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精神灯塔的历史之光
——延安革命文物

2022-03-21 01:51郭小凡
文史春秋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南泥湾佳县纪念馆

● 郭小凡

自1935 年10 月19 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 年3 月23 日解放军东渡黄河,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载,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的丰厚遗产也包括承载着历史信息的珍贵革命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通过这些革命文物,人们得以唤起对沧桑历史和斑驳岁月的回忆,尤其是更加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的丰功伟绩。笔者特选取多件具有代表性的延安革命文物,通过讲述其背后的动人故事,解读出它们所反映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沁园春·雪》与小炕桌

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张长54 厘米、宽41 厘米、高33 厘米的木质小炕桌。这样的小炕桌在陕北农村随处可见,陕北人把它放在土炕上用于吃饭、写字,所以称之为炕桌。纪念馆中这张不起眼的小炕桌是国家一级文物,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漆皮已经完全脱落,但无法遮盖它散发的历史光芒。它曾是毛泽东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张临时办公桌,就是在这张小炕桌上,当时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绘就了红军东征抗日的伟大蓝图,写下脍炙人口、光照千古、雄壮豪迈、气吞山河的宏伟诗篇——《沁园春·雪》。

1935 年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了巩固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中共中央决定派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1936年2 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东征部队长途跋涉,到达清涧县袁家沟,毛泽东住进老乡白育才家。为了方便主席办公,白家将家中唯一的炕桌搬到毛泽东的房间,小炕桌由此成为毛泽东的临时办公桌。在袁家沟的日子里,毛泽东常常整夜伏在小炕桌上,借着如豆的灯光写作,谋划东征的战略部署。2 月6 日,黄土高原天降瑞雪,袁家沟周围顿时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次日天刚亮,毛泽东便身穿棉大衣,登上黄河岸边的高家塬,极目远眺,高原似蜡象奔驰,山峦似银蛇起舞,一泻千里的滔滔黄河,也失去了它往日的波涛。这壮丽的景象令毛泽东心潮澎湃、诗情激荡,回到白育才家后,立刻在小炕桌上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象为开头,一气呵成写下《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大的气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揽古今于须臾,收四海于一瞬,既体现出伟大政治家在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后,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革命领袖成竹在胸的豪迈气魄。

由于战争的缘故,毛泽东在小炕桌上写下的这首《沁园春·雪》直到近10 年后才公开发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共商建国大业的幌子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勇闯龙潭虎穴。谈判共历时43 天,在这期间,毛泽东频繁会见各界名流,提升了中共的影响力,例如,抵渝后第四天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事的老友、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柳亚子先生会晤。柳亚子用“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赞颂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义举,毛泽东回赠了这首《沁园春·雪》,柳亚子读罢爱不释手,不断与身边好友分享。重庆《新民晚报》副刊“西方夜谈”的主编吴祖光看到这首词后,不禁拍案叫绝,很快就在副刊上刊登了这首词,随后便轰动山城。蒋介石对此深感不安,指派国民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纠集数十人写词回击,却无一首能与之相提并论。可以说,毛泽东在黄土高原小炕桌上写下的这首《沁园春·雪》,成为当之无愧的千古绝唱。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毛泽东使用过的小炕桌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的一把老镢头

这张小炕桌无疑成为毛泽东以豪迈的胸襟、奔放的情感抒发壮志的最好见证。在毛泽东带领红军离开袁家沟后,白育才精心保管这张小炕桌,作为传家宝传给了后代。1970 年代,白家后人将它捐献给延安革命纪念馆。透过小炕桌,追忆《沁园春·雪》的写作和传播历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诗词写于红军长征胜利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发表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解放战争爆发之前。这两个时期,正是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站在了历史的潮头,牢牢把握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当起伟大的历史使命,进而唤醒全国人民树立起革命必胜的信心。

南泥湾老镢头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许多人对于延安的最初记忆来自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南泥湾》。歌曲主要反映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垦南泥湾的火热场景,歌曲整体洋溢着欢快、愉悦的气息。通过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的一把三五九旅战士使用过的老镢头,我们对南泥湾的开垦过程有了更加形象的认知:整个过程包含着辛劳和艰苦的一面,但最终收获的是希望与胜利。

