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 杨玥炜 张华
背景
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园林设计作品优良与否至关重要的两个阶段,园林设计把握着项目的方向盘,园林施工则是方案落成路途上的清障工。一个方 案能否真正落地成为一个好的作品,施工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园林工程的全周期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的设计阶段、中期的施工阶段和后期的养护管理阶段,这三个阶段协调配合以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
因此,一方面应保证园林设计思想贯穿于园林施工的始终,保证方向正确;另一方面,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园林设计的适当验证与校正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落地的关键,如何处理好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关系,一直是园林工程设计师思考的问题。
针对二者的融合与校正,当下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其中朱云峰在《关于城市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城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并着重讨论了关于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管理的关系问题;张学军在《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如何互动》一文中探讨了贯穿于园林工程全过程的设计与施工如何更好地融合,其中提及了多种互动模式。基于现有研究与自身经验,以菏泽市环堤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园林设计思想与园林施工的融合与校正。
项目概况
菏泽市环堤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由菏泽市规划局、菏泽市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设计、是菏泽市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的重点建设内容,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公园的建设将有效提升老城区环境和基础设施质量,实现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并为老城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为菏泽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环堤公园全长14.6公里,规划总面积253公顷,方案通过贯通水系、建设绿道系统、提升滨水景观、增加服务设施、挖掘乡土资源和场地文脉以及保护利用古代遗址等方式,打造集绿色生态、健康生活和城市文脉等多重定位为一体的“一环四段,十景五湖”的公园景观体系,进而构建菏泽市“花城水翼,碧水菏泽”的城市公园环。
菏泽市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其长期处于河患之下的城市环境造就了菏泽古城完备的提防系统。明代嘉靖年间,已形成“城外有池,池外有堤”的城市格局,同时也构成了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军事防御系统,即堤防系统。现状场地内的堤口即为古代提防系统的遗留信息。“堤口”即人行道,又是排水口,平时是人行道供城内的居民出入,洪水来时将堤口用砂石添堵,以作抵御洪水之用。
环堤公园即依托菏泽古城现状遗存的环形提防而打造的兼具绿色生态、健康生活和弘扬城市文脉等多重属性的城市公园环。首先,公园周边有很多珍贵的古遗址与文化景观,为百年大堤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积淀。加之,周边多为居住用地,吸引大量的居民前来游览,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然而公园的连续性差,多处被城市路网切割,未能形成连续的城市绿道。其次,公园与周边居住用地缺乏通达的道路连接,可达性较差;此外公园沿线地区较为荒僻,开放性较差。由此可见,连接公园断口、提升公园可达性,规划结合土地利用应是未来规划设计的重点突破口。
本次設计以服务周边市民、完善绿化生态和打造城市名片为目标,旨在为市民休闲活动提供良好的户外空间,带动周边区域的文化娱乐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河流廊道,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点亮菏泽的新名片,给古城区注入新的活力。规划将整个环堤公园划分为四段——文脉传承段(东堤)、生态体验段(南堤)、牡丹文化段(西堤)和创意运动段(北堤),围绕四大主题打造6处市民休闲生活类公园、2处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类公园以及两处乡土文化传承类公园。继而将环堤公园打造成“市民休憩的健康绿道、生态滨水的绿色廊道和历史文脉的体验廊道”,构建充满活力、具有本土风情的“绿色项链”。目前环堤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已于2019年10月进场,2020年6月竣工验收。
设计思想的传导与设计意图的解读
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融合包括设计方设计思想的传导过程和施工方设计意图的解读过程两方面。设计思想的传导主要通过设计单位来实现,针对环堤公园改造提升工程,设计单位分别于设计完成时、施工开始前期和施工初期进行了3次设计交底,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从项目设计到施工都进行了全方位跟踪。第一阶段即初步设计交底,即在设计内容完成时对整个方案由项目定位、目标愿景、规划结构到整体内容、风格定位的讲解;第二阶段是在施工开始前期对项目的设计深化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一环四段,十景五湖”的景观构架的梳理交底,具体覆盖各公园关键节点,主要通过公园整体设计模型的现场展示和实景效果图的绘制来进行,以对期望达到的最终效果进行有效及高效传达。设计单位还联合施工单位一同去往北京皇城筒子河滨河公园和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进行参观学习,以实景说明施工精细化程度的预期;第三阶段是施工开始时的现场交底,包括各分区施工图的现状结合方案交底和施工图技术交底与疑点解答。与此同时,施工队也详细记录会议过程及施工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及时予以反馈。此外,在施工开始之后,笔者作为设计单位的驻场设计师驻场跟踪七月有余,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沟通解答,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设计意图的解读主要是从施工方立场出发对设计语言进行解读并反馈,将设计语言转化为施工语言。具体体现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意图进行实景反馈、试验和检验,并根据工程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反馈形式与沟通模式。
现场校正
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不同工程阶段和工程类型都应因时制宜、有所调整。例如在园林道路、建筑等部分的施工过程中,驻场设计师应经常深入工地、全程跟踪工程进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纠正错误,从而达到对设计图纸的高程度还原。而在场地微地形处理、绿化苗木种植的过程中,则更应体现现场施工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对苗木品种的合理化筛选以及利用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最大程度还原设计意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减少苗木的死亡率。
