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最真实、最朴素和最直白的诉求,饱含了人们对于乡村“好日子”的殷切盼望。如何兑现这份美好愿景?强产业、兴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各地落实“一号文件”的应有之义。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19份“一号文件”,总体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步伐,让农民们过上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但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定在“好日子”的范畴内。
逆城鎮化浪潮:年轻陪读妈妈是主力军
不能小觑“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农民而言,这是一种夙愿。以我(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姚华松)的家乡为例,全村20户共计102人,其中有78人长年在外学习或发展。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有且只有一户,还是举家去了青海务工。而散布于两至三个地方的家庭,有近七成的比例。
我的家乡可以说是中国乡村的样本,细究可以发现,广大农村人口离开乡村,进入城镇或城市,是人口流动的基本面。而其基本运行逻辑在于,相较于乡村,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乡村发展成为女性主导的逆城镇化模式,即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愈加严重、对子女教育愈加重视的背景下,80后、90后家庭的女性人口选择离开城市,回归家乡,充当留守妻子或陪读妈妈,成为教育驱使下的逆城镇化主力军。
这也被称为新的“男主外、女主内”。在这里,为了孩子而留守家乡的女人们,为家庭的长久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
发展“在地性”产业,让离土不离乡成为新时尚
面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最新的“一号文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总体性思路与方向性指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前提,为此,“一号文件”提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振兴县域富民产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与创业等举措。具体可以在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改善投资与营商软硬环境,制定和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发挥乡缘与亲缘关系的重要作用,吸引外来资本及产业落户,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二是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帮扶、对口衔接等方式支持大中城市向县域疏散过剩的产业及人口,引导产业及人口有序、梯度转移;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机会,惠及更多人;四是完善县域产业体系,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支持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厂等;五是落实人才战略,开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用知识与技能武装更多传统农民,促其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产业工人,离土不离乡就能成为乡村新时尚。
落实这些具体举措,让家门口就有了足够吸引力的就业与发展机会,村民们断然不会舍近求远。在家门口就业的年轻人,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人与孩子,做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这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伦之乐吗?
更进一步,乡村就业的兼业性与弹性就业特征明显,就业门槛相对较低。这也给广大女性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尤其男性也在身边时,女性将得到更多平等与自由的发展机会。这无疑极大提升了女性的主体性地位,不再单独成为逆城镇化的主力军。
更重要的是,父母双方都在子女身边,对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无疑大有裨益。那些往昔因为分居两地而导致的家庭矛盾与纷争势必大幅减少,家庭关系必然愈加和睦。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庭理想状态,也利于和谐乡村建设。
提振乡村教育,解决乡村发展瓶颈问题
就近实现“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小家庭理想状态,乡村教育必不可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最重要支撑,教育与人才挂钩,人才是乡村振兴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当前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个瓶颈。
实际上,在中国农村,对于“成功人士”及“令人羡慕的家庭”的判定标准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从前是“人口数量决定论”,即家里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就是成功。后来是“经济条件决定论”,即家里的票子越多、房子越大、车子越靓就越成功。如今,已是“子女发展决定论”,即家里的孩子越聪明伶俐,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发展越顺利,就越受人称道。
因此,在教育方面,“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稳定乡村教育队伍、通过城乡联动发展乡村教育、培养乡土人才等。如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落实艰苦及边远地区学校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对县以下学校教师开展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通过结对子、对口帮扶、建分校、开展远程教学等形式,让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走进乡村,覆盖更多地区,惠及更多孩子们。
由此可见,“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最真实、最朴素和最直白的诉求,饱含了人们对于乡村“好日子”的殷切盼望。如何兑现这份美好愿景?强产业、兴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各地落实“一号文件”的应有之义。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