来越广泛。我们在调查与《自相矛盾》这一寓言故事相关的内容时,对《韩非子·难一》中收集的文章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这里的“难”代表的是辩难的意思,是当时那个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说话方式。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宣传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还要反驳其他人所说的话。《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由来与辩难有着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儒家称颂尧、舜等人物方面的夸大,使得尧、舜等人物的功劳存在互相牵制。对此,韩非得出了“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的结论,这一理论直接将自相矛盾的含义表达了出来。

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述古代寓言时,为了让他们了解寓言的内涵,也会借助一些历史典故。教师不必从尧、舜时期讲起,只要单纯从课文本身出发进行教学即可。但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个人同时夸赞自己的矛和自己的盾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不仅会导致自己失去信誉,还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为此,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做事、说话要认清现实,实事求是,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围绕人物对话,探究矛盾观念

当充分了解了《自相矛盾》的内容,并对其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从文章本身对其进行解读,了解其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矛盾观念。课文并不长,一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简练,另外则是因为课文中的言语思维联系紧密,能够用短短几句话告诉读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甚至还能够让读者充分认识其中的人物,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

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便是卖矛和盾的商贩以及围观群众。因为文章中提到了楚人,我们可以由此确定此时为春秋战国时期,而楚人所在的地方应该为楚国。整个故事的梗概非常明显:起因是楚人卖矛与盾,故事经过便是他叫卖的过程以及人们对他的责问,最终结果便是商贩的“弗能应”。整个故事是以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同时也利用对话将商贩的情绪渲染了出来。我们在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时会发现,教材中的文本是从原著中节选的,并没有对内容进行调整。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版本的文章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原版中,以一种比较流畅的方式将商贩叫卖、围观者责问、商贩回复“弗能应”展示了出来,读者可以从紧凑的内容中感受到商贩的恼羞成怒。但是,有些版本在商贩回答“弗能应”之后增加了一个“众皆笑之”,很容易可以看出这句话是为了渲染氛围,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文中可以很自然地感受到该寓言故事想要表达的内涵,而“众人皆笑”会影响整个故事的主题。因为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自相矛盾”这一主题,而不是让读者去了解商贩到底有多窘迫。

在人物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商贩的第一句是为了卖盾,他用“物莫能陷也”赞美自己的盾的坚固。第二句则是为了卖矛,他用“于物无不陷也”赞美自己的矛的锋利。这里通过商贩所说的话介绍了他的商品,同时也为之后的对话做了铺垫。当有人提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时候,充分展示了韩非的思辨过程,也正是因为这个提问,将故事发展推向了高潮,也将“矛”和“盾”的问题直接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这里充分认识到了寓言故事想要表达的内涵。在他们的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韩非并没有咄咄逼人,他还加了一句“何如”来征求意见。但是整个氛围还是会被渲染得比较紧张,这里已经充分达到了讥讽的目的。当然韩非想要讥讽的并不是商贩,而是另有所指。故事的结局是“其人弗能应也”,也充分表达了韩非的态度,他认为对方不敢解释,也没办法解释。

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因为《自相矛盾》中的文言文理解起来并没有很难,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内容,再结合更深层次的内涵引导他们,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够了解更多知识,更加深刻地了解“矛盾”的含义。

古代寓言与现代寓言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时代背景,还需要对当时的各种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寓言中的几层寓意,甚至还有些内容是学生当前无法理解的。为此,教师在对《自相矛盾》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激起“矛”与“盾”在学生心目中的冲突,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维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矛盾观念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商贩寓言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寓言
矛盾的我
成长的寓言
对矛盾说不
时装寓言
商贩出售罂粟壳欲当火锅调料获刑8年半
推 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