1940 年冬,抗日战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总后方,得到全国各界的广泛援助和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却选择忽视民族矛盾的主要地位,荒唐地认为应当提防八路军队伍发展壮大带来的威胁,实行反共政策,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切断边区同外界的经济往来;加上自然灾害和日军进攻等因素的影响,延安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

1941 年,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领部队开进南泥湾,硬是凭着一把把老镢头,在一次又一次的抬起与落下之间,使得原先杂草丛生的沼泽地变了模样,成为歌里传唱的“陕北好江南”。开垦第二年,“老镢头”的成效便有所体现:朱德于1942 年7 月留下了五言长篇诗作《游南泥湾》,盛赞自己与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同游南泥湾的见闻,表达了对老镢头开垦下的南泥湾面貌大改的惊讶、喜悦与认可之情。

相关统计数据更能说明这一把把老镢头究竟具备何种惊人的力量与成效:1941 年,南泥湾开垦面积约为7.47 平方千米,能够实现蔬菜的自给自足;过了短短3 年,至1944年底,种植面积已达到174 平方千米,共计产粮3.7 万石,其中1 万石作为公粮上交,此外还畜养生猪近6000 头。歌曲《南泥湾》中所唱的“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景象尽收眼底,南泥湾成为名副其实的“陕北的好江南”。

延安革命纪念馆收藏的这把老镢头还有着千千万万的“同伴”,它们共同缔造了南泥湾的佳话。这把普普通通的老镢头不仅仅是常见的生产劳动工具,更成为延安精神的缩影和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品质的物质载体:落下的是镢头,扬起的是精神。老镢头开垦的不仅是土地,刨出的不仅是粮食,更是共产党人面对经济封锁等重大困难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高昂士气和顽强精神。正如老镢头开出的良田如今依然造福百姓一样,传承和坚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在今天依然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去应对一切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周恩来的纺车

延安革命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架木制纺车。熟悉这架纺车的游客在仔细端详文物的同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一首歌曲:“一九四三年十月的天,红个丹丹的太阳照呀么照枣园。敬爱的周总理呀,盘腿坐在纺车前,手摇纺车吱扭扭转,吱扭扭吱扭扭转,咱们总理带头纺线线。哎嗨嗨嗨,周总理纺的线哪又匀又细,白个生生真好看……”伴随着这首《想起周总理纺线线》,人们的思绪回到那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手持枪、一手生产的非凡岁月,周恩来带头参与生产一线纺线劳动的形象立刻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因国民党经济封锁、自然灾害、日军疯狂进攻等原因造成的物质生活困难,不仅表现为上文说到的少食现象,还表现为缺衣现象。尤其是1941 年至1942 年,国民党在通往边区的大小路口设立关卡,严禁棉花、布匹入境,边区军民在穿衣问题上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毛泽东回忆这段岁月时,颇有感慨地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于是,在全体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纺车也走进千家万户,但当时边区有一半以上的老百姓不会纺织,因此,中共中央不光号召群众纺线,还提倡中共干部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带头学纺线,发挥好表率作用,这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得知周恩来要学纺线,王震旅长立刻从南泥湾送来了一架纺车。周恩来在工作繁忙之余带头学习纺线,虚心向技术好的同志求教,不断钻研纺线技术,如卷棉条的松紧、润棉条的湿度、装锭的高低,还有摇车抽线的协调、接头等。

周恩来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总是勇于实践、善于钻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十分娴熟地掌握了纺线技巧。周恩来的右臂曾经受过伤,纺线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毫不在意地说,他那只手已经劳动成习惯了,疼痛忍一会儿就过去了。在枣园举行的纺线比赛大会上,周恩来以普通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完毕,评委按照客观的评比标准,授予他“纺线能手”的称号,周恩来纺出的头等细线还被送到边区农工业生产成绩展览会上展出。

