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航, 黎顺苗
(1. 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1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语言文字应用系,北京 10248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是分阶段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十三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为标志的“语言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迈向共同富裕之路上,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首要任务的语言文字工作同样需要发挥也必然能够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和社会服务功能。
作为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民族地区是实现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属性,实现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进而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是实现共同富裕始终贯穿的重要任务。因为历史和自然等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区域间、地市间、县域间差异较大,贫困面较广、贫困发生率较高,同时,语言情况复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及普及水平相对较低。实践证明,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为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架设了语言桥梁,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带来了语言红利。这也为逐步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抓手。
近年来,聚焦于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研究主要围绕语言国情、语言建设等方面。在宏观上,多关注边疆地区语言生活状况与语言服务(2)申霄.论语言服务的时代内涵与丝路核心区的语言服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语言治理与规划(3)刘华夏,袁青欢.边疆语言治理的挑战与转型[J].广西民族研究,2017,(6).、语言安全与认同(4)尹小荣.语言安全视角下的新疆语言战略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5,(6).、语言和谐与边疆稳定(5)戴庆厦,李春风.语言和谐与边疆稳定——云南省文山州都龙镇各民族语言关系的理论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6)朱碧波.论我国边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等。在微观上,则主要关注边疆民族地区语言的特点、使用和演变规律。从已有的研究可见,学界越来越重视语言在国家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资源作用,研究主题大多聚焦于语言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边疆民族地区语言研究的内容重点开始从语言扶贫发生转变,语言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逐渐成为热点,但研究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仍为宏观性论述。如通过阐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联系,指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西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方向路径(7)张锦花,李许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西藏日报,2021-04-26(006).;也有研究认为,推广国家通用语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8)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5.。还有少部分实证研究关注到语言能力与劳动者收入的收入效应研究,通过量化分析语言能力与收入的相关性,得出多语能力与收入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普通话能力对收入提升有显著作用的结论。(9)刘金林,马静.边疆民族地区居民语言能力的劳动者收入效应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五[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这些研究说明了语言文字工作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如何发挥好语言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多维功能等方面,仍需要持续深入探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10)中国语言文字概况(2021年版)[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wenzi/202108/t20210827_554992.html.2021-08-27.这是制定语言文字政策、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各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取得了新进展,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得到了保障,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增进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西藏为例,西藏自治区是“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语言文字事业取得显著成绩。首先是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西藏的普及率进一步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在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效传播到广大农牧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据2006年(11)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25.和2020年两次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西藏的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调查的16.1%提高到了接近50%。其次是全面实行双语(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下同)教育。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全面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普及率100%的目标。(12)泽旺曲珍,朱赟.西藏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A].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1)[C].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31~132;张军.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与经验[J].民族语文,2021,(6).重点实施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加强。民族教育质量(学前)试测数据显示(13)旦增措姆.2018年全区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学前)监测试测顺利完成[J].西藏教育,2018,(6).,抽样拉萨市4所双语幼儿园中,接近九成的幼儿基本具备初步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读能力。中小学双语教育全面普及。小学阶段普遍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藏语文同步教学,中学阶段开设藏语文课(包括内地西藏中学)。在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中,藏语文作为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分。第三是藏语言文字得到传承发展和广泛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截至2021年底,西藏公开发行藏文期刊16种、藏文报纸12种,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185种,4009万册。藏语言文字从以前旧西藏官家贵族的特权“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普通群众所自由地学习掌握,在雪域高原和各族群众中繁荣普及,在司法、卫生、邮政、通讯、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普遍应用。第四是加强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培训计划,举办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藏语文工作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素养提升培训班、藏语文信息化培训班等,重点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青壮年农牧民的普通话能力培训,支持基层党员干部、骨干教师、教研员等人群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提升,累计培训青壮年农牧民9.3万余人次,(15)泽旺曲珍,朱赟.西藏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A].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1)[C].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31~132.提高了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特别是干部人才队伍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第五是完善语言文字管理体制。全区7个地(市)和各高等院校相继成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区设置了18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机构,共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员500多名,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党政机关为龙头、新闻媒体为示范、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的推普格局。全区各地(市)、县(区)都设有藏语委办(编译局),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有”得到保障,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原则得到落实,藏语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语言文字事业在社会主义新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走在西藏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双语的标志、标牌,打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随时可以听到双语播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工作大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扶贫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方面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16)王春辉.论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J].江汉学术,2018,(5);陈丽湘,魏晖.推普脱贫有关问题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19,(3);王春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扶贫事业七十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出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必须加大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开展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行动。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特别指出要面向“三区三州”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同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推普脱贫的工作部署,为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语言扶贫工作提质增效指引了方向。
面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语言助力共同富裕之路,必然要进一步把握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状况,立足于边疆民族地区语言资源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发挥好语言文字的辐射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1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5).。边疆民族地区的推普脱贫攻坚实践已经说明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作用,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需要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功能,用好语言之力。
