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黄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更新与社区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委会委员。出版有《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新城市社会学》、《社会城市》、《步行可及:创造大众宜居社区》等多部专著、译著。
2022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批复》,并对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提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概括起来,成都要成为在公园城市上建造的人民城市,或者说,以公园城市为生态基底的人民城市。
而此前不久,2022年元旦,成都市民政局等15部门发布的《成都市关爱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工作实施方案》生效;1月上旬,成都市妇联牵头编制的《成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其后开召的2021年度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强调,“聚焦‘一老一小’,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无论是儿童友好城市、老年友好城市,还是全龄友好城市、公园城市,从根本上说,都将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价值追求和具体体现。
在上述多重政策驱动下,成都的城市建设目标如何整合?在全国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全龄友好城市”乃至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群”的氛围下,成都的城市建设特色又是什么?如果建设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是一个理想的答案,那么将如何推进?
全龄友好公园城市的生活体系营建
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是城市的高阶发展目标,隐含了诸多的社会前提。“全龄友好”的内涵不仅指向年龄差异,还潜在地概括了性别、健康程度、社会经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友好。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更多是强调政策性建设,侧重于投资较少的制度与服务的软环境建设,在城市的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儿童友好”、“老年友好”、“青年友好”的要求。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才能更加兼顾城市硬件环境建设,强调城市的建成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与人身安全等领域。
2015年9月,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旨在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这17个目标是:无贫穷;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用这17条目标来检验“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也是颇为恰当的,全面涵盖了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所有方面,对城市的价值、行為与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可以表征为一个充实的城市生活体系的建构。
全龄友好的城市生活体系建构,不仅是满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还要进一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品质化的目标。这就对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福利等各项公共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硬件设施配置应等级完善、规模合理、服务半径均衡,软件服务管理应高水平、高质量。
全龄友好的城市生活体系建构,除了能够提供上述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及其服务之外,还要有丰富的“第三场所”,比如小餐厅、茶馆、咖啡店、社区中心、儿童之家、美容院、一般商店、酒馆酒吧、休闲场所等,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各享其乐。在国内城市中,成都素以惬意的“慢生活”而别具一格,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成都长期以来形成的成熟的社会公共生活体系。尊重人性,保障人权,提供人道关怀,是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共享的社会公共生活体系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也是全龄友好城市的应有之义。
在公园城市之中建构全龄友好城市,则又为全龄友好的城市公共生活平添了一份优美自然的底色,使得全龄友好与绿色生态的理念能够贯穿城市的政策制定、服务配套、城市规划及文化提升等各个方面,从而强化一个独特的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生活体系的建构。
全龄友好公园城市的发展哲学构建
相对于一般的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在公园城市之上建构全龄友好城市则可以形成新的特色与高度,进一步说,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完全有可能建构起自身的城市发展哲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讲话中表达这样一个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公园城市恰是这个理念在城市层面的落实,是人民城市的生态版本,是对全体市民的友好,对全龄人口的友好。
环顾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德国柏林有蒂尔加藤公园占地2.6平方公里,英国伦敦有海德公园占地1.42平方公里,美国纽约有中央公园占地3.41平方公里,这些公园都是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提供了全体市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并孕育了城市的公共文化。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大型公园,其他各级城市公园、城市绿带、绿色通道、绿色网络、生态改造地等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因此,不可狭义理解“公园”的概念。基于这些案例,或可初步构建起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的发展哲学,也可以说,公园城市的全龄友好最主要体现在下列三重属性上:公共性、生态性、人文性。
公园空间系统的公共性——公园空间是公共的,对公众开放的,全体市民、全龄人口可以共享。既要有大型的公园绿地,也要有中小型的公园绿地,大大小小的、层级各异的开放绿地共同构成城市的公园空间体系。这些公园绿地是方便可达的,人们可以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对于老少人口来讲,通过步行也能到达最近的家门口的袖珍公园或口袋公园。
公园空间系统的生态性——公园空间与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要素内外贯通,可以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系统,为全体市民提供生态效益。一般而言,老人、儿童在热浪、洪涝、污染等自然灾害或其他次生灾害面前都是最脆弱的群体,维持良好的公园空间系统不但有助于提供市民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体,还能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保护脆弱群体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城市的韧性。
公园空间系统的人文性——公园空间不但能够塑造城市独特而鲜明的景观风格,而且能够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亲自然的生活趣味,通过风景为各年龄阶段群体带来无意识的精神熏陶,培养市民的美学敏感性。基于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还可能催生特定的户外活动、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体验,恰如“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所描绘的城市人文图景。
寻求最大公约数与投入最小公倍数
城市的物质建设通常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而要建设的目标总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能精准应对、精妙组合,寻求最大公约数,投入最小公倍数。
在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建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可以体现在采取通用设计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更新理念。儿童友好城市与老年友好城市在本质精神及大部分内容上,是相似的或一致的。例如城市无障碍系统的提升,广泛涉及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群等,在城市条件许可时,可以采取通用设计,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在城市更新和社区空间更新中,则应采用全龄化的配套设施。
寻求最大公约数,还体现在建立和促进广泛的认同和参与。建设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不能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行动,而应是上下联动。首先要在全体市民、各年龄段人口中获得最大程度的价值认同,即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是为市民自己建设,也是属于自己的;其次,要鼓励全龄人口最大程度地参与,尤其应避免对老少人口的一种僵化认知——事實上,老年人、儿童并非完全被动的受服务者,他们可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维护者。
寻求最大公约数,还在于全龄友好城市与公园城市在物质设施建设上也有许多共同内容,并可共享一些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全龄共享;安全健康、全民兼顾;经济适用、因地制宜;绿色生态、文脉传承;智慧便捷、与时俱进。
投入最小公倍数,首先是基于经济性的考虑。有了对于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在建设方面最大公约数的分析作为基础,就更有可能在具体建设行动的代价与成本投入上力求最小公倍数,做到事半功倍。这是城市出于自身财政能力水平量力而行的要求,即便财力允许,也应遵照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原则。
投入最小公倍数,更是遵循集约、简约、多尺度的技术与建设原则。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建设,包括了标准化设施和非标准化设施。一方面要使高建设标准成为强制性标准,另一方面又要讲求集约、简约。营建一个公园,种些树木就好,树长成了,其他的植物、动物会随之而来,形成生物群落,更进一步形成有机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过多地投入人工设施,将其变成一处游乐园,并不是人们真正渴求的。宜将全龄友好空间与不同尺度的公园绿地空间有机结合,形成社会生活体系与绿色公共空间体系的叠合与融合。同时,引导老年人、儿童、青年以及更多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公共空间营造,以主人翁的态度建设自己的社区小公园和公园城市的大家园。
全龄友好城市与公园城市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公园城市中建设全龄友好城市,在公园城市上建设全龄友好城市,将为成都的全龄友好城市建设赋予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色,也更加彰显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人民城市内涵。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建设,一定是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产物,也将成为综合检验城市文明程度的试金石。
377350190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