这架纺车留下的往事,令人们感动不已,无论是学习纺线技术还是参加纺线劳动,周恩来从来不以领导人自居,而是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态度和作风,坚持亲力亲为,与士兵和群众打成一片。这种平易近人的精神品质令人十分感慨,中国共产党内正是有着这样“官兵一致同甘苦”的优良传统,才实现了以“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这种同甘共苦的品质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的一架木制纺车

中央党校的石刻

位于北京大有庄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广场上,矗立着一块厚重的“实事求是”碑,这4个字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题字最初分别镌刻在4块二尺(约66 厘米,下同)见方的石料上,镶嵌于党校大礼堂的顶部,几经波折,那4块珍贵的石刻目前陈列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中。

1943 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新修建的占地1200 平方米、可供千人同时入座的大礼堂即将落成。人们忽然意识到,这全新的礼堂虽然雄伟、气派,但是大门上方还缺少一块题词,最早有人想到邀请文史底蕴和书法功力深厚的学者范文澜老先生担此重任。范老接受邀请后,思忖了许久,始终没有满意的思路,于是他提议党校的同志去邀请毛泽东题词。

毛泽东对此表示非常乐意。他面对4张二尺见方的麻纸认真思索着,忽然才思泉涌,即刻挥毫泼墨,写下了“实事求是”这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实事求是”这个词,最早出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用于赞叹一种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后来,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都以它为基础阐发了自己的学习观,“实事求是”自然也成为一种广为中国学者所坚守的学风。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这个词作为中共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因为他自青年时期就受到实事求是学风的深刻影响。1914 年至1918 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学校规程中便有“实事求是”的要求;1916 年至1919 年,他寄住于长沙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和同伴们一起探讨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校“实事求是”的校训匾额就悬挂在岳麓书院的讲堂之中。青年毛泽东深受以上两件事的影响,在后来创办《湘江评论》,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组织召开古田会议等重要时间节点都强调了实事求是的要义。特别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撰写《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时,都突出阐发和运用了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说明它是一种从客观事物中研究出联系和规律的精神。

党校的同志对这4个字爱不释手,立刻找来技术娴熟的石匠,依照毛泽东的手书雕刻在石料上。后来,这4块石料又被镶嵌到党校礼堂的正门上方,整座礼堂更加引人注目。党校师生非常珍爱这4块石刻,在1947年3 月胡宗南军队进占延安前,特地取下并深埋于地下,避免了它们随着礼堂一起被毁坏。1949 年后,延安师范学校在中共中央党校旧址上建起,该校师生在劳动时挖出这4块石刻,遒劲有力的“实事求是”得以重见天日。

这4块石刻见证了毛泽东对党校学员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心。其实,实事求是早已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的理论法宝,也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想问题、办事情的工作方法,更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理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锐意进取、拼搏奋斗,切实取得新的胜利。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的“实事求是”石刻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提到周恩来的大衣,人们总会想起他参加亚非万隆会议、迎接尼克松访华等外事活动时留下的那几张经典的照片,照片上作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都穿着一件大衣,展现了大国领导人的谦谦君子风范。其实,早在延安时期,周恩来与大衣就有着一段特殊的故事。延安革命纪念馆就陈列着一件长1 米多的深褐色翻领大衣,被称为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1939 年7 月的一天,周恩来一行人骑着马渡过延河。因周恩来的马匹与其他马匹相撞,受到了惊吓,导致周恩来从马背上摔下,右臂严重骨折。由于延安当地医疗条件较差,无法顺利接好右臂,中共中央当即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疗伤。次年春天,周恩来在回国前购置了这件大衣。回到延安后,周恩来一直把它带在身边,在很多场合都会穿着。

1946 年1 月,国民党组织的政治协商会议(史称“旧政协”)在重庆召开,周恩来参会的装束就包括这件大衣。1947 年,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发起重点进攻,中共中央被迫转战陕北,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直属队驻扎在靖边县的王家湾地区。王家湾地区闭塞偏远、条件艰苦,这件大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夏天,周恩来把它用作雨衣,可以遮风挡雨;冬天,穿上它便可以遮蔽陕北刺骨的寒风;晚上,还可以作为被子,用于保暖。“三用大衣”的说法由此而来。

