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
晚冬初春的季节,记者漫步在高州市石鼓镇沙坡村的田野小路之上,只见田地一片郁郁葱葱。玉米、番薯、萝卜、四季豆等种满了田间。“这是因为在水稻种了两季之后还有时间,所以我们就进行冬种了。而等这些蔬果成熟收获,也就到了水稻播种的季节。”高州市金科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冯庆宗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
而在高州市石鼓镇深埇村,记者看见其中一些田地里水稻已经开始播种。为了保护其生长,水稻播种后都用农用薄膜覆盖。“农用薄膜对于播种时期的保湿、保温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都会用上。由于种植面积大,现在我们大力推行机械化播种、收割。所以说,现在搞农业是越来越需要技术的。”广东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邓洪芳介绍道。
远眺着一列列被农用薄膜覆盖的水稻种植区,可以想象到新一年丰收之后的喜悦。
很多来过高州的人都知道,高州是广东农业大市、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荔乡、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但其实,高州更是广东产粮大市,水稻生产数量多、质量佳。记者了解到,高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90万亩,年产量约40万吨。
粮食安全,国之根本,民之命脉。“多年来,高州坚持以粮为本,粮食面积与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90万亩和40万吨以上。”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表示,高州市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大县,有“粤西粮仓”之称。
粮食种植有保证,稻种培育不可少。其中,野生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压力下,积累了栽培稻不具有的诸多优良遗传基因,具有众多可供现代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的特异性状,有利于栽培稻的遗传改良。
2021年10月正是秋收之时,位于高州市镇江镇的珍稀野生稻也在扬花结穗。特别是在自然田野山涧中的野生稻,就像浪花一般奔涌迭起。这里正是高州市野生稻原位保护区。
“高州市野生稻面积约260亩,主要分布在镇江镇大岭村、朋山村、那射村和福石村的五条小河边和浅河床上,分布区常年渍水或潮湿,是全国普通野生稻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种性最原始的一个区域。”梁子胜说。
高州水稻生产数量多、质量佳。如今,高州粮食作物年产量40万吨以上。
1973年,“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在海南发现的一株普通野生稻,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水稻育种和生产从此走向世界。2008年,从事水稻遗传资源研究的研究员潘大建在《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一文中表示,“高州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很可能是广东、华南和中国普通野生稻最大的一个遗传多样性中心和遗传分化中心。因此,高州野生稻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所以,野生稻保护刻不容缓。高州作为全省唯一由农业农村部资助的普通野生稻原位保护点,广东省委、茂名市委高度重视普通野生稻保护工作,广东省批示划拨了专项资金支持高州市原位保护点工作。目前,保护区内野生稻生长集中连片的群落比一年前增长了3个,保护工作初显成效。
春耕之时,在高州市石鼓镇沙坡村,记者看到的不是“汗滴禾下土”的景象,而是数台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驰骋,旋耕、起垄、播种、覆土一次成型,场景颇为壮观。其中,操作机器的正是90后的本村青年冯德豪。
原来,冯德豪在高中毕业后到大城市工作,但因为喜爱农村的空气和生活,便回到家乡从事农业工作。和老一辈的农人不一样,新农人在机械操作等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冯德豪便充当了本村的农用机械操作手,并创办了高州市庆宗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在采访中,村民冯家来对冯德豪说:“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帮忙打田、起垄,为新一季种植做准备。”原来,如今很多村民看到机械化的方便,也会委托冯德豪帮忙打田。“过去如果是人手打田,一亩地要弄2-3天,人工费又贵。但是,现在用机器操作,一亩地只需要15-20分钟就可以打田完毕了,时间和人工成本都大大降低。”冯家来说。
机械化耕种正是如今高州能大面积种粮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高州也助力耕地“化零为整”,让小农户可以接轨大农业。冯庆宗介绍,合作社把村民弃荒的地集中起来,如今已经集约了260亩土地,有旱田也有水田。另外,他们还会引导群众种更高产值的杂交稻,让产量提上去。“过去种常规稻,村民虽然可以留种子,但一季只有500-600斤,产量比较低。如果大家种杂交稻,产量就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是常规稻产量的两倍。”
除此以外,合作社还会为当地农户提供代耕、代割、碾米、包装等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作业服务,实现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种植粮食除了种粮本身的考虑外,利用水稻其他部位的附加值也是增加收益的方式之一。过去,秸秆采取焚烧的措施处理会污染环境,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将超过土壤的消纳能力,更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如今,通过机械化粉碎离田回收,进行饲料化加工利用,可为肉(奶)牛等养殖企业提供优质的秸秆饲料来源,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在解决农户后顾之忧的同时,又增加了当地畜禽养殖业和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邓洪芳正是如此把秸秆“变废为宝”。她介绍道,公司目前日加工秸秆能力达100吨,年加工秸秆可达3.3万吨。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每亩地可以节约肥料成本100元。“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创新,在水稻田下养鸭或养鱼,让稻田一地多用,也增加生物循环。另一方面,我们还会让稻米深加工,生产更多新产品。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地种植粮食而不会亏损,并且让现代农业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