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四品”背后的王朝浮沉

2022-03-19 22:50:54张彦刚
中国收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钱文万国钱币

张彦刚

在中国古钱收藏研究中,总有一些被称为“纲目钱”的品种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追崇,这其中就包括北周五铢、北周布泉、五行大布与永通万国钱。长久以来,藏界对它们的热捧未曾消减,现在更是成为了判断收藏级别深厚与否的标志物之一。这种现象与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寓意及传说密不可分。

据史料记载,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 6年),掌握西魏权柄的鲜卑族重臣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正月,又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受禅位,正式称“天王”,即孝闵帝,国号周,建都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从公元557年至581年,北周历时2 4年,铸行“五铢、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四种钱币。此类钱被泉界合称“北周四品”,虽然铸时短暂,但形制规范,书体采用的玉箸篆精美绝伦,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为六朝铸币之冠。

图1 北周五铢

据史料载,北周初期仍然使用西魏钱。但是近些年在出土和传世实物中出现了一种精美的内郭五铢(图1),诸多如华光谱《中国古钱大集》、唐石父《中国古钱币》、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等旧谱及著作都将其定为南朝梁武帝的天监五铢或南朝陈文帝的天嘉五铢。由于史料无载,故其归属一时难以定论。而近来有学者根据其出土地域,加之常与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此“北周三品”同出的现象,以及其工艺风范与北周货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将其定为“北周五铢”,认为当系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年间(公元559年至560年)所铸,也有认为该钱币是北周武帝铸造一说。这种系北周明帝所铸的结论如今被多数泉友及学者接受。目前,北周五铢的单枚市场价格在1500元左右。

北周时期铸行的第二种钱币是“北周布泉”(图2)。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改元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同年七月开始铸造新货币“布泉”,这在《隋书·食货志》《周书·武帝纪》中均有记载。如《隋书·食货志》载,“及至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七月,乃更钱‘布泉’之钱,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

该钱面文“布泉”二字为玉箸篆,“泉”字中竖不断笔,与王莽时铸币种“泉”字写法截然不同。其钱文笔画浑厚,素背,右左順读,内外廓隆起,铸工精湛。目前所见北周布泉,一般正常直径在25.5毫米至2 6毫米左右。另外近年还发现一种北周布泉(图3),相较图2的布泉钱文较长,布字写法有小差异,且直径略大,泉家称其“长字版北周布泉”,系这一时期早期铸币,相对较少。普通规整的北周布泉,如今的市场价格在1000元左右。

北周时期铸行的第三种钱币是“五行大布”(图4)。《周书·武帝记》载“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并行”。其面文“五行大布”四字为玉箸篆,对读(顺读),钱文精好,素背肉好,周廓厚而整齐,铸工精整。此泉有大、中、小型三种,通常直径在23毫米至28毫米之间,直径在28毫米以上者为大样。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五行大布钱还有一品是大字版北周五行大布(图5),亦是同类货币早期版式,甚少见。五行大布另有合背钱存在。普通五行大布目前的市场价格超过2000元。

第四种永通万国钱(图6)是北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为宇文阐)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开始铸行。《隋书·食货志》载:“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十一月,又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五行大布)十,与五行大布及五铢,凡三品并用。”其钱文“永通万国”四字为玉箸篆,对读,书法绝工华丽,素背周廓齐整,是北周铸钱中最为精美者。

图3 北周布泉(长字版)

永通万国钱的佳品直径在30毫米左右,有后期私铸者将钱体缩小,也有合背钱存在。因永通万国是一当五铢五百枚的虚值大钱,民不乐用,加上铸行只有两年,且在隋开皇时多被熔毁,故传世不多。而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均出现有私铸情况,导致直径差异大。对此有学者认为,北周铸行虚值大钱与其所处地域缺乏铜矿,同时为取利服务于战时相关,但笔者认为需进一步考证。目前,永通万国钱的美品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万元。

从笔者多年的收藏实践看,北周四品钱形制均为窄缘。至于相关资料中展示的永通万国阔缘钱,笔者未见开门到代真品,所见多为唐等后朝铸钱,有压胜性质,具体待考。此外还有北周钱面文背龟蛇剑图案等后朝压胜钱存在,宋及清代均有铸行,清代以浙炉铸造为多,这里不再赘述。

北周延续西魏善学汉族文化的传统。有学者认为,北周钱币就是鲜卑宇文部汉化的重要物证。

比如其所使用的“玉箸篆”,也称为“ 玉筋篆”,是小篆的一种。此种书体的笔法出自秦朝李斯的《泰山刻石》,其点画谨严,字体修长,字型大小一样,章法纵横有序,别具姿态。清代陈澧《摹印述》云:“ 篆书笔划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筯’,篆书正宗也”,即指书写时线条无粗细变化,笔画肥瘦均匀,竖笔无垂脚,末端不出笔锋,且结体圆长,就像是用玉石制成的筷子写成的,肥满、圆润、温厚、匀称。这种钱币篆法绝工,人见人爱,也说明了北周时期的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均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中国历代钱币中,金代金章宗完颜璟在泰和四年(宋嘉泰四年,1204年)铸行的泰和重宝当十钱也使用了“玉筋篆”书体,可见其当时受中原宋代及汉文化影响颇深,此泉同样深得藏钱家之喜爱。

对于北周钱的钱文含义,历代学者都有不少研究。尤其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的钱文,一改这之前以半两或五铢等计重为钱文的状况,创造了中国钱币文化的一个新篇章,是又一次的币名改革,也为日后唐“开元通宝”的铸行奠定了文化基础。有别于后朝的国号钱和年号线,笔者认为此二者是具有压胜等特定含义性质的行用钱。