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除了以上3 种用途,周恩来还曾经将这件大衣用作雨布,遮盖收纳装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的木箱,宁可自己冒着风雨、打着哆嗦走了一二十千米山路。经历风霜雨雪,这件大衣并没有在解放军东渡黄河后就此“退役”,中共中央抵达西柏坡之后,周恩来仍然时常穿着这件已被贴上“三用”标签的大衣。1949年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进京赶考”,大衣陪伴自己南征北战的任务虽然结束了,周恩来依然舍不得让它“退役”,而是把它送给了夫人邓颖超。邓颖超一直穿到1956 年,然后才交给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1964 年,这件大衣正式“退役”并入藏延安革命纪念馆。

艰苦朴素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呼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品质。一件普通的大衣,用途却超出了简单直观的御寒功能,并且一穿就是24 年,大衣局部出现了褪色,内衬也留下了几个破洞,而这便是周恩来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备的艰苦朴素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对于后世而言,更是一种示范和指引,这样的精神品质必须继承弘扬,这样的优良传统不能忘记也不可丢弃。

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周恩来穿过的大衣

毛泽东给佳县的题词

1947 年,在转战陕北的征途中,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一行到达佳县县城,并在此地停留,战斗生活计100 多天。佳县历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享誉四方的《东方红》便由当地农民李有源自陕北民歌《白马调》改编而来,赞颂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为民做主、分田分地的惠民举措,抒发了质朴的劳动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这一次来到佳县,毛泽东指挥领导了沙家店战役。为了解决前线部队粮食短缺的问题,佳县人民宁可自己空着肚子也要把粮食节省下来,想方设法地送到在前线打仗的将士手中。就连还没有成熟的谷子也提前收割,放在锅中烤干,再碾出米,从而确保有足够的粮食送给解放军做军粮。时任中共佳县县委书记的张俊贤告诉毛泽东,老百姓甚至愿意宰杀家中的耕牛和驴,支持解放军战士击退深恶痛绝的胡宗南部队。

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怎能不动情?这些质朴的老百姓之所以能够倾尽所有,坚定地选择站在共产党、解放军这一边,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正所谓血脉相连、鱼水情深。毛泽东先后在佳县起草并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颁布大纲明确任务等形式推进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进程。10 月18 日上午,毛泽东欣然接受张俊贤的请求,在白布上为中共佳县县委提笔写下“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13 个大字,以文字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并留下了佳县军民一条心的佳话。毛泽东题词的白布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毛泽东为佳县题词,一方面,想借此表达对广大群众的感谢之情,发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政治宣言;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成为毛泽东对全党的殷切期望和深刻教导,正如他在佳县期间提醒各级官兵要严守纪律、主动帮助群众干农活一样,全党必须要做好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这些平凡、质朴而伟大的劳动人民,更好地收获民心、聚拢民意,夯实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群众基础。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虽然只有短短的13 个字,却能够直接、凝练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群众路线。毛泽东为佳县题字虽然距今已经过去75 年,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的精神品质也永远不应改变。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矢志不渝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

1947 年10 月18 日,毛泽东应中共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的请求,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毛泽东办公用的油灯

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代表作《回延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名句:“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这里所说的“枣园的灯光”,其实就是指毛泽东经常在自己的居住地枣园点起油灯,废寝忘食,奋笔疾书。著名画家古元创作了版画《枣园的灯光》,并于1974 年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该作品生动地呈现了相应场景。部分地区20 世纪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曾出现过题为《枣园的灯光》的课文。

