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旭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技术和糧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我从中粮到通用技术集团工作,对总书记这句话深有感触,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制造强需装备强,装备强需机床强。机床产业对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端机床领域的五轴数控机床尤其受到国际制约,特别是汽车船舶、工程机械、核电能源等领域。这些行业的装备和关键部件都需要高端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机床的战略地位占据整个装备制造产业链源头位置,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于旭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我们要明白,创新没有捷径。“拿来主义”与“短期效益”难以为继。客观而言,国产机床在整机的可靠性、稳定性、精度保持性、关键功能部件及数控系统的自给率、理论体系及工艺设计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机床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作为我国唯一以机床为核心主业的央企,通用技术集团一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科技攻关填补空白;另一方面积极构建行业生态,通过集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创新资源,发起行业内并购重组等方式共同健全完善产业体系。
于旭波:沈阳机床的行业地位显著,在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人才基础、体系赋能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烙印。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并购沈阳机床之时,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经营状况差得不能再差了,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重组范围又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压力巨大。
通用技术集团充分发挥央企管理优势,实施从上到下的改革。沈阳机床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人才池,不断向集团其他机床企业输送人才,有的干部已经成为相关企业的“一把手”。
于旭波: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全力以赴落实医疗机构改革任务,扎实做好已接收医疗机构产权划转、中央事业单位承接等协议落实工作,有序推进与其他央企在医疗机构改革上的合作。二是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效能。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以对标管理为抓手,扎实开展管理提升工作。三是发挥协同优势,加快学科建设。积极建设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推动专科联盟建设。建立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机制。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医院合作,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四是积极融入国家分级诊疗体系。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序推进“小通诊所”建设,抓好已挂牌的“小通诊所”高质量运营。稳步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逐步建立集团统一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五是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一体化整合。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六是开拓创新打造大健康生态体系。做强做优健康管理业务,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业务,积极探索发展健康保险业务。七是积极探索创新国企办医模式。坚持国企办医公益属性,重点服务保障好国家重要事业领域,通过集团化管控、专业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协同化发展,不断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于旭波:一方面是加强外部协作,强强联合,共赢发展。通用技术集团正在与国内一批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如广安门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通过对接,医院的优质学科资源可以导入到通用技术集团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而实现由医疗研发资源向创新成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是加强内部协同,构建基于集团化优势的整体竞争力。未来,通用技术集团将重点打造两个平台,一是打造综合性旗舰式的医疗平台。比如在北京,将航天中心医院的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充分发挥医院的学科优势和服务优势,带动在京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提升。在其他地区也要扶持类似的标杆医院,一切优质资源向这里集中,其余医院发挥好专科配套作用,形成点面结合的医疗布局。二是打造社区平台。在社区,把“小通诊所”承载的延伸诊疗、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做起来,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于旭波:我们依托“国际化基因”为集团主业赋能,培育集团主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方面,把集团主业升级发展需要的技术、产品、服务等核心要素引进来,助力集团主业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更好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国际市场需求,把优势产品、优势服务、优势产能带出去,将中国技术、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中国服务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中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于旭波:通用技术集团依托定点扶贫地区的优质资源,统筹各类帮扶举措,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民生扶贫、青春扶贫等方面开展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我们要坚持“四个不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