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
三月的阳光明媚有力,谁能想到两周前还是春寒料峭。这个春节后,我们又面对了一次突发情况。同样紧张,同样居家,同样充满决心,但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有“囤货”。甚至连一只苏城家猫都知道,前几年流行的断舍离,现在万万“断”不起的。
口罩酒精,日常必备
杜晴是一位90后全职太太,与工作繁忙的丈夫和一只胖胖的奶牛猫,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本来打算等老公下班出门吃大餐的日子,突然变成了提速补货的时刻。好在经历过2020年,她已经懂得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杜晴家的小房间内有一排“储备箱”,其中有一只专门用来放口罩。她还记得,2020年的春节是如何被“打”得个措手不及。当时口罩紧缺,一时很难买到。幸亏她有鼻炎,平时有买口罩的习惯。但彼时家里最多只有10片,因此两人只能尽量不出门,很受限制。后来疫情缓和,朋友送来一些,自己又团购了一批,才解了燃眉之急。从此以后,“少什么也不能少口罩”成了过日子的第一原则。如今,100只口罩是库存“警戒”线,少了就立刻网购。除了数量多,杜晴囤口罩还囤出了“花头”:獨立包装的、彩色耳带的、秋冬暗色系的、春夏亮色系的……非但防疫有保障,还能给生活调个色。
口罩收纳盒旁边,是杜晴的另一种必备库存,也是平常居家生活的“宝贝”——酒精棉片。酒精棉片和口罩一样,都是两口子出门随身携带的防疫用品。事实上,酒精棉片非常“得宠”。乘坐过公共交通、拿过快递、在外堂食前,都可以用它擦擦手,此外,没事擦擦门把,临时消个毒,也能用上。
由于酒精棉片消耗得更快,当天家里只有二十多片,她立刻在网上下了单。“其实也没事,要是酒精不到货,家里还有84消毒液和消毒洗手液。如果不出门也够用了。”心里有底的她,表示很踏实,“总之,凡是可以消毒的,平时多备些,有什么突发情况也不慌。”
冰箱有粮,心里不慌
2月14日下午,杜晴正认真地刷着新闻,突然就收到丈夫发来的微信:公司已经决定全员居家办公一周。
和“干饭”能手居家吃七天,杜晴觉得囤足食品是重中之重,于是打开冰箱,麻利地盘点了一下家里的菜,拿起手机,点击了起来。
“米和面还很多,要买些保存期长的蔬菜,肉类倒是无所谓,反正放在冰箱里能冻上半个月。”杜晴手速不停,其间还不忘随时切换手机界面,让老公在微信上点菜。
当天配送已经有些延迟,等外卖小哥送来时,丈夫已经到家。挺好,接重物的事儿让他做。胡萝卜、土豆、西红柿、西蓝花、白菜管够,且放弃了容易“蔫儿”的本地青菜,至于肉类,肥牛卷、排骨、鸡腿、鸡胸肉,还有罐头午餐肉,绝对保证了口味和营养。“冰箱都塞满了,我看在家半个月都不怕。”丈夫积极地整理着食物。
大米家里有十多斤,蔬菜肉类也囤好了,但杜晴总觉得缺了什么。居家过日子,讲究柴米油盐酱醋茶……她腾地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出门!去趟最近的咖啡店,咖啡豆不够了,再顺路去零食店。”
“啊?还要买零食啊?”丈夫刚关上冰箱。
“你懂什么,咖啡和零食是居家时期的精神粮食。快点,穿外套拿口罩,速战速决。”
只花了40分钟,两口子就拎着两磅咖啡豆、五盒酸辣粉、两袋薯片、两袋海苔脆和一袋话梅回了家。大米、面条、耐放的蔬菜、冷冻肉制品、足够的咖啡以及丰富的零食,保障了接下来的美食生活。
心系家人,囤货有责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除了防疫物品要充足,生活用品有些库存就行了。”杜晴说,“而且每户人家情况不同,有些见仁见智。”
比如,她家有只猫,所以平时囤些猫砂和猫粮也很重要。由于准备充分,接下来日子,奶牛猫吃饭和如厕都没啥问题,甚至长了不少肉,体重飙升到了10斤。
杜晴觉得,这方面的原则就是多为家人着想。平时的药盒里,止痛片、肠胃药、眼药水、综合维生素片等都要买好。家里有老人的,要考虑应对慢性病的药,如降压药、胰岛素等,此外一些应急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也要提前准备。
“我想这就是责任的部分吧。”杜晴说,“有了身为家人的责任心,身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心,自然就能知道哪些必须先存好。”说完,她拍了拍小猫敦实的屁股。
周末的下午,刚消灭完猫粮的奶牛猫惬意地盘在她腿上,落地窗外是明媚的阳光和适宜的微风。春寒已过,此刻一片岁月静好。温馨的房间内,口罩存量依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