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 宁 宋沐轩
中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内蒙古地区孕育的独特的红色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要以草原红色文化为根基,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积极运用新的媒介。
内蒙古素来以草原文化、多民族的特点闻名于世,特别是蒙古族舞蹈因为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196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新宝力格大草原上,蒙古族牧民小姑娘龙梅、玉荣,顶着严寒,昼夜与暴风雪搏杀,保护了她们的羊群。《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以龙梅、玉荣这两位草原英雄为原型塑造的舞剧。同时,这也是内蒙古在新媒介环境下,宣传红色文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对推动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红色文化作为内蒙古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载体。《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两个主角,尽管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却在暴风雪中奋不顾身,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舞剧中的很多视觉符号元素代表着内蒙古的红色革命文化。内蒙古的红色文化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财富。
《草原英雄小姐妹》中,最能感动观众的并非故事,而是故事所传递与赞美的红色文化与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时代性。《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用各种符号来描绘草原上的红色文化,与内蒙古人民亲近自然的思想相吻合。比如,马的舞姿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幻想,马头造型独特;在狂风暴雪中,羊群被吹散,黑色的小绵羊眼看要被风吹走,柔弱的小女孩死死抓住了羊角。这些典型形象和符号契合了观众的情绪,与观众达成共鸣,这也是这部舞剧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原因之一。草原上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为观众宝贵的精神食粮。
以往内蒙古地区的媒体技术相对落后,红色文化内容都是线性传播的,这极大地制约了其传播渠道,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文化传播的滞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内蒙古地区的媒体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传播手段的科学化、多样化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呈现蓬勃生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交流更为方便和有效,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到孕育于草原中的优秀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新媒介也为文化接受者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途径,使文化交流由单向转向双向。此前,内蒙古地区主要通过电视、电台等渠道传播红色文化,现在,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影视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大量输出,广大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内蒙古的优秀文化,传播内容和主体更加多样化。
传播是信息的流动与散布,传播需要借助符号方可实现,符号和传播两者具有天然相近性。脱离符号的传播交流是没有实体的、虚空的,而脱离传播的符号是无目的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在众多的符号元素中融入了来自草原的红色文化。舞剧中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物、唯美的场景、精致的道具,都由这些符号组成,最终构成了一幅充满草原红色文化气息的壮丽画卷。舞蹈为观众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良好体验,同时也让观众沉浸在红色文化的海洋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丰厚的文化营养。
“红色文化史”是中国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的历史,无数革命者舍生取义,谱写了壮丽诗篇。红色文化蕴含的“红色基因”,是中国革命、建设的“遗传密码”。这是中国特有的红色革命历史,被中国人民认同和尊崇。传承红色文化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涵,对其内涵理解不够则会给红色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带来不确定性。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是“弘扬集体主义,弘扬英雄事迹”,观众通过舞剧符号传播产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内蒙古红色文化的接受者将会持续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水平。
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的一股精神力量,内蒙古地区的红色文化有助于坚定民众的意志、提高民众的凝聚力。
虽然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了主流媒体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传播载体局限于书籍、影视、新闻报道等,表现形式相对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造成了红色文化传播总体上的滞后,实际传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面对这样的形势,很多媒体和组织开始尝试利用新媒介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但是收效甚微。新媒体以“快消产品”为主,很明显,红色文化难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深入传播。个别人对红色文化产生偏见,认为它比较“老土、过时”。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并未遵循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特征进行调整,所以新媒体中的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一定阻碍。
由于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使得它的传播面、受众覆盖面相对较窄,对红色文化的深入传播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一些文化部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创意推广活动,通过影视作品、艺术作品等来凸显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但其创意作品的开发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积极打造创新的内蒙古红色文化作品,利用网络新技术,传承内蒙古红色文化。
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内蒙古地区一些旅游景点通过语音讲解、视频播放等方式来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但是作用甚微。音视频的运用,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更为丰富,但其传播性质却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受者仍是被动接收信息。这种单向传播不能激发受众的热情,也不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而且这种传播多在场馆内进行,受众认知、参与红色文化传播的机会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头脑去理解和内化。
①借助VR技术打造年代感、现场感
红色文化的诞生年代大都与今天相隔甚远,我们怎样才能让受众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红色”?就需要利用VR/AR技术,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具体的红色故事,利用VR/AR技术进行三维空间的构建,以达到一种真实的年代感,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网上搭建红色文化展厅,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展现出来。受众可以进入展馆的网上平台,观看具有浓厚时代感的场景,仿佛亲身经历过一样。
②借助VR/AR技术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互动性
没有现场互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就显得呆板、乏味。因此,利用VR/AR技术增强互动性,对于促进红色文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VR/AR技术,内蒙古的历史博物馆可以开展多种互动体验活动,以龙梅、玉荣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为主题,建立互动体验区,让受众亲身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宣传中来。再现英雄人物的表情、声音、动作,让观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英雄们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受众的体验感,提高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③利用AR技术增强受众的红色文化体验
AR主要有两种: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AR技术可以将虚拟和真实的信息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
为了推动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可以利用AR技术,打造大青山抗日战争革命地纪念馆、察哈尔抗战遗址等红色文化体验馆,让观众在AR技术的支持下,了解当时的历史,感受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①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是目前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宣传内蒙古红色文化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把红色故事讲得更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可以建立官方公众平台,申请官方微博账号,开发自己专属的APP等,将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内蒙古红色文化内容精准投放给有需求的人,提升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的效率。抖音、快手、火山视频等短视频平台以其直观、生动的内容逐渐成为比较流行的信息交流方式。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红色文化直播活动,或将内蒙古红色文化内容制作成短视频,讲述红色英雄事迹,将短视频和红色文化相融合,推动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承。
②组织演讲、游戏、竞赛活动
将演讲、游戏、竞赛和红色文化融合在一起,既可以满足年轻人的娱乐需求,又可以加快推广红色文化。
相关部门或媒体要多关注年轻人的思想和娱乐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文化传播方案和策略。通过网络平台,举办竞赛、演讲等文化宣传活动吸引年轻人参加。
同时,也可以利用内蒙古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创意游戏小程序,促进年轻人同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①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壮大红色思想文化
新时期,在传播红色文化时,应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民众进行阐释。要把红色文化内容系统化,要以历史事件、人物为主线,将相关的红色文化内容整合到一起,让受众在认知上形成体系。内蒙古红色文化是一种体现先进思想和先进时代精神的文化,对其进行有效宣传可以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受众很容易被假新闻所迷惑,失去了判断力。在此大环境下,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引导舆论、凝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②制定目标,明确传播方向
红色文化传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指引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就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传播的作用。内蒙古优秀的红色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相契合,加强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能对受众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使受众培育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源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源于先进的红色文化。内蒙古红色文化既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又能增强受众的文化自信,提高受众的辨别和判断能力,传承红色基因,提高个人思想认识。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汩汩流淌在国人身体里的血液,深植于国人脑海中。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内蒙古红色文化传播步入新阶段,创作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红色文化作品。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滋养人民群众的心灵。面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传播格局的变化,红色文化传播也要随着媒介的升级加强创新,利用新媒介的功能与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运用VR/AR技术、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内容,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扩大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将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