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彤, 李忠军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无产阶级“构成了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在他们身上蕴蓄着民族的力量和推进民族发展的才能”(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5.。这个经典论断提出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这个经典论断可以发现,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内在地包含着3重意蕴:首先,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与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这意味着无产阶级已经完成了阶级意识觉醒,不再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精神奴役;其次,无产阶级形成的世界观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原则”基础上,“利益和原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深层根源和现实依据;最后,无产阶级形成的世界观能够发挥出无产阶级“蕴蓄着民族的力量和推进民族发展的才能”,这意味着无产阶级担任起“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无产阶级世界观向着人类解放事业的革命实践转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开启了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文本中深入探讨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问题,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留下了重要的文本资料和宝贵的研究资源。学术界目前对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问题的文本研究主要是围绕无产阶级意识进行的。有学者着重择取《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4个观点从无产阶级生活条件、情感参与、理论教育和工人行为对无产阶级意识的来源与启蒙加以系统论述。(3)陈金彪.无产阶级意识的来源与启蒙——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6).有学者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的经典论断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无产阶级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和相互联系。(4)李忠军,杨科.“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相关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解析[J].教学与研究,2021,(9).有学者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为核心文本,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梳理和总结了无产阶级意识觉醒的前提条件、思想根源和现实表征。(5)申雪寒.《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无产阶级意识觉醒的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2).这些研究成果从多个维度深刻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相关命题,为对这一问题的接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和有益的思想借鉴。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文本原初语境中进一步探析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内在要求和教育过程,进而把关于这一问题的文本研究推向纵深。
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国家封建社会的全面解体,随机产生了无产阶级这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工业革命对无产阶级独立思考的促进作用,论述了两大阶级对立不断加速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和明朗,阐发了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联合起来,从自在阶级逐渐成长为自为阶级。
18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工业革命根本变革了现代国家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也彻底改变了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英国状况·十八世纪》等文本中详细叙述过无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而最终形成的历史过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英国率先引起了以“通过利益即社会的手段联合起来”(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4.为新原则的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不仅触及了“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而且使18世纪科学成果和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现代国家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现代市民社会。社会革命摧毁了“古代世界观”和“基督教日耳曼世界观”的封建经济基础,促使市民社会成员告别了“封建主义以及中世纪缺乏思想性的状况”(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不再“对任何普遍利益和精神需求漠然处之”(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进而引领人类“走上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道路”(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出:“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无产阶级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最重要结果。在工业革命兴起之前,无产阶级作为替封建贵族做工的劳动力,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他们处于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中,物质生活不仅重复单调,精神生活也贫瘠荒芜,道德和智力的发展程度与农民处于相似水平。工业革命兴起以后,机器大工业逐渐剥夺了无产阶级独立生计的最后一点残余,无产阶级只能到大城市中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由此也把无产阶级卷入了由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历史进程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只是从这时起,无产阶级才开始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利益,并且开始在自己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如果没有大城市,没有大城市推动社会智慧的发展,工人决不会进步到现在的水平。”(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大城市中工业人口的广泛集中不但对资产阶级的发展起到了鼓舞和促进作用,而且也以更快的速度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无产阶级在大城市中明确意识到了自己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他们要求联合起来为改变自己的受压迫地位而斗争,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而且真实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无产阶级的无限压榨。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只有一种自然本能,那就是通过尽可能多地吮吸无产阶级的无酬劳动,来最大化地从无产阶级身上榨取使自身增值的剩余价值。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强调:“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越尖锐,工人中的无产阶级意识也就越发展,越明朗。”(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5.无产阶级意识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明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思想前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程度的不断加深,促进了无产阶级从资本逻辑的阴霾笼罩中逐渐觉醒。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拥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并且反映在两个阶级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中。“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方言,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不同的习俗和道德原则,不同的宗教和政治。”(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438.