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群
如今,直播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流行且常见的内容形态和互动方式。当医生开始直播,病人病例便不免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2021年12月,“如何看待医生边问诊边直播”这一话题被热议。
有媒体报道,一家国内知名医院的中层管理者,对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投入直播感到担忧。有的患者还因医生在诊室直播而产生医患纠纷,拨打“12345”投诉医院。
换位思考,当我们挂号、排队,终于坐到诊室,却发现置身镜头中,甚至面对医生询问完病情后,还可能侧头面朝手机解答,我们肯定会觉得有些别扭和不情愿。一方面是担心医生是否会百分百投入为我们诊治,另一方面因为健康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不论背后入镜,还是录播后打马赛克、处理声音,这些信息事实始终与我们自身密切相关,不应该这么理所当然地被围观。
网络固然无远弗届,但依然存在一些边界,比如我们的隐私权。《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医师法中也明确表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义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触网,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在社交平台成为大V。这背后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展现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切和在网络中获取权威信息的需求。
临床医生的日常往往是忙碌的,把枯燥的专业内容讲清楚也需要能力,因此,既有专业能力又善于掌握传播规律的医生愿意走向互联网,我们非常欢迎。一些医学常识的科普、误区的纠正、及时的辟谣,都是海量信息中的稀缺资源,权威理性的声音也是公众讨论中缺少的。我们肯定科普的价值,也无须回避互联网渗透,但在包容生长的同时,我们不应无视新业态发展中的误区和边界。
其中就包括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即便是为了科普,在内容选择上也應该审慎,选取有参考价值的典型病例,并征得患者同意。这同样有助于避免网友无差别地借鉴诊疗方案,从而引起恐慌或是延误治疗。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直播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在线问诊”,有些还包含打赏、带货、开通商品橱窗等付费和变现手段,其中的伦理和合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当边界更清晰,规则更明确,互联网与医疗碰撞出的新业态才能更健康地发展。相反,若是任由其野蛮生长,不仅一些危言耸听的假冒“白大褂”会趁虚而入,民众对互联网医院和在线问诊的信任感也会降低,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摘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30765019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