从考古发现来看,北周钱出土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四川、甘肃、湖北等地区,这与北周当时的势力范围基本一致。以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为代表,是当时政府为应对连年战争筹措军费发行的虚值大钱,铸造精良,艺术价值极高。但因贬值过甚,当朝民不乐用,有铅制钱存在。

图4 北周五行大布

图5 北周五行大布(大字版)

其中五行大布钱文中的“五行”理论为我国先民独创,产生的时间极早,大约可追溯至夏代,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已深谙此道。具体内容是认为自然界存在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水、木、火、土;万物是五行间相互依存(生)、制约(克)关系的产物;进而将其推及到世间万象,由此来阐述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因而成为民间信仰和道教理论的一部分,对中华文明的进展影响深远。

有学者认为,钱文五行大布的意思,就是取“相生相克、繁衍不息”而广为分散到天下各地之意。其“ 大”字取“ 规模广、程度深”之意,“ 布”字取“分散到各处”之意,暗喻此钱吉瑞通达、长治久安,祈国运昌盛。随着五行大布钱币的流通,阴阳五行学说也随之流传,正所谓“五行大布布五行”。

还有学者认为,北周之初已经建立了“府兵制”,大批当兵的人除军事训练外,既不生产也无其他赋役。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位颇有作为的皇帝,继位后亲掌朝政,结合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前后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所以更加重视这种工作。“府兵制”有效增强了北周的军事力量,但必然增加财政上的开支。

还有个背景不容忽视。北周时期,许多人为了躲避兵灾而投身寺院,造成了兵源和赋税土地的流失。加上当时蝗灾、旱灾等因素,建德三年五月,周武帝下詔罢黜佛道二教,将寺院铜佛、钟磬等器物熔化铸造流通钱币,由此他成为了历史上“三武灭佛”的帝王之一。到了建武四年六月,周武帝又改变了对道教的态度,要求通道观,研究老庄教义。因此,这种背景下新铸的五行大布钱可谓意味深长,是当时社会道教盛行阴阳五行观念的一个客观反映。

当然,对于五行大布的研究目前不止于此。《隋书·卷二十四》在其“食货志”中有这样的记述:“后周之初,尚用魏钱。及武帝保定元年七月,及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时梁、益之境,又杂用古钱交易。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建德三年六月,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大收商估之利,与布泉钱并行。四年七月,又以边境之上,人多盗铸,乃禁五行大布,不得出入四关,布泉之钱,听入而不听出。五年正月,以布泉渐贱而人不用,遂废之……”从其表述来看,五行大布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贸易用钱,同时也是首个在特定时期,用经济管理手段明确指定流通范围,限定在关中四关中使用的货币。

我们从中可以大胆想像,当时北周很有可能采取了不让发行的布泉流入他国境内,同时将境内铸行的布泉与来自北齐、北陈的铜钱,通过商税等有效收回国库,集中熔铸成虚值大钱——五行大布,并强制用行政在限定区域推行之的手段。其目的是与商贾争夺财富,为维持政府运转及为日后灭齐扩张做财力积蓄的准备。北周相关的货币调控手段,也为后世财经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例。

综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相关文献来看,大量的萨珊波斯银币均是在北朝后期流入中原的。这说明当时北周钱币不仅流通于北周境内,也是中原地区与西域诸国进行贸易流通的重要货币。与西域金银币进行交流流通,用虚值大钱多换境外金银币的货币外汇策略也是成功的,它是丝绸之路发展的一个历史重要见证。

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宇文邕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但在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仅自身得免。

其后,宇文邕听从宇文忻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北方,从此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结束了自东西魏以来近半世纪的割据局面,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发展。

第二年五月,北周又出师北伐突厥,不料中途宇文邕因中风不治身亡,时年36岁。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英才之主,历史看似要赋予他机会,却最终没有给予他时间,留给后人的只能是遗憾。

公元579年,周武帝的儿子宇文赟嗣位后是为宣帝。史书中说“宣帝初立,即逞奢欲”,此人曾五位皇后并立,这种荒唐打破了十六国时期前赵君主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且即位不到一年,就把皇位传给了8岁的儿子宇文阐(原名宇文衍),即北周静帝,自己则做了太上皇称为天元皇帝。宇文阐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造了虚值大钱永通万国,而太上皇宇文赟由于荒淫过度,于公元580年病死了,时年22岁。此时静帝年幼,大权落在皇后杨氏之父杨坚手里。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相国杨坚代周称帝(即隋文帝),隋朝建立,废静帝为介公,北周亡。

有学者阐释,北周“永通万国”钱文中的“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以示天下皆可使用。据《隋书·食货志》载,“诏行新钱以后,前代旧钱,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及齐常平,所在用以贸易不止”,可知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钱在北周灭亡后仍旧流通于民间百姓之手。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隋代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及隋五铢的使用,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等北周货币最终退出了流通的历史舞台。

图6 北周永通万国钱

3084500218574

猜你喜欢
钱文万国钱币
钱币翻倍
山东济南泉城路金代窖藏铜钱*
中国钱币(2021年4期)2021-02-25 08:53:06
阿拉善左旗原水泵厂院内出土窖藏钱币
草原文物(2020年2期)2020-03-24 05:24:1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外国钱币述略
中国钱币(2019年1期)2019-09-03 08:41:04
春节700万国人出境游
组合钱币
马万国作品
农家书屋(2017年11期)2017-12-16 05:49:55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中国钱币(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万国茶帮”拜妈祖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
广东机制满穿异版小样精品
收藏界(2012年3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