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2-03-19 00:43刘双佳 邓琼飞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层农村

刘双佳 邓琼飞

摘 要: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动,海南农村基层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体系还不完善。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特征非常清晰,必然会在基层党组织、政府、社区、法治、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等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完善的社会治理体制。

关键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农村社区作为基层社会单元,其社会治理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海南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更为重要,基于此,海南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更具特色。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全面领导地位更加强化和稳固

解决了农村的贫困才能解决中国的贫困,实现了农村的小康才能实现中国的小康,最终才能实现城乡一体的共同富裕。从我国脱贫攻坚的历程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解决广大农村的贫困问题,才能保证广大农民群众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因此,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党。我国社会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政府组织主导,居民、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针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共同治理的过程,从而完善社会福利、改善民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在海南脱贫攻坚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绝对的领导作用,同时也积极发挥了服务基层社会的强大作用。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努力转变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将“基层管理格局”转变为“基层治理体制”,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全面领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等基层服务组织的建设,更加突出了党服务民生、领导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使命。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能力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肯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全面领导地位将会更加强化,只有党才能领导全社会民众实现共同富裕。

二、随着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入,农村社区的自主地位越来越高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赋予社区更大的基层治理权限,加快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这是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党中央对海南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的新要求。目前农村社区人员配备、文化素质、社区文化等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不断吸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加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其治理能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村委会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党和政府开展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需要一定的自主权,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法治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更深入人心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其治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从海南扶贫的发展历程来看,海南基层清廉执政的效果极为突出,为民办实事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赞誉,尤其是精准扶贫措施的精准落实,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吸毒贩毒几近绝迹,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也越来越强,学法懂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观念也越来越深,社会秩序越来越好,基层民生服务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巨大成就。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历程来看,法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法治越完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而基层的法治效果能够深刻体现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脉相承。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理”。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特殊性决定了法治更为重要,涉及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各方面的法律将会越来越完善和成熟。我国是礼仪之邦,民风民俗淳朴,德治的社会基础扎实深厚,而法治为本的效果也会进一步推动德治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德治滋养法治,从而形成完善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最终规范社会行为、保障社会秩序良性运行。

四、社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群众团体等,其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其“以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宗旨”[1]。社会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最了解基层社会群体,并且能够及时、快速、有效地将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化为实际服务行动,帮助基层困难群体转变自身不利处境,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服务助人自助、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在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海南统计年鉴2021》显示,至2020年年底,海南省有社会组织1903家,绝大部分社会组织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禁毒戒毒、社区服务、文化发展、养老助残、留守儿童、困境妇女、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效地解决了诸多群众的实际困难,调和了社会矛盾。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决定了社会组织将在社会服务一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组织中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后,社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主导社会服务行动更为有效。

五、村民参政议政的自治意识越来越强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发展,体现在更高的物质生活需要、社会安全需要、社会保障需要、社会公正需要等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不仅需要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更需要全体居民参与。全体居民参政议政,共同投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决策和行动,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居民参政议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朝阳群众”“西城大妈”都是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突出成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在法治建设的推动下,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社区建设、村寨旅游开发、村民理事会、群众性社会组织孵化、村规民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农民在公共建设中越来越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敢于发表自己对家乡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越来越体现了居民对农村社区的归属感和乡土情结。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农民的优越感也会越来越强,这将更加有利于提升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行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2]陆建军,席丁香.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农民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基于海南的实证[J].理论导报,2014(02):23-25.

基金项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1年度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刘双佳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1级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作者邓琼飞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3010500589244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基层农村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