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选修课建设研究

2022-03-18 11:38尹川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型产教大学

尹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学按照其性质一般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等类别。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大,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为省属重点大学,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契合地方主导产业和地方经济需求,落实地方政府的科研政策,顺应地方政府的科研导向。因此,这些教学研究型大学关注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比较重视研究生培养和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复合知识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课程设置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功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公共选修课设置根据其定位和使命,应该注重教学科研与地方产业的融合。据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与企业密切联系,互相协作、各自承担社会职责和社会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负其责。与其同时,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也要深度对接,形成过程的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即产教融合。所谓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对接,即学校专业与企业产业对接、研究型大学与企业行业对接、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1 公共选修课的目标定位

教学研究型大学兼顾教学和科研,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并具备较高的实践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制定公共选修课程目标的总体指南。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目标需要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培养达到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程度,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通过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为社会创造效益,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用于各种实际工作岗位的实用型、研究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产教一体、校企互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基本内涵。因此,判断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是否适应现代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就看它是否做到了教学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全方位的对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只有实现了合作共赢,才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

2 公共选修课的基本要求

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对接”。一是与产业需求对接。目前,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存在“强调工程科学、软化工程实力、脱离产业需求”问题,呈现出“趋同化、智性化和空泛化”特点。二是与职业标准对接。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多数是以本科生为主要培养对象,职业化教育应该植入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三是与生产过程对接。公共选修课应对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秩序,合理设置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四是与职业证书对接。五是课程设置与终身学习对接。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4],因而要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3 公共选修课的模块分类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其他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拓展课程资源,实行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主要优势之一就是产教资源共享,即教学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比如人文社会类的语言类课程可以让学生走进行业企业,让学生感知语言魅力与语言修养习得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完成预期学习成果为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目标适当选择课程。

公共选修课共分为五大模块。一是人文艺术和中华文化模块,二是社会科学和公共责任模块,三是科学探索和生命教育模板,四是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模块,五是国际事务与全球视野模块。第一个模块主要涵盖中华经典、中国文学与艺术、名作欣赏、音乐与艺术等;第二个模块主要涵盖国史变迁、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公共事务、法理精神、社会治理、人的教育与发展等;第三个模块主要涵盖科学史和科学演进、哲学、生命科学、医学和人文关怀、身心健康科学等;第四个模块主要涵盖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第五个模块主要涵盖古代文明、近现代文明、全球问题、区域发展、未来人类文明等。

4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知识综合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选修课的终极目标之一。为此,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引入慕课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当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备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慕课集中了同一学科门类课程的集体智慧,是知识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共享的良好平台。实际上,很多教学研究性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已经采用了慕课形式。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资源,积极参与慕课建设,参与慕课的教学资源开发和研究,与全国著名高校以及有着良好办学传统的教学研究性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公共选修课课程资源。慕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是混合式,即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享教师提供的短视频。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在线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慕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的青睐,慕课形式在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4.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首先是树立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具体到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校为企事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或服务可以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企事业可以为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提供兼职教师或师资培训。其次是重塑职业教育治理架构,学校不仅应积极与企事业融合,而且还应取得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的支持,为产教融合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空间和示范场所。再次是机制创新和实现方式改革。一方面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另一方面学校联合企业单位,引入民营资本,建立与市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公共选修课开设渠道,为学校公共选修课开设提供资金支持。最后是对接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区域或地方重点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缺口情况等,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5]。

5 公共选修课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质量评估与评价不真实、不全面、不公平等问题已经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因素,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具体做法:一是成立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委员会;二是定期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进行审查,优化学分制度和学生选课制度;三是建立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检查制度;四是建立对学生的考核制度。公共选修课课程考核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或档案袋式评价,确保考核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慕课教学方便、快捷、适用、信息量大,对慕课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慕课教学信息量大既是优点也是教师需要重点管控的因素。慕课教学水平高,信息量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知识范畴、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课程学习,切不可一味追求“高大上”。二是体现人文关怀。慕课教学可能会缺乏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因而教师应当适时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教学体验、教学得失,共享教学成果。三是合理使用评价手段,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合理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方式互补的全方位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研究型产教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大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