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动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协同发展的形势与思路

2022-03-22 00:58李军张雨王铬
旅游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李军 张雨 王铬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2.03.006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资本、物品、人文、信息的流动特性持续增强,经济融通、信息相联、文明互鉴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1。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区域化、周边化和本土化成为“新流动性社会”的发展趋势2。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要素从全球流动格局向区域流动格局转变的战略选择。全球流动性的新常态更关注流动过程中的差异性、社会关系及文化意义3。“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流动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区域。而融汇着多重要素流动的大湾区旅游业4在“健康中国”的战略下,迎来了健康旅游这一新蓝海。有别于传统医疗产业,健康旅游是结合外部环境以改善人的身体和心智并使其趋向最优状态的行为活动5。大湾区各城市间经济结构、创新联系、法律体系等领域存在明显差异6,如何从新流动性的视角解读要素流动的复杂系统,形成湾区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产业的现状及特征

1. 创新成果丰硕,健康产业研发投入全国领先

粤港澳大湾区是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新兴科技示范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健康产业领域专利申请量达56 363件、专利授权量达32 067件,创新成果呈现出自主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积累深厚的特征7。

2. 金融优势突出,健康产业发展借乘制度东风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实验田。健康产业具备高风险、高技术的特征,对地区金融资源需求较大,而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金融优势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8,为湾区乃至全球的健康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创新支持。

3.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国际化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基础深厚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先行区。大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外向经济基础,又有香港、澳门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健康产业在企业融资、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保驾护航,为国际化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基础支持。

4. 要素流动障碍,制度规范隔膜亟待打破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联动、产业协同面临挑战。粤港澳之间在经济模式、法律体系等领域存在显著差异,创新要素流动和主体间的合作受限9。大湾区健康产业劳动力流动面临通关障碍,健康产业从业资质未能互认。在跨境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差异性的法律体系、行业规范等会使得市场主体在合作的过程中易产生法律纠纷1011。

二、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大湾区健康旅游显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趋势,消费提质升级态势明显。大湾区健康旅游需要围绕新流动性的特征,研判健康旅游产业的新走向。

1. 优化产品质量,增添创新效能

优质的医疗和自然资源以及场地是湾区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任宣羽认为,健康旅游是以良好的物候条件为基础,对自然条件要求更高的专项度假旅游活动1。伴随着全民康养需求日趋高涨,湾区未来在生态、人文环境综合考量下将开发独具吸引力的医疗养生产品,如生态森林康养产品、医疗美容康养产品、中医药调养产品、健康享老养生产品等2。

2. 深化集中管理,加紧多方联动

健康旅游产业呈现出高关联性、高综合性的特征。参照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措施,将打通健康旅游堵点作为抓手,湾区健康产业管理将发生改变:(1)产业协同管理增强,推动旅游产业多元融合业态创新,打造旅游联动发展典型;(2)全社会主体参与水准提高,围绕基层社区点,实现健康产业共享共建、兼游兼疗的经营环境;(3)区域协调水平提升,通过龙头企业片区带动作用、同类健康资源集聚效应以及多样化产品组合手段等,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目标。

3. 升级智慧体验,融合数字技术

引入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实现健康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通过新兴科技手段完善康养类景区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积极孵化数字通信技术前沿成果,建立集成性平台统一管理检测康养数据。在线化、虚拟化的新型消费特征将在助力网络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云康养和全域旅游的智能端水平。

三、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协同发展建议

1. 消除制度壁垒,推动行业体系的有效衔接

解决制度之困。香港、澳门拥有门类完善的健康旅游体系,粤与港澳也遍布着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生命制药企业。要实现粤与港澳优质资源互联互通需要逐步实现湾区内从业资格认证、专业人才流动、消费者需求共通、健康产业监管准则连贯,持续释放健康产业发展动能。

2. 打通临床试验渠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转化健康旅游资源。湾区医院数量众多,临床试验资源丰富,但未能很好地轉化为健康旅游资源。各地应积极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创新药品到医院临床试验的渠道,让医药企业的研究成果可以尽快进入康养应用阶段,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效率,让更多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健康旅游产业增长点。

3.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新型合作模式。健康旅游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与融合程度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及政策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主体合作渠道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提升湾区健康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发挥金融活力,助力健康旅游企业行稳致远

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持。健康旅游产业具有的高风险、高投入的特征决定了其对金融资源的高度需求。湾区金融资源丰富,风险投资市场尤其活跃,粤港澳可进一步通过减税、补贴等财政政策手段,鼓励风险资本进入健康旅游产业,为健康旅游企业的行稳致远提供金融支持。

受益于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大湾区健康旅游协同发展,既可以为其服务能力协同升级提供新动力,又可以作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的突破口。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实情况,宜从全产业链要素价值协同视角,消除制度壁垒,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金融行稳致远作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游多级多地域共同参与的协同体系,构建持续共贏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格局。

(第一作者系该院系主任、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院硕士研究生,第三作者系该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21-12-05)

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复苏路径与创新驱动研究”(21FGLB063)阶段成果。

2 URRY J. 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 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2.

3 詹晓宁,贾辉辉,齐凡. 后疫情时代国际生产体系大转型:新趋势和未来方向[J]. 国际贸易,2021(9):4-14.

4 孙九霞,周尚意,王宁,等.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J]. 地理研究,2016,35(10):1801-1818.

5 刘庆余,弭宁.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J]. 旅游学刊,2016,31(11):4-6.

6 何莽, 杜洁, 沈山,等. 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

7 梁云,岳霄霄,邵蓉.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J]. 中国药房,2021,32(21):2566-2574.

8 徐惠,符壮. 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社会运行机制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5):15-18.

9 谭清立,林岱衡,刘珈瑗,等. 基于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法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效益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1,41(6):89-97.

10 李文静,黎东生.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探讨[J]. 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22-24.

11 吴承照,翟宇佳. 医游境融合,提高国土空间资源游憩利用的健康效益[J]. 旅游学刊,2021,36(3):1-3.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