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22-03-21 09:15常丹丹曾佑琴
大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视野导图文章

孙 慧 常丹丹 曾佑琴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20 世纪70 年代教育心理学家东尼·薄赞首次提出的。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是一种直观的,集图形、数字、逻辑和色彩等于一体的有效思维表达方式。思维导图可以使一段枯燥的文字或理论变为一些系统的、具有逻辑和条理的图形,使知识结点的关系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读者解读文本和理解文本的效果。思维导图把人们已有的知识显性地展示,通过一级一级的结点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联系起来,整合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网状图或其他图形,实现知识的内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信息。它可以用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目的是期望学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解读文本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推测文章语义,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采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时间是2019年12 月23 日,笔者以“思维导图”为关键词检索2009—2019年期间的核心期刊,统计了这些年的核心期刊发文量,一共检索出482 篇文章。本文主要从相关主题发表期刊数量和研究主题的变化两方面体现研究的现状。

(一)文章的发表数量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09—2019年有关思维导图的论文在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低于25 篇上升到75 篇,学者们对思维导图研究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结合增长趋势,可以看出,在2009—2013年,发文数量增长较为缓慢,数量在30篇左右,且在2012年呈现最低点。2013—2019 年是思维导图研究迅速发展的阶段,2017 年的发文数量是2009 年的发文数量的3 倍多,但是在2018 年出现了震荡,发文量短暂地下降后又继续回升。整体而言,这个阶段表明近年来思维导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图1 思维导图研究文献统计

(二)研究主题词的分布

从图2 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研究文献数量最多,有462篇,其次是概念图31篇,排在第三的是知识点,由此可以看出研究者的关注点在思维导图、概念图和知识点的关系方面。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研究热点是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这表明教师在理清思维导图概念之后,乐于将思维导图这一形象的可视化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系统整合知识的能力。

图2 思维导图研究的主题词分布(来源:中国知网)

笔者以“思维导图”和“外语”为关键词进一步搜索得到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为19篇,占总发文数量的4%,由此可见,核心期刊的思维导图在外语领域的应用较少,是值得探索的研究领域。因此,笔者欲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激发学生采用探索式的思维模式对文本进行有意义的解读,实现文本和读者互动。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阅读理解的教学设计

本文选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以第三册为例说明教师将思维导图方式应用在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流程。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思维导图形式有:网状图、树形图、组织结构图、时间轴、流程图和列表图。

(一)篇章解读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的第一单元主题是:永不放弃,最终获取成功。这一单元的文章采用例证法论证了人们经过苦难后取得成功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充满着坎坷,须经得起挫折,在困难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不懈。教师用“执着地追求成功!”“有志者,事竟成!”激励学生只要刻苦努力、意志坚决、专心投入、准备充分,就能跨越一切障碍,完成所有壮举,取得成功!在解读文章时,教师使用了多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教师根据文章内容的展开给出组织结构图,学生完成这个组织结构图后,对文章的整体框架会形成清晰的认识,如图3所示。

图3 “Never,ever give up”的组织结构图

【教学设计】

步骤1:教师将组织结构图通过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发送给全班学生,要求所有学生找出作者文章中列举出的4个例子。

步骤2:教师将学生分为4 组,组内学生合作,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找出每个例子中人物具体经历的磨难困苦,分析文中人物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出困境,最终实现个人梦想,成就事业的。

步骤3:每组学生整合组内观点后,选出1 名代表将例子的详细情况与整个班级同学分享。

教师在课文讲授过程中通过多个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经历、教育机会、个人困境等都不能阻挡一个全力以赴追求成功的、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任务再苦,准备再长,难度再大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要想成功,就绝不要怕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希望学生专注于汲取更多的知识,争取持之以恒地渐进,保持永不言退的坚强意志。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讲述的是奥黛丽·赫本的生平故事,包括她在二战中的磨难以及她这一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奥黛丽的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她的话语中得以传扬: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只手来帮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笔者通过解读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展现出的天使的真正意义:天使奉献自己的力量,守护着人们,给人们带来快乐、希望和幸福。天使是“善”的象征,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们,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这篇文章是记叙文,学生应知晓记叙文的五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故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如图4 所示的时间顺序流程图,在教师给予的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可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亦可自行选择其他图形呈现。

图4 “Audrey Hepburn-A true angle in this world”时间顺序流程图

【教学设计】

步骤1:教师提醒学生表示时间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数字、副词、连词或时间状语从句。教师给5 分钟时间安排每位学生快速阅读篇章,找出文中出现的描写时间的词、短语和句子。