在封建主义时代,向贵族出卖劳动力的人民群众虽然处于奴隶地位,但是他们的奴隶地位被温情脉脉的宗法关系所掩盖,他们不仅“在精神上死气沉沉”(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而且“对自己的利益一无所知”(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在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把温情脉脉的宗法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切断了工厂主与雇佣工人的人身羁绊,这也迫使无产阶级重新冷静地审视他们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发明和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伟业,资产阶级却无法保证无产阶级合乎人性的最低生活标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蹂躏必然会激起他们奋起反抗。无产阶级除了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合乎人性的新世界秩序,再没有改变自身命运和拯救自己尊严的任何出路。也只是从这时起,无产阶级“才不再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表达方面也成为资产阶级的奴隶”(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437.。而是想要砸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套在他们身上的沉重锁链,组织起要求“分享社会设施的利益”(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3.的独立运动。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4.当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同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无产阶级也就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成一个自为的阶级,进而产生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所应具有的政治觉悟。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深入考察了无产阶级在成为自为的阶级之前进行的各种政治斗争形式。“工会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工人对有产阶级的仇恨和愤怒。”(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5.无产阶级通过工会向资产阶级表达他们享有劳动者的主体权利,资产阶级不应该把他们当作“没有意志的物件”去顺从资本主义生产环境,而应该让资本主义生产环境来满足他们作为人的需要。无产阶级如果选择逆来顺受,就意味着承认资产阶级有权对他们进行剥削压迫。“罢工是各个劳动部门关于自己参加伟大的工人运动的宣言。”(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9.无产阶级通过罢工向资产阶级公开宣告他们的劳动诉求。在罢工中,无产阶级必须经受贫穷和饥饿的严酷考验,必须具备果敢强大的革命勇气和沉着镇静的坚忍精神。成立工会和组织罢工不仅有效控制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膨胀欲望,而且强烈激发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只要工人还没有完全丧失人的情感,他们就不能不对此表示抗议。”(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3~454.工会和罢工的存在前提使无产阶级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统治无非是依靠他们之间的内部分裂,所以他们试图通过消灭竞争来更广泛地凝聚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力量。然而,这些反抗活动也使无产阶级开始意识到,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更有力形式的政治斗争才能彻底摧毁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万能权势。“当工人自觉地这样做的时候,这种自觉的基础就是宪章运动。”(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3.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英国宪章运动的历史作用:“在宪章运动旗帜下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是整个工人阶级。”(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3.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首次向资产阶级政权进攻的纯粹政治性斗争。在宪章运动中,无产阶级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资产阶级法律,无产阶级已经清楚认识到资产阶级法律是资产阶级压制无产阶级的皮鞭,所以无产阶级要求用人民宪章来代替资产阶级法律。无产阶级一旦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制度的政治要求,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团结在一起,无产阶级也就逐步地成长为自觉的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对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内在条件作出了大量系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客观现实和本质规律,透彻分析出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释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力求变成“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内在机理。统治阶级为了施展出统摄人民群众“思想什么”和“如何思想”的意识形态力量,总是要从自己的特殊利益出发,把统治阶级的思想“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论证了资产阶级如何把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在无产阶级中间“千方百计地来加强、扶植和灌输”(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以至于“新时代的特征就是新时代受观念统治”(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无产阶级世界观在没有完全形成之前,他们的思想意识总要在一定程度上被以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为主导的旧世界观所占据和支配。无产阶级只有从它们之中彻底摆脱出来,才能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做好思想准备和预留思想空间。所以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有责任引导无产阶级“彻底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言辞的影响”(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了这些代表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旧世界观主要是用抽象观念来裁决具体现实的唯心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以宗教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凭借“颠倒的世界意识”为处在“颠倒的世界”中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所以,马克思要求“对宗教的批判”必须“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再让无产阶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让无产阶级不抱幻想、拥有理智,按照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志愿望“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这就要求对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现实进一步展开“搏斗式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这种批判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它要通过揭露“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让无产阶级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大吃一惊”,不再有“有一时片刻去自欺欺人和俯首听命”(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进而产生追求自我解放的“不可抗拒的要求”(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以此促进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利益和原则”基础上形成独立的、完整的、革命的世界观。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概述了马克思为共产党人乃至广大无产阶级建构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4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9.无产阶级为了形成自己独立的、完整的、革命的世界观,亟待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原则”的科学理论来启迪主体精神、提升政治理智、凝聚思想共识,彻底改变无产阶级长期遭受旧世界观奴役、欺骗和愚弄的思想状态。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从而也给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提供了统一而明确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整体勾画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未来世界图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同时也为无产阶级搭建起通达这个未来世界图景的历史道路。