目前,延安枣园的毛泽东旧居中依然珍藏着一盏他曾经使用过的美孚油灯。1920 年 代, 美 国 美孚公司在延安地区的延长一带开采石油,将其原先制造出的煤油灯带到了中国,延安市面上因此出现这种以煤油作为燃料,内部盛油处由铁皮制成,外面罩着玻璃罩的油灯,灯芯一般为棉花质地,在延安地区往往是用一些旧布代替。1938 年,毛泽东还住在杨家岭时,便开始使用这盏油灯。1943 年,毛泽东搬到枣园居住,也把这盏油灯带在身边。为了节约煤油燃料,毛泽东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会把灯芯拧到最小,开始下笔写作时才会把灯芯拧大。就在这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诸多不朽的名篇。据统计,《毛泽东选集》4 卷本中收录的159 篇文章中,有112 篇写于延安时期。能够产生如此可观数量的理论创新成果,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盏油灯功不可没。

油灯彻夜不息,毛泽东也思考不止。他沉浸在写作中,经常一写就是一整夜,总是陷入一种忘我状态之中。曾经有一个寒冷的冬夜,警卫员在桌子下方放了一个燃烧木炭的火盆供其取暖,毛泽东连自己的棉鞋因离火盆太近而被烧着了都不知道。警卫员走到窑洞门口闻到焦味后开门查看,大惊失色,连忙打来一盆凉水朝棉鞋上泼,毛泽东却还对此感到莫名其妙,可见在油灯下写作的他是何等专注。

油灯照亮了毛泽东的纸页,更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这盏油灯是毛泽东上下求索过程的见证,这一求索过程的背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精神品质——为了追寻真理,不畏严寒酷暑,不惜废寝忘食。正是凭借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品质,一篇篇指引中国革命前进道路的理论文章、一部部光辉著作得以问世,中国的革命实践因此有了更加科学、丰富、具体的理论指导,愈发接近胜利!

陕甘宁边区银行印钞机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心任务固然是领导和指挥全国的抗日和解放战争,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中共只重视带兵打仗,忽视发展经济、建立经济秩序等直接惠及民生的工作。延安革命纪念馆专门辟有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展览模块,集中展示当时发行的货币、股票、税票及相关的印刷制作机器,它们见证了边区的经济繁荣历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属一台已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陕甘宁边区银行印钞机。

这台铁制的印钞机长92 厘米、宽86 厘米、高130 厘米,是当时陕甘宁边区银行下属的光华印刷厂的印刷工具。机器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机架、磙子、圆盘和手摇柄。其左右两侧分别有一个转盘,左侧转盘直径较大,为0.84 米;右侧为小齿轮状,直径0.38 米。历经岁月的洗礼,印钞机的表面已经布满深褐色的铁锈。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便极具前瞻性地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财政困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时局有着颇为准确的判断,开展武装斗争和发展经济不能有失偏颇,应当重视统筹兼顾经济工作的重要地位。所以,1937 年10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撤销后,便成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

银行要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能,按照计划推进经济活动,离不开发行货币,这台印钞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938 年8月,中共中央便针对边区货币发行制定了相关政策,其中特别包括6 条详细原则,具体有以稳定为先、避免通货膨胀、要有准备金、适当开展对外贸易、着眼于军费、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形势。这些原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因此,党的金融政策得到更好落实,边区的货币发行、信贷业务等也开展得井然有序。一时间,陕甘宁边区的市场商品价格处于持续稳定之中,发行的边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流通过程顺利延续。

1947 年3 月,随着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进入西北农民银行,这台印钞机也被移交,继续用于印钞,直至全国解放。1958 年,印钞机被转交至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始用于展览陈列。这台印钞机不同于其他直接勾画战争图景的革命文物,它反映的是延安时期另一条战线上的显著成就。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环境危险,各类战事千头万绪,但是共产党人保持着这种统筹兼顾的精神品质,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一大重点。这不仅对当时繁荣边区经济贸易、稳定经济秩序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日后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正是具备这种统筹兼顾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对革命和建设的全局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把握,进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据统计,延安全市目前共有革命旧址445 处,革命纪念馆30 座,馆藏革命文物43673 件;此外,还有多件珍贵文物收藏于北京等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作为延安精神的物质载体,至今仍然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点亮当代人所仰慕的精神灯塔。文

猜你喜欢
南泥湾佳县纪念馆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黄河过佳县》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快乐佳县人
《南泥湾途中》
佳县找回“佳米驴”
南泥湾开荒志
秋收起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