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设计
昆明乌龙古渔村(下文简称乌龙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滇池东岸,至今约有600多年历史。整个村落西倚七星山,由西向东缓坡或台地而下,最低处即为村中部。该区域为原内港区域,是呈贡八景之一“渔浦星灯”的场景所在地,也是昆明传统文化腹地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地。这里不仅有昆明传统的“一颗印”“三合院”“走马转角楼”等民居,还有清代、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等共计270余栋。
古韵悠悠的乌龙村展现着老昆明的往日时光与文明,也决定了乌龙村的再生实践要以古村落保护与活化为核心。在此前提下,设计团队通过从策划到设计的思考与实践,对整体环境进行空间化的织补、修复与重构,从而还原乌龙村最美好的状态。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尊重古村落的遗迹与文化,遵循历史形制与风貌,以传统制作与保护工艺对古村落进行修缮,从而重构具有时间印记的古村落场景。同时,设计也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展示地域文化、体验休闲文化,促进研学创意,释放文化价值,力争使其成为中国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典范与文旅标杆。
图1 滇池旁的乌龙村,山、水、村融为一体The Wulong Village by the Dianchi Lake, which harmoniously integrates with the landscape
随着原住民的迁移以及当代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与场景已经很难延续。设计团队认为,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不应是百分百的还原,也不是重回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应该延续历史文化的价值,且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设计团队希望通过设计将历史文化价值、自然风貌与高品质当代生活方式进行交融,从而为这个古老的村落赋予新的文化价值。
乌龙村作为历史街区,不仅有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有街巷、院墙、沟渠、驳岸以及古树、古井构成整体风貌的要素。当视野所及的景观风貌基本一致,就能够形成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气氛的整体环境。重塑老建筑时,设计团队多以传统做法建造土木结构、土坯墙外围护等,力争保存昆明传统渔村的特色。建筑造型设计总体质朴,不追求过度精美,建筑依山就势,尽力保持其长年逐步形成的层次丰富的建筑群落,走进它们时,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古民居的建筑博物馆。
在严谨的历史文化延续中,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让新功能追随传统形式,新形式反过来又追随传统场景,营造出完整的空间肌理和更具感染力的生活场景,为厚重的村落赋予蓬勃的生命力。
图2 村落西倚七星山缓坡而下The village leans on the gentle slope of Qixing Mountain on the west
图3 遗迹花园:还原旧肌理与老场景The relics garden: restore the old textures and scenes
图4 、5 茶亭:老样式,新空间The tea pavilion: old style, new space
古村落再生是一个集聚多元视角,综合度很高的领域。设计团队综合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等维度做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整体考量。在织补历史街巷、修复建筑风貌、重构景观空间、展陈人文古韵的过程中,设计团队通过建筑和景观的空间织补方式还原乌龙村原始村落肌理,并基于现代运营思维和村落空间关系划分出多种功能区域,赋予村落实际的使用功能,再通过体验动线组织串联各个空间。建筑以“文物保护”“原貌新用”“古意新用”“当代新建”4种处理方式进行材料、工艺、设计上的探索,在村落原有的“一颗印”“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形式基础上做“微创新”设计。保留原有村落风貌的同时,呈现精神文化传承意义,满足现代使用功能需求。景观上,基于对整体风貌的梳理与完善,设计团队依据古村落的在地文化与民俗习惯,设置了不同的公共景观空间,尤其是基于昆明的地域气候特点,通过亭廊、大树、屋檐等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廊下空间”,为未来的使用营造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历史街巷的景观化处理设计,使得村落、水景、花园里都蕴含老街巷的“遗迹”,从而形成生动有趣的“遗迹花园”,打造质朴野趣的自然村落景观。景观动线也是一场历史故事的观览体验,于茶亭饮一壶,于书斋读一册,于古宅逛一逛,走走停停间,便将这座古民居博物馆装进了心里,这是属于老昆明的记忆。
图6 和谐的新旧空间关系,为村民提供更多元的活动场地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spaces, providing the villagers with venues for more diversified activities
图7 和谐的新旧空间关系,为村民提供更多元的活动场地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spaces, providing the villagers with venues for more diversified activities
图8 景观水面倒映出老村落的样子The old village mirrored in the landscape water
设计团队在尽力保留原有建筑遗迹的基础上,以新旧并置的方式保留“旧”的原汁原味,让“旧”得以延续;同时新旧结合、相互协调,让“新”得以发展,从而打造出既满足当代功能,又具有历史文化浓郁度与真实度的新空间,从而为书院、市集、花园、茶舍等新业态的出现提供更多可能性。
图9 用克制的现代回廊链接起散落的古宅,也是古建筑的步行观展路径The self-possessed modern cloister links scattered old houses, which also serves as the foot traffic to view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图10 延续原有纹理的地砖Ground tiles renewing the original textures
图11 从古亭眺望农耕田园风光A view of the idyllic rural scenery from the ancient pavilion
图12 更新改造后的建筑很好地融入传统民居中The renovated buildings ide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设计过程以基于传统材料与工艺的传统设计为主,局部采用现代设计,是该项目的主要技术策略。强调对历史肌理的尊重与保护,探索形式延续与适度功能重构。在技术上,研发出土坯墙的保护办法、土坯砖的制作工艺、木构架做旧工艺等,为古村落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而老物件和属地化材料的再利用,则为村落保留了过去灿烂鲜活的生活印记。
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对建筑使用功能需求进行变化,也需要重构完整的空间肌理和场景。建筑、宅院、古园皆是展示的一部分,以其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展现打造场地生活的丰富性,最终形成社区集聚、业态依存、情感依存、价值观认同的现代田园社区。
恋旧,是对情怀的满足和精神的充实。历史的印记呈现在斑驳的土墙上、沉淀在腐朽的椽子上,在这些演变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细节,亦能触到时代的体温。求新,是对品质的追求和生活的延续。时代的变化,造就了新村落生活方式的变化,也造就了新的村民。设计基于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当代生活功能需求,营造出一个闲适、自然、可互动的田园社区,使生活在这个社区的新村民能够更为放松、自由,能够在田园画卷般的古村落里交流和沟通,更好地体验真实的村落新生活。未来的乌龙古渔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项目获2021LA风景园林奖 人文关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