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冬雪
近日,一篇《躺平即正义》的帖子横空出世,“躺平”一词迅速走红,年轻人是否应该“躺平”这一问题也引发热烈讨论。
“躺平”的本义指人的身体平卧下来,例如:
(1)甩掉高跟鞋赤足“溜达”,累了席地而坐甚至躺平,都是岁月赋予她们的自然和真实。(《文汇报》2020 年6 月15 日)
“躺平”,一种从直立到躺倒的肢体动作,通过“隐喻—认知机制”的改造,衍生出新的意义——采取“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人生态度。例如:
(2)它硬生生地打破了入学前师长编织的“考上大学即可躺平”的美梦,让我们认识到人生每个阶段都要经历外界的衡量与筛选——象牙塔里绩点为王,写字楼里业绩为王。(《北京青年报》2020 年10 月26 日)
(3)入圈快三年,总是控制不住“剁手”的她早已在“坑底躺平”,精致的Lolita 洋装摆满了整个衣柜,“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中国青年报》2020年9 月14 日)
以“躺平”为生活理念的群体被称为“躺平族”,他们追求低姿态、低欲望的生活方式,面对各种压力选择“一躺了之”。社会上一部分人极力批判年轻人这种“躺平”的姿态,多次呼吁他们“拒绝躺平”“奋勇向前”。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何“佛系”“躺平”这些“丧文化”的产物会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他们为何甘做“躺平族”?说到底,还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
当一个人感知到社会带来的过高经济压力时,心理上自然会产生反感、退缩的情绪,从而导致消极逃避的行为。“躺平族”并不是当代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早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民众不堪重负,便催生出一批“不上班不上学”“封闭在家”的“蛰居族”。21 世纪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的“尼特族”群体日益壮大。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正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青年人在内卷的裹挟下疲惫不堪,便以“躺平”为宣言,抗拒疲于奔命的现实生活。不过,客观地说,在我国甘于“躺平”的年轻人毕竟只占极少数;绝大部分年轻人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以昂扬的斗志应对困难,这才是主流。
由于使用频率的提升,“躺平”的使用范围也日渐扩大。其一,“躺平”的使用主体从人扩展到各种事物,新闻报道中“平台无权躺平”“气温躺平”之类的表达不乏其例,又形象又生动。其二,“躺平”的句法功能多了,起初在句中只可充当谓语,现在既可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状语,如“躺平地参与竞赛”,也可独立充当定语,例如:
(4)剧里的青年不是“垮掉的一代”,更不是“躺平的一代”,而是一群勇于担当、奋斗不止、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了不起的新青年”。(《北京日报》2021年6 月18 日)
今天,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快节奏或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然而饱食终日、好逸恶劳的价值观绝不可取。“躺平”并不能“躺赢”,新一代青年岂能甘于“躺平”!须以奋斗的姿态向前,珍惜韶华,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