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全
入编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这首诗结构严谨,法度森然,表现的是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时候,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作者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将自己内心忧国的情怀,以及以身许国的抱负,与对诸葛亮德行的称颂以及“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作者与诗中人物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绝美画面。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公元759年,诗人杜甫颠沛流离,偕眷属来到西南成都,在西郊盖起一座草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住下来。大约是第二年的春天,他游览成都的武侯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芳千古的好诗。说这首诗好,当然是因为这首诗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诗的开头两句,以极为关切的语气,自问自答,点出武侯祠的地理位置,同时表明诗人寻访名胜古迹的迫切心情。[1]在这种心情的背后,也有作者报国无门之憾,而诗的最后一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也与“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起,成为千古名句。
对于句中的“英雄泪”,历来就有很多的解读,这些解读有的是从作者角度出发,有的是从诸葛亮角度出发,这些观点都能够做到标新立异、自圆其说,独成一家观点。在对诸多观点思考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甚为根本的问题不可回避,这就是:英雄泪,是谁之泪?
综观作者的咏诸葛亮事,可以发现其屡见于杜诗,可谓是名篇佳句层见迭出,而《蜀相》一首,流传尤为广泛,此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它的结尾一联。[2]一般认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说“英雄泪”,首先可以理解为“英雄的眼泪”,说“英雄泪满襟”,充分说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悲伤程度。而且,后人解读这一句,对“英雄”的理解都是指后世的英雄,也就是说这一句常常理解为“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诸葛亮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历史事件与功绩,尤其是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历史走向的精准预见,而使得后来者无不感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看到诸葛亮出师未捷,那么作为后来的英雄,难免会掬一把英雄泪。
从全诗来看,前四句的写景可以为后四句中的英雄触景生情打下基础,后来者到了锦官城外,看到了森森松柏中的丞相祠堂,眼见着“映阶碧草自春色”,耳听着“隔叶黄鹂空好音”,想到历史上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再想到诸葛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于是作为后来者中的英雄(无论是别人嘴中的英雄,还是自称的英雄),“泪满襟”就几乎是一种必然。
当然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英雄为何要流泪?英雄流泪是因为内心的感慨,英雄所需要感慨的往往是自身的境遇与诗中诸葛亮的命运的重叠,是后者对前者的启发,是前者对后者的感叹。这种情感的交织,催英雄泪下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英雄泪”就是“英雄”泪!
后世英雄因看到诸葛亮祠堂,因回想起诸葛亮一生的遭遇而感慨,而流泪。那作为主角,诸葛亮本身可有流泪的情形?
这是一个看似跨越时空的问题,但同时又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在传统文化当中,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同时也是为国尽忠、尽力、尽心的典范。在《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句里,前一句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六出祁山(史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一共是两次,但在《三国演义》当中被演绎为六次,故后世就常以这个指代诸葛亮光复汉业,下文仍借用这一说法)却终未完成兴汉大业,一曲秋风五丈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演绎了千百年来为国付出的榜样,后人提及为国家全身心付出者,多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描述,如果谈及付出艰辛努力之后目标尚未达成,便会用“出师未捷身先死”来形容。因此诸葛亮虽然未在一线冲锋陷阵,但却是历史上却可谓是真正的“英雄”。
又或者说,让后人无限感慨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其实最大的感慨者是诸葛亮自己。诸葛亮何尝不知道自己为了蜀国殚尽竭虑,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胜券并不大:从客观现实来看,当时蜀国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连年发动北伐战争,然而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其一边巩固内政,积金攒粮,另一方面捕捉战机,力图光复大汉。直到六出祁山,鏖战五丈原,功亏一篑。若是诸葛亮自己能够在现场,又或者说诸葛亮能够面对自己的奋斗历程,其又何尝不会掬一把英雄泪呢?
因此如果对《蜀相》能够进行想象与演绎,那说“长使英雄泪满襟”既合乎逻辑,也合乎人情。事实上,正史对这些细节描写非常罕见,但如果把“演义”理解为“演绎”,那就可以发现这样的推理也是有意义的。毕竟,再大的英雄,都有面对自己的时候。
所以说,“英雄泪”就是“诸葛”泪!
做诗原本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杜甫被称为诗圣,所作者往往都是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恰恰是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关于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体现出杜甫异于其他诗人的这种情怀。有这种情怀的诗人,在诸葛祠堂面前又怎么可能看不到自己?这个时候的杜甫,也可以说是报国无门,一家人颠沛流离到了四川。要知道在古代,云川被称为烟瘴之地,相对于京城和中原来说,自然不能算是一个理想之所。在这样的实际情形之下,在这样的心情之下,不在诸葛祠堂面前难免会有心灵上的共鸣。此时所写的英雄泪,当然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眼泪。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人说:杜甫的《蜀相》中的“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方面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但这个“英雄泪”中所蕴含的也一定是极为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这里既包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在叹惋之中熔铸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杜甫在诸葛亮身上隐含着对命运的无奈的感。[3]当一般理解“英雄”为“后世的英雄”时,杜甫又何尝不认为自己就是英雄之一呢?因此英雄泪,理解为作者杜甫自己的眼泪,同样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所以说,“英雄泪”就是“杜甫”泪!
进一步将上述观点综合起来,将英雄泪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后世英雄的眼泪,理解为诸葛亮的眼泪,理解为杜甫的眼泪。其实也是将诸葛亮的历史与杜甫的当下结合起来,在历史时空当中去解读杜甫笔下的诸葛,去解读诗中的意境,去解读提供这一意境的作者。于是就可以发现,《蜀相》作为杜甫的传世名作,是名不虚传的。这首诗雄浑悲壮,沉郁顿挫,震撼人心;在诗中,诗人游览古迹,凭吊先贤,追慕蜀相,感伤自身,在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称颂之意,仰慕之情,叹惋之感,自伤之苦。[4]很好的演绎了一个具有浓郁爱国情怀,同时面向基层、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的内在情怀。读懂了这一点,才可以认为是把握住了“诗眼”,才能通过对古诗的解读触摸到作者的脉搏,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与古诗应有的意境形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