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说:“这种新的历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9.在这里,“这种新的历史观”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的观点”则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表述形式之一。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于“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6.。无产阶级如果掌握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就会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从而理解和把握到“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精髓,确保自己不仅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而且在实践方面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在恩格斯看来,“这个基本观点就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8.。也就是要求把“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在无产阶级的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地坚持和发展下来。
为了避免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7.,马克思多次重申“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5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7.。恩格斯在1895年写给韦尔纳·桑巴特的书信中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和实际运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的根本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在这封信中,恩格斯强调了马克思当时撰写《资本论》第三卷初稿时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完,所以在阅读《资本论》第三卷时不得不“逼着读者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5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2.。可见,要想促进无产阶级“进行独立思考”,则必须把“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当作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教条”。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方法”不是研究某一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研究所有问题都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要求把“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上升到方法论原则的高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没有对共产主义新社会的详细情况作出任何主观臆断或虚构想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造性就体现在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所阐发的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它只有随着历史运动的前进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的思维形式是“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5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0.。理论思维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根据理论思维形成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同样要求以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运动,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经验材料里把握到社会历史运动中典型性、成熟性和关键性的发展环节。以此才能使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思想进程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也使无产阶级世界观成为社会历史运动在思想形态上前后一贯的自觉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在总结凝练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内在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还需要“理论掌握群众”的外在催化和外力推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写作顺序,能够分析出只有通过“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教育过程,才能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从通俗的、质朴的、感性的实然状态转化为有理性、有觉悟、有灵魂的应然状态,创生出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6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揭示了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相互关系。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6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9.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无产阶级能够自觉把“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变成重塑自我精神的“精神武器”,提升自己作为一种受动因素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新的科学的世界观”还要把无产阶级变成改造社会现实的“物质武器”,消灭自己作为一种哲学样态的抽象性、思辨性和外在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依靠哲学家去解释世界,而“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任务则是依靠无产阶级,通过解释世界的方式去改变世界。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的:“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6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6.从表面上看,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教育过程是直接作用于无产阶级精神世界的思想活动。但从深层次看,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教育过程要最终完成引导无产阶级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改造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强调:“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无产阶级承担着“解放整个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人类解放事业中的“决定性革命力量”。“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想图景、理论要求和纲领路线都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力量”才能变成现实。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不仅需要帮助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准确掌握“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需要引领无产阶级在现实中把“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思想内容付诸实践行动,不断唤醒、激发和凝聚无产阶级潜藏的巨大“实践力量”,引导无产阶级通过“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更加深刻地检验、确证和发展“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6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只有帮助无产阶级在瓦解资本主义旧世界的生活条件中开辟出建立社会主义新世界的革命道路,在“改造环境”与“自我改造”中锻造出更加强大的“物质武器”,才能使无产阶级在瓦解资本主义旧思想的同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新世界发展需要的世界观。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释过,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生活状况集中呈现出来的“社会的一切缺陷”和“整个社会中昭彰的罪恶”(6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能够直观认识到自己需要从“没有任何地位”的“奴役者等级”变成“必须成为一切”的“解放者等级”。