步骤2: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布置主观题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绘制图形,完成后拍照上传,然后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自我建构后的时间呈现方式;同时,教师通过雨课堂手机端查看,选出一些代表性的图形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步骤3:找出时间节点后,学生按照记叙文的要素,完成课文篇章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语篇分析为中心,积极与文本互动,运用适合的方式充分把握篇章内容。教师结合课文的人文性或思政性,引导学生认识天使的象征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立志做一个“天使般”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的第四单元主题是:旅行。一个人整装待发之时,却发现只能独身前往,会如何选择?是参团、不去还是独立旅行?作者认为独自旅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文章使用了例证法,举了生动且切合生活实际的旅行案例来论证独自旅行是不是一种享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列表式导图如表1 所示,帮助学生解读篇章。

表1 “Travelling solo-A blessing overall”列表

(续表)

【教学设计】

步骤1:篇章中的地点名词非常明显,教师设计一个空的表格,给学生3 分钟快速阅读篇章,找出表示地点的词。

步骤2:教师设计了“拼图式阅读”,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展示作者在两个地点独自旅行的经历,组员一起讨论并判断这是不是一次愉悦的旅行。

通过列表式导图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学生完成表格后,会深刻理解语篇信息,理清文本的脉络意图,明了作者的立场和论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单独旅行的关键是敞开心扉,闭上眼睛,投入其中。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一种经历,无论是好的、坏的,或是不好不坏的,将来总会对自己有益。永远不要因为缺少同伴而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一旦你独自一人去旅行,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旅行经历将会是多么美好。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的第七单元讲述的是经济危机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影响,主要以曾经贵为技术公司客服经理的Sue 为主角,指出其受经济危机影响日益跌入经济窘迫的深渊,其身上原有的工薪阶层或中产阶级的最后一抹荣光也已消逝不在,前途未卜。这个缩影形象地反映了普通人在经济危机中的无奈和求生。教师在对篇章主体部分进行解读时采用了树状图支架性教学,同时设计了课文导入式问题,如图5所示,让学生讨论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文章首段所论述的经济危机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

图5 “Surviving an economic crisis”树状图

【教学设计】

步骤1:学生讨论经济危机影响后,教师将树状图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从篇章第7段到第12段找出经济危机给主人公Sue 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学生也可以自行构图完成这6个段落的理解。

步骤2:学生6 人一组,每位学生阅读一个段落,互相分享和讨论,组内完成后进行调整和整合,提交组内成员最终的树状图或多样化构图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同时利用小组作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在解读文章的教学活动中基本采用图片或各种思维导图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阅读篇章,从而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写作技巧

对比式论证的文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point by point pattern”,即在某一方面比较两事物的异同,可以多段落展开;一种是“subject by subject pattern”,即一个段落详细说明一种事物,另一段落详细说明另种一事物。《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篇章主题是:工作者和劳役者的差异。文章提出每个人都得找一份工作谋生的观点。劳役者仅为了一点金钱报酬,像奴隶一样做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一天到晚等着回家玩乐。但是当劳役者倒数着时间之时,工作者则干劲十足,全神贯注,从手头的任务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他们通过选择一份有益于社会、成就自我的工作,怀揣着一种使命感和热情,提升了自己的整个生活质量。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个人满足感和工作闲余时间的安排。《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第八单元的篇章主题是: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普天下称职的父母都想为孩子做最好的安排,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篇章从呵护子女的自尊、父母眼中的孩子责任和父母眼中孩子的模样三个方面展示了中西方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异。文章作者使用了“point by point pattern”对比的手法,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篇章的写作方式,如表2 和图6 所示),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掌握篇章的写作方法,教师布置学生用另一种“subject by subject pattern”对比方式改写篇章。思维导图的建立可以让学生构建所学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从而通过发散性思维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建立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组织思维,进行发散性思考,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图6 “Reflections of a Chinese mother in the West”思维导图

表2 “Will you be a worker or a laborer”表格

四、结语

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以理性、科学的方式来解读篇章,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将理论性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抽象的思维图像化、直观化、结构化,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知识,弄清来龙去脉,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通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方式,更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学习。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有效聚焦语篇结构,理清内在信息,整合教材话题,进行信息归类,构建知识链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组织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新视野导图文章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新视野”号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九大行星的证件照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