发挥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现实需求。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有不同的方言,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差异影响信息传递交流,容易导致隔阂产生。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难以形成。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实的社会生活不但不能拒绝通用语,反而越来越离不开通用语了。“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18)李昌禹.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0-09-09(007).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消除语言交流障碍,推动各民族价值相通、精神相依、人心归聚、认同相一,最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离不开的“多元一体”格局。只有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各族人民相互支持帮助的力量才会越大,共同繁荣发展的水平才会越高。
语言与经济存在必然联系,语言的经济价值始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语言的经济功能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缓解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尽管语言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语言对经济的影响是伴随性的。“费希曼-普尔假说”(Fishman-Pool Hypothesis)(19)Nettle D.Linguistic fragmentation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The Fishman-Pool hypothesis reexamined[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2).认为,语言的统一性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相关,凡是较为富裕的国家,语言都较为统一,而较为贫穷的国家,语言具有较强的多样性。语言虽不是贫困的直接决定因素,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滞后于其他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作用更为突出。对于个体来说,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能够帮助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提升自主脱贫能力。研究表明,劳动者的语言能力与收入直接相关(20)王海兰,崔萌,尼玛次仁.“三区三州”地区普通话能力的收入效应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调查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掌握一门优势语言(包括外语、共同语等)对收入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来说,语言能力是经济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条件。“学习普通话对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走向富裕生活,具有根本性作用。”(21)杨亦鸣.“推普脱贫”的缘由、任务、路径和意义[J].语言科学,2018,(4).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增强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拓宽就业空间,进一步提高个人竞争力。从更大的方面说,语言的经济属性还体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作为不同民族贸易往来的信息沟通载体,通用语和通用文字的普及能够全面降低语言多样带来的沟通成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可见,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说,语言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是极其重要的。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文化自信是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语言文字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象征,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和交流竞争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主权与民族尊严的符号象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巩固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基石。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各族人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力量。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的作用,涵养文化自信。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2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语,为各民族平等交流提供了语言支撑,架设了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交融创新的桥梁。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各民族全面领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营养,从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充分体现了语言在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作用。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2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不仅强调“共同”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内涵。“语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提升语言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替代的要素之一。”(24)刘延东.促进语言能力共同提升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刘延东副总理在世界语言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世界教育信息,2014,(19).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注所有人群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各族人民信息交流的工具和情感联系的纽带,也是推动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文化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水平和普及质量尤为关键。不仅有利于提高各族群众整体综合素质,满足语言沟通和信息获取需求,也有利于各族群众的人才成长和创业发展。共同富裕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密切关联,也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前提条件。语言和谐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弥合语言鸿沟,营造边疆地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中华民族内聚力。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和谐既体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又体现在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权利得到保护。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倡导包容尊重。“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25)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002).在这种“和合”核心价值理念指引下,我国的共同富裕必将建构在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之上,语言之力必定不容忽视。
综合来看,语言文字工作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在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方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福祉所系,也与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发展全局紧密相连。因此,以语言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必须发挥语言文字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经济生产、文化传承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语言文章”。
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虽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语言之力,需要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是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固本之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对国家统一、凝聚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族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2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9).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长期处于国家的边缘地带,民族意识相对独立和稳定,民族认同复杂。”(27)王超品.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作为各民族沟通交流、信息传递、文明传承的工具和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有利于减少各族群众隔阂,拓展各族群众交际范围,为增进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和社会氛围。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要重视顶层规划,处理好各民族语言文化相通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使各民族群众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提高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凝聚各民族团结向上的人心力量,推进画好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客观来看,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普及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动力,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8)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语言教育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途径。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要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为首要任务。必须以教育为抓手,统筹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提高质量并重。近年来,各地通过语言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如推出“语言+技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开展社会用字规范整治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各界顺畅交流的语言交际效果。但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普遍还不高,因此应着重补足教育短板,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范围和普及质量的平衡。既要让更多群众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听说能力,又要进一步提高读写和应用能力,增进地区内部的交往与交融,扩大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阵地。