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目标和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在它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组织中明显地、无可更改地预示出来了。”(6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2.这种来源于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实际教育,帮助无产阶级本能地认识到自己的革命目标与历史使命。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通过对英国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实地考察发现了:“幸而这个阶级的生活状况给了他们一种实际的教育。”(6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7.在资产阶级操控的国民教育中,无产阶级几乎接触不到“一切理性的、精神的和道德的教育”(6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5.。“实际的教育”代替了培养职业痴呆的“愚民教育”,机器大工业的劳动训练、生活历练和革命淬炼使无产阶级越来越富有革命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同生活状况一样,缺少宗教教育和其他教育,也使得工人比资产者客观,比资产者容易摆脱传统的陈腐的原则和先入之见的束缚。”(7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9.无产阶级虽然没有兴趣理解教士们向他们讲述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7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但是他们强烈地想要深刻了解“尘世的政治和社会问题”(7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7.。科学越是大公无私和无所畏惧,越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和理想愿景。无产阶级作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先进生产力的阶级代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阶级地位激发了无产阶级“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7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历史任务,赋予了无产阶级在“智力上和道义上的优势”(7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3~384.。正是在“实际的教育”的感染和浸透中,无产阶级铸就了“非凡的社会主义天赋”,塑造了把科学社会主义深入血肉的“理论感”,从而自觉自愿地寻求“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武装。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7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这一论述表明了“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对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极端重要性和刻不容缓性,必须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教育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不给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任何可乘之机。因为资产阶级“只允许工人接受符合资产阶级本身利益的那一点点教育”(7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3.。资产阶级打着和平与博爱的幌子把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虚伪谎言灌输给无产阶级,好让无产阶级“做一个‘好工人’,‘忠实地’维护资产者的利益”(7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3.。“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不断揭穿资产阶级“伪善的假面具”,帮助无产阶级仔细甄别资产阶级教育中“掺杂资产阶级牟取私利的伎俩”。(7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4.引导无产阶级清醒认识到资产阶级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无理智的动物”,唯独采取“残忍的、不能服人而只能威吓人的暴力”。(8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8.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禁锢和精神专制。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革命纲领决定了共产党必须“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8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共产党通过“纯粹无产阶级的教育”(8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3.,使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坚决不被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所利用和蛊惑;通过“踏踏实实的教育”(8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4.,给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提供真正的“实际教育材料”和“理论教育材料”。“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8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共产党要向无产阶级昭示出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决心和必胜信心,向无产阶级充分表明:“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8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共产党不仅领导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引导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本主义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高度警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侵蚀破坏,时刻校准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早在1842年写给卢格的信中就写到过:“我认为在偶然写写的剧评之类的东西里塞进一些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条,即新的世界观,是不适当的,甚至是不道德的。”(8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马克思认为如果要讨论“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则必须“更切实地加以讨论”。恩格斯在1844年写给马克思的信中也提到过:“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只有“从以往的世界观和以往的历史中逻辑地和历史地作为二者的必然继续用几部著作阐发出来”。(8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指明方向道路,无产阶级才能从“半睡半醒状态”中觉醒过来,不用再“盲目地摸索”。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为了完全击破杜林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把“消极的批判”变成了“积极的批判”,从而也使“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这个“共产主义世界观”也就是“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其作为一套精深而严整的理论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角全面总结了人类社会、自然界和人的思维的普遍发展规律,系统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清晰阐明了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革命地位和历史任务。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9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9.无产阶级虽然能够自然生发出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感性认识,但是他们由于缺乏从事理论研究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所以难以自发产生对“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性认知,更难以自主创生“新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就需要能够率先“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的无产阶级理论家“越来越透彻地理解种种理论问题”(9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9.,做到“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9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9.。以此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和掌握无产阶级,使“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像“思想的闪电”一样,彻底击中无产阶级素朴的精神园地。进而在“头脑的激情”和“激情的头脑”相互交织中推动无产阶级世界观螺旋上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