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遥
我8岁那年寒假,过年走亲戚去大姑家,大人们叙旧,大姑遣表哥带我出去逛逛。表哥比我大10岁,实在不知道带我玩啥,就用他的压岁钱在街边买了几根羊肉串给我吃。表哥问我:“香不?”我点头,点得很轻,因为我不想显得自己很馋,也不好意思让表哥再破费。可是那几串肉实在太好吃了,虽然我点头点得犹犹豫豫,眼神还是出卖了我。表哥笑了,又给我买了个肉夹馍,直到我彻底吃饱为止。这些特色小吃,一直生活在山沟里的我是第一次吃到。
16岁那年,我的独舞在学校年会演出获奖了,学校派小林老师和伴奏胡老师同我一起去到兄弟院校表演。我跟着老师们坐公交车进城,完成任务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胡老师推荐去吃附近坊间的名小吃灌汤包。
我们学校很偏远,那是我第一次去市中心,也是第一次跟除了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吃飯,所以我很慌张。包子上来了,我夹起来就咬,小林老师赶紧制止,让我小心烫着。我呆呆地不知所措,她只好给我做示范:先咬一小口,再灌点儿调好的汁水,一口进嘴;或先咬开皮,待滚烫的蒸汽散出来,再慢慢把肉汤吸完,趁热把皮和馅吃掉。我一路上都在假装自己是个大人,忽然被发现连汤包都不会吃,一下子变回了面红耳赤的小孩。
小林老师那年刚留校,也才19岁,看到我的尴尬,也难掩紧张。好在胡老师话题一转,调侃我刚才表演时手绢花扔得太高,他以为我要失手接不住。“你在上面没看见,第一排观众都缩了下脑袋,怕被你砸到。”于是,这一餐虽然兵荒马乱地开始,竟然在欢声笑语里结束了。
在长大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想起这些请我吃过饭的哥哥姐姐,和我当时尴尬、窘迫的表现,而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我的脆弱和自尊的场面,更让我感动。
我觉得自己开启的不仅是味觉审美,还有眼界和见识。
摘自《哲思2.0》
sdjzdx20220323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