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李基正 程敏熙 李德安
摘 要:在以往的电学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存在内阻,往往测量误差比较大。DISLab系统具有动态测量记录、实时数据处理、精确度高、直观等优点,将该系统运用到电学实验中可以克服以往的问题。文章探究电流表内外接法测量误差的同时,验证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存在内阻。给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多种实验探究的思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DISLab;内外接法;测量误差;电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2)2-0051-4
DISLab系统具有动态测量记录、实时数据处理、精确度高、直观等优点,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1]。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必做实验[2],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存在内阻,实验的测量结果往往误差比较大,在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讨论其引起的测量误差。
本文通过采用传统实验方式和运用DISLab系统测量电阻、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探究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测量误差,同时验证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存在内阻。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深度融合,以期给教师电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
1 实验原理
1.1 测量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R=,测量出电阻对应的电压U和电流I,就可以计算出电阻值。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U-I图像,根据U=RI,图像的斜率即为电阻值。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电流表内接法(图1)、外接法(图2)。
图1由于电流表有内阻,所以实际测量的是定值电阻和电流表内阻串联之后的总电阻,即实验误差源于电流表内阻的分压作用。图2由于电压表有内阻,所以实际测量的是定值电阻和电压表内阻并联之后的总电阻,即实验误差源于电压表内阻的分流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两种方案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对图1修正后的电阻为R0=-RA;对图2修正后的电阻为R0=。
根据以上两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流表的连接方法[3]:
(1)当电表的内阻已知,可准确测量电阻的阻值。电流表的内阻已知时,选择图1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的内阻已知时,选择图2电流表外接法。
(2)如果电表的内阻只知道近似值时,并不能准确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相对误差理论,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当R>RVRA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较小;当R<RVRA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较小。
(3)如果不知道电表的内阻,可以采用试触法进行判断(图3)。分别依次接a点和b点,比较电压表的变化幅度和电流表的变化幅度,其中分母中的电压是外接法时电压表的读数,分母中的电流是内接法时电流表的读数。如果,则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大,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反之,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1.2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测量两组不同电压U和电流I,联立方程组可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测量多组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U-I图像,根据U=-rI+E,图像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内阻r,截距为电源电动势E。
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路常用的连接方式有电流表内接法(图4)、电流表外接法(图5)。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存在内阻,所以可以将以上两种方案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4]。
对图4进行修正后E=U+I(RA+r);对图5进行修正后E=U+r(+I)。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根据以上两式,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流表的连接方法,具体的选择方式参考测量电阻的实验。
2 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2.1 传统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
2.1.1 测量电阻
选择定值电阻(5 Ω),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为0.8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为3000 Ω),按照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连接电路后(外接法如图6),测量数据并处理如下:
2.1.2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选择两节电池(电动势E为2.5 V,内阻未知)作为电源,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为0.8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为3000 Ω),按照内接法(图4)和外接法(图5)连接电路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处理如下:
由图8可知,内接法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2.166,d≈2.501,所以内接法的测量结果为E=2.501 V,r=2.166 Ω,电源电动势的相对误差为σ=0.040%;外接法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1.262,d≈2.470,所以外接法的测量结果为E=2.470 V,r=1.262 Ω,电源电动势的相对误差为=1.200%。
2.2 利用DISLab系统进行实验
2.2.1 测量定值电阻
选择定值电阻(5 Ω),电源(约2.5 V),参照内接法(图1)和外接法(图2),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连接电路(图9),测量数据并处理如下:
由图10可知,红色拟合线是内接法,斜率
|k|≈5.031,所以内接法的测量结果为R0=5.031 Ω,相对误差为σ5==0.620%;蓝色拟合线是外接法,斜率|k|≈4.990,所以外接法的測量结果为R0=4.990 Ω,相对误差为σ6==0.200%。
2.2.2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选择与传统实验方法相同的电池(电动势E为2.5 V,内阻未知)作为电源,参照内接法(图4)和外接法(图5),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连接电路后测量数据并处理如下:
2.3 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测量误差
由表1可得到以下结论:(1)无论是使用传统方式还是DISLab系统测量电阻和电源内阻,内接法的测量值偏大,外接法的测量值偏小;测量电源电动势,内接法的测量值非常接近真实值,外接法的测量值偏小;(2)因测量的电阻和电源内阻的阻值比较小,所以外接法的相对误差更小;(3)DIS电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远小于传统电表的误差,但是DIS电学传感器同传统电表一样都有内阻,只是传感器的内阻非常小。
3 验证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存在内阻
根据测量结果分析,DISLab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误差,为了探究该误差是测量误差还是系统误差,通过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探究不同阻值的電阻的测量结果(图12—图14),验证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是否存在内阻。
由以上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5 Ω、8 Ω和10 Ω电阻时,内接法都比外接法偏大,由此可以判断出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存在内阻,不过内阻大小和系统误差大小处于同一数量级,难以分辨,对结果的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4 总 结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习的融合,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物理学习能力[2]。在实验教学中适当选择使用DISLab传感器,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5]。
将DISLab系统运用到测量电阻、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与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实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还能有效减小实验误差。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运用DISLab系统进行课外拓展实验,有助于与传统的实验方式进行比较,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苍鹏.朗威DISLab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物理教学,2018,40(04):27-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2-53.
[3]王志成.电流表内外接法两个选择依据的等价性论证[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05):48-49.
[4]关健波,张菊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伏安法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J].物理实验,2021,41(03):54-58.
[5]倪亚清.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的使用对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影响[J].物理教学,2018,40(12):29-30.
(栏目编辑 刘 荣)
30355019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