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入发展的理论著作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评述

2022-03-18 09:24路,王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政策

海 路,王 洋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滕星、王铁志主编)一书最初完成于2008年,于2009年5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二辑”系列之一,课题组历时近6年完成。本书在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实践来研究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从而促进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本土化。在详细阐释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和梳理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书以理论和政策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书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全面性与系统性兼备,是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工作者了解该学科领域的重要窗口。本书于2011年9月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是一部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著作。

本书涉及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方方面面,内容博而精深,庞而不杂。本书既有对民族教育基本理论和政策的深刻阐释,也有对民族地区典型教育现象的实践探究;既纵向贯穿古今,清晰复原出几千年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又横向一览全球,详细阐述了十几个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既对当前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又对此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本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十六个章节,以第一编“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第二编“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为基础,第三编“影响制定民族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问题”立足于前两部分,对民族教育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建议。第一部分全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作用、特征及民族差异与教育平等问题,便于读者对民族教育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作者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从古到今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有利于读者认识到民族教育政策从诞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部分为本著作的主体,从民族教育法律、办学形式、生态环境、学校布局等11个维度对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有益于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反思。

(一)回归本源之理论阐释

第一编分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地位、作用及特征”“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理论与研究的发展过程”“民族差异和教育平等问题”三个章节,详细论述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以介绍当时世界格局、中国国情与文化背景开篇,论述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内涵、独特地位和特殊作用,从而回答诸如“什么是民族教育”“为什么要发展民族教育”等问题。第二章首先阐述民族教育从无到有、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到最终形成独立学科的进程。民族教育可谓在万象更新中孕育诞生,在晦暗曲折里蹒跚徘徊,在灿烂春光下阔步前行;其次,又详细介绍近10年来民族教育领域面世的专著、项目课题及国内外组织机构的调查研究等,展现了民族教育在新时期飞跃式发展的事实;再次,着重提出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对此理论的内涵、思想来源、形成依据等作出论述,说明在一个不分民族大小、提倡平等民主的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实践中,这一理论应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1]68第三章以宏观视角从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地域分布以及社会阶层四大方面讨论民族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公平政策进行评述和展望。虽然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然要对存在的差异与平等问题进行深刻审视,并共同为之付诸努力,让受教育权利平等的政策惠泽每一个民族地区,让每一个少数民族个体都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之下。

综上所述,第一部分通过专业缜密的理论概述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前往民族教育领域的窗口,悄然牵引读者继续去追寻、探索民族教育的价值,是推动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深入发展的本源。

(二)追溯古今之政策演变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基石,民族教育政策是引导民族地区教育形式和教育观念的教育文化总和。[2]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部分蕴藏悠长深远的政治内涵和文化意韵,促进本书在纵向上的全面性、系统性和丰富性。第二编由两个章节构成,第四章梳理了从夏商周王朝到清朝的中国古代民族教育政策,第五章整理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中国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章主要以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民族教育政策进行清晰梳理,一条熠熠生辉的千年历史轨迹徐徐被描摹、刻画进而呈现在读者眼前。考察中国古代民族教育政策,以中央政权的属性为依据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主线为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所推行的民族教育政策,主要推行“明教化”,以此来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内涵,其中也不乏具有包容性和开明性的相关政策,如先秦实行“因俗而治”,重“开化”而非“同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秦、汉沿袭先秦“因俗而治”,对少数民族进行德化教育;隋唐主张“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宋朝兴办学校、创建书院以笼络少数民族学子;明朝大力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行选派少数民族学子到国子监读书、科举实行“南北卷”等政策。另一条线索为少数民族政权推行的民族教育政策,主要为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积极发展本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教育特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魏晋南北朝延续了“明教化”政策,并主动学习汉文化;辽、金、西夏尊孔崇儒、创建民族文字、实行双语教学,教育带有显著“二元制”的特征。清朝大力继承了以往优越的民族政策,其政策内容空前丰富,通过尊孔崇理、设立义学、划分学额、改善科举等措施自觉积极学习汉文化,同时大力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这也是能够开创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五章论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开创形成、曲折停滞、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教育法规性文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优待少数民族师生等优惠政策等,为中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全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民族教育开创的全新时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受到严重挫折和破坏,后期虽然进行了部分政策的恢复,但仍阻碍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是民族教育停滞的曲折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背景之下,民族教育全面恢复且取得卓越成就,不仅继承了以往比较优越的政策,而且还为本时期所开创的民族教育政策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是民族教育政策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综上所述,第二部分详细的文献分析和历史脉络梳理展现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演变轨迹,还折射出中国教育史乃至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流光溢彩。丰富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为读者了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有力借鉴,是推动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深入发展的基石。

(三)直面现实之建议展望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主体,作者从理论和政策的视角分析探讨民族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民族教育的法律保障、办学形式、教师问题、研究生教育等议题,解析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相应建议,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第六章讨论了民族教育的法律保障,主要阐述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作者列举了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在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上的典型实践以及我国为保护少数民族受教育权所作出的法制上的努力,进而揭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不足,如民族教育法规不完备、不规范、不鲜明、不稳定等。第七章探讨了民族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民族学校。作者从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民族学校的功能进行聚焦式分析,得出其是民族社会的“社会结构”之一的结论,着重对民族学校的主要类型“民汉合校”展开讨论,对少数民族异地办学形式如内地“新疆班”“西藏班”“民族班”等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第八章论述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学校布局,列举了影响学校分布的内外因素,如地理环境、交通设施、文化传统,重点对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结构调整提出建议。第九章简述了我国双语政策的基本内容、发展历程、政策特点、实施结果以及多个国家的双语政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十章详细阐释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对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进行分析。第十一章探究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发展历程、执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以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政策的视角对其进行理性而缜密的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十二章立足于民族理论、教育平等理论、国内外民族政策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少数民族学生优惠政策,包括降分录取政策、预科班设置、招生培养政策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第十三章论述了我国民族教育教师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对未来师资培养提出政策建议。第十四章探讨了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出能提高民族教育经济效益的对策,这对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第十五章以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为例,分析了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问题和政策,并提出建议。第十六章对我国民族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探讨,并对21世纪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构思。