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既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也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在教学模式上积极开展双语教育,一方面,重点支持学前和各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既要推动建设双语幼儿园,也要注意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双语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相衔接,形成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上,既要巩固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范围,也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材资源建设,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使民族群众适应现代化进程推进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让脱贫攻坚的成果更加稳固。同时,精准聚焦重点和难点人群,建立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及推广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语言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硬实力的具体表现。《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9)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7/s7072/201212/t20121210_146511.html.2012-12-10.明确,要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语言多样化的特点,具有语言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繁荣文化产业要注重开发语言资源,支持发展语言产业,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语言文字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经济贡献点,语言科技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更为凸显。丰富的语言资源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是经济活动中可以依托的发展基础。边疆民族地区发挥语言经济功能要牢牢把握语言资源这一优势,以语言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首先,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好语言服务,可以有效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深化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打破语言壁垒,可以为完善经济发展创造通畅的信息环境和交流环境。其次,语言产业如培训、翻译、出版等现代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极具开发潜力,能够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业态。此外,开发语言资源以文化价值作为依托,有助于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形成语言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多语并用是边疆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要特别重视主体性和多样性、互补性和竞争性的统一,要协调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大约有3000万人(3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语言相通、心灵相通”的理念,语言相通已经越来越成为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交往交流的基本需要。在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要以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方针政策为指引,遵循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好各类语言文字关系,发挥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文化功能。统筹规划语言文字工作,既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和宣传推广,也要注重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保障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引导各族群众互相学习语言文字,规范各族语言文字在不同领域不同场合的使用,做好公共领域的语言服务,营造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语言文字使用环境和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工作需要准确把握我国语言国情,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体地位,树立科学语言观,因地制宜、稳中求进,妥善处理好各类语言文字关系,为发挥共同富裕的“语言之力”创造条件。
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的“并存分用”。在民族地区,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首先,要理清各种语言文字之间的概念关系,不能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同于汉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是仅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而是面向全国各民族各地区,不是要求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汉族语言文字,更不是要取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相反,国家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当成重要文化资源,从法律和政策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空间,强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力度。其次,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非要取代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既强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又注重在教学中使用当地某一或某几个少数民族的语言。两者是一个内涵统一、互相促进的整体,都以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并不与双语教育冲突。“强调统一语言的重要性,并不是对语言多样性的否定。”(31)王春辉.论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J].江汉学术,2018,(5).语言是平等的,然而不同语言所反映出的语言价值不均等。当某一种语言的使用受众数量扩大,其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愈发增长,进而影响人们继续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偏好。因此,社会发展、共同富裕更多需要通用语言、通用文字发挥“语言之力”。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这两者并不是矛盾关系。通常来说,学习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将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有助于加快推进各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
树立正确语言观念,培养积极语言态度,进而形成良好语言能力是做好边疆各族群众语言工作的关键。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积极创造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水平的多层次多方面途径。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较为滞后,成效更是落后于其他地区,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语言能力是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提升语言能力、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是实现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教育扶贫是脱贫富民的治本之举,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策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立足地方实际,全面提高边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成效。要强化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加强双语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制定差异化的教育帮扶政策。同时,也要注意语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对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的资源倾斜。在教师培训上,加大教师双语能力培训力度,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完善双语教学的测评标准。在教材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强化民族文字教材的编写审核。在教学培养方式上,加强合作与交流,深化语言与产业的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边疆民族地区优势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实现双语或多语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从“三教”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培养好双语能力,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和谐状态,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语言条件。
在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具有“兴边睦邻、戍边护疆”的特殊功能(32)李宇明.边境语言的“睦邻戍边”作用[EB/OL].http://ex.cssn.cn/zx/bwgc/202107/t20210709-5346279.shtml.,2021-07-09.,在守护国土安全、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中,语言管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效的语言治理可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增强语言的社会服务能力”。(33)王辉.以语言之桥畅通共同富裕之路[N].光明日报,2021-11-26(011).边境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不仅关乎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还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治理需要把握精准施策、分类施策的原则,以建设和谐语言生活、服务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任务,加强边境语言规划,做好边境语言规范,发挥边境语言的社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3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24.。边疆民族地区的语言治理应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导作用,加强语言文字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保障语言治理的制度和治理环境。同时,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施路径,形成语言治理的多方合力。一方面,要加强专项语言调查,全面掌握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状况,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语言文字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鼓励学校、媒体、产业、群众等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多方协同,形成积极稳固的行业合力、社会合力,持续完善语言治理体系,逐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进而实现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包括语言文字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贫困发生率较高,其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也是走向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必须找准发力点,语言文字工作能够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中扮演重要角色。要积极发挥语言文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有效建构语言文字工作参与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各族群众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支撑力量的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助力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引领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