苗木施工
苗木施工包括先期的苗木确定和后期的苗木种植养护两大部分,对于苗木的确定又分为苗木品种的考核确定和景观造型树的苗木选种。环堤公园的苗木选种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施工前期的考察,在现场土建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一同前往山东周边等地考察数次,除考察菏泽当地的苗木生长种植情况之外,还收集各地苗木品种的生产情况;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考察信息的基础上对苗木资源进行评选,并进行最终的栽植确认、确定栽植编号;第三阶段是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进行种植效果图的制作,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景观视线不被植物遮挡。其次则是针对主要景观树种进行树木姿态、冠幅等体现意境要素的考察,最终得以确定苗木的数量、位置和种植密度。
在苗木种植方面,设计单位在施工交底时应明确种植原则和具体要求,在苗木实施种植时到现场予以指导。栽植完成后施工单位需根据设计方的反馈意见对植物进行修剪养护,以同时保证成活率和景观效果为最终要求。苗木修剪的基本原则是去掉干枯枝、病害枝和折叉枝等,对主要景观有稍许遮挡的落叶树,根据景观面适当进行短截。此外,在浇灌适应性差的树种时,要补充营养液等保证成活率。
土建施工
在园林土建部分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容易产生的问题包括:部分铺装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未能达到设计预期;场地填挖方量与设计预期不符,导致场地排水不畅或景观小品位置偏差,影响后期运营和视觉效果;还包括景观小品施工质量差、成品购置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效果。为避免以上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驻场设计师需要承担起实时督促、及时调整的责任。针对施工成果与设计预期不符的情况,需要与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有效沟通,以合理解决问题。
施工中的二次设计与新技术优化
二次设计的缘起
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远比设计要复杂和更细节的问题,而细节问题往往又关乎最终成果的品质,在环堤公园的施工过程中便存在许多施工图纸未能体现的细节问题,于是便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二次设计。二次设计的过程有别于园林设计初期,需参考施工单位处理细节问题的经验,需要双方共同探讨、实景实验。环堤公园所追求的实施效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强调也需体现出新时代的生态思想,故应避免枯景无绿的现象。应注重对草地被边界线、树堰和山石穴等的处理。此外还有多处细节需要灵活随机处理,图纸上无法体现,便需设计管理团队亲自处理基础作为施工样板,从而有利于施工方案更好的落实。
施工资源的优化
作为人工改造形成的生态区域,环堤公园在建造时更加注重园林生态的建设,施工团队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与特征,使其作为施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更加高效合理地对各项施工资源进行利用和配置,并且将这些资源与管线、电力、计算机等现代化园林设施组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对施工资源价值的利用最大化。
技术应用的优化
环堤公园的建设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文化底蕴等因素密切相关,施工的过程应综合考虑园林建设的社会价值,使其尽可能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发展规律,满足人们对园林的功能、整体风格、状态特点、使用寿命等要求,提升技术应用的作用和价值。
施工技术应符合园林行业的发展规律
作为菏泽市近年来投资最大、群众最为关注的一项重点工程,菏泽市环堤公园综合改造工程进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工程的施工与建设需要园林设计、城市规划、道路施工、土方基建等不同工种的协同参与,而这些行业都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因此,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从工程整体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估,避免施工技术违背相关行业的基本操作规范。若基建的稳定性被破坏,则会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经验,强调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以此为园林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此,通过对环堤公园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在施工开始之前的投标阶段,应加入设计单位的考察意见,其中包括对施工团队有关项目施工成果和养护效果的考察,结合其对设计意图的还原程度和使用人群的反馈综合考察施工团队的能力;(2)在施工阶段设计团队应全程跟踪,派专人驻场协调指导,解决问题;(3)建立实体景观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动态管理和经济手段将质保期延长至3——5年,好的园林设计是实现好的园林作品的前提条件,园林施工是园林设计的继承与深化,是再创造的过程,二者相互独立、相互融合又相互校正。优秀的园林作品离不开设计与施工的完美配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双方达到互通有无的最高境界,才能营造出理想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浅淡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如何互动[J].山东林业科技,2007(04):48+67.
[2]王敏.如何将设计思想贯彻融入园林施工之中——以第九届园博会丰台“北京园”北区施工管理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03):120-124.
[3]梁曉东.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112-113.
[4]伍胜建.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研究初探[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5]刘泉.浅谈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面的协调工作[J].绿色科技,2013(04):105-106.
[6]全祖林.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43-244.
[7]闫荣,闫莉.巧构精雕两相宜 设计施工同重要——深圳蛇口南海玫瑰园环境工程心得[J].中国园林,2003(10):60-62.
[8]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233-234.
[9]邓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0]陆志华,贾秀珍.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9):169.
【课题项目】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九批教学研究课题:景观设计专业“1+N”校际、产教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jxyj162)。
236250118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