第三部分作者扎根于理论阐释和政策解读的沃土之上,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解读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引导读者从严肃的书斋理论中走出,迈向多彩的现实田野中,以辩证的思维对政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当前现状,以充满热忱的心态展望民族教育欣欣向荣的未来。

本书写作特色在本体阐释、方法应用、论据呈现和写作语言上均有所体现,其理论的解读全面具体,其方法的应用综合多元,其论据的呈现有序清晰,其语言的运用理性饱满,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实际中都较好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全面化、系统化。

(一)本体阐释:全面系统的理论解读与纵横交错的概念对比

作者基于相关文献和古今中外其他学者的理论学说,赋予“少数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民族教育平等理念”明确精准的内涵,夯实了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少数民族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阐释,普遍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者在开篇明确指出,本书中所讨论的少数民族教育主要是狭义上的含义,指的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少数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1]5由此界定了本著作的研究范围,避免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模糊感。其次,作者以“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目标作为切入点进行本土化阐释,引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建构。[3]这一理论对中国民族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不仅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教育等带来了新的研究视野,也为民族教育规划、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借鉴。最后,作者分别基于东西方两个意识形态领域,介绍了民族教育平等理念的相关理论,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明确定义,为民族教育公平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导向。本书对于民族教育相关理论的定义和概念的解读,筑牢了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作者认为对民族教育相关概念的解读要扎根于一定的文化底色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比如关于“少数民族”的理解,有些国家认为,一个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部落或宗族,不属于少数民族。[1]234“少数民族”在国际社会中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但是普遍被理解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主体民族之外的,人口数量上占少数的民族或种族。[1]236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讨论不断深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少数民族人权受到日益增强的重视和保护。

(二)方法应用:严谨细致的书斋研究与丰富深入的田野调查

本书的研究兼顾传统的思辨式书斋研究和丰富的实践式田野调查。首先,本书第二编对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论述全面系统,作者不是将古籍文献中的内容简单堆砌,而是纲举目张,引入一定的学术观点,使这部分的阐述清晰明了、思想深刻。其次,无论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招生政策,还是民族地区教师的资源配置政策,以及其他民族教育的相关政策,作者都结合实例以辩证的眼光进行分析,将优势和不足一一列举,论点简洁明了,论据科学翔实,并且针对部分政策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再次,本书多次引入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如论述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时将他国的实践一一阐明,使本书的研究内容更为全面。最后,本书以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阐释问题,如在论述少数民族学生成就归因理论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影响学业成就的四大因素,使研究视角更为多元。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根基,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4]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参与观察”,它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微观研究方法。[5]本书在讨论中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优惠政策问题时主要基于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作者曾深入新疆地区进行田野工作,步入当地课堂,采访相关人员,对少数民族高考降分优惠政策展开了实证研究,从而为降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现实依据。就民族教育中教师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时,作者展开了一幅发生于在云南自然寨子中的现实画卷,教师简居于大山,工作于深沟,交通闭塞,环境恶劣,业余生活单调枯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改善民族地区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工作待遇势在必行。这一番深入的实地考察有效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只有进行深入的民族教育田野调查,才能将埋藏在广阔田野中的真理悉心撷取。

(三)论据呈现:大量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切实生动的现象记录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真实案例,为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支撑。一方面,引入了民族教育实践的有效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在梳理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时,作者将近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最后又将数据归纳汇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结果,横纵对比一目了然。在论证民族院校招考优惠政策亟待重新审视、民族地区教师的流失呈上升趋势、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难以承担高等教育学费等问题时,都列举了大量精确数据,提升了论据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作者对真实的教育现象进行了案例介绍。如,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和河流地带,学校规模受限,学生上学不便,出现一人一校、一班一校的现象,以此论证交通对学校辐射半径有一定限制作用。此外,在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的建设中,由于民族地区劳动者没有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形成了其参与程度低、主要执行简单服务与保障工作的现象,以此论证民族地区需要对劳动者的培养方式进行深层次改革。

综上所述,本书对研究资料的整理汇总使研究更具科学化和精确化,对真实现象的记录使研究更通俗化,为民族教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

(四)写作语言:客观理性的阐释论述与灵性饱满的建议总结

本书在语言运用上既严谨客观,又情真意切。一方面,无论是对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的阐释,还是对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的梳理,无论是对民族教育政策的分析,还是对当时若干问题的探讨,作者从多学科视角出发,以严密的逻辑行文,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将书斋研究和田野调查相贯通,始终都以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确、严谨的语言进行论述。例如,“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平等理念的践行更多的是如何基于这些差别而寻找到接近平等的途径和方式,‘差别但平等’原则往往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遍原则,只有基于差别而采用不同的区别对待的政策才能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1]117另一方面,第三编的每一节在分析一个问题之后,作者都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饱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民族教育未来的蓝图,从民族教育政策上升到民族教育事业,进而上升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高度,展现了本书浓厚的人文色彩以及作为一个民族教育者的研究“温度”。例如,“民族教育成果的外溢,首先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教授,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文化层面的认同,然后再上升到共同的民族观、祖国观等高层面的认同,进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次,民族教育要通过提高受教育者文化修养,然后扩大到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塑造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1]539

综上所述,作者既站在理性严谨的教育学家的立场进行理性的思辨,又以民族教育参与者的身份用情真意切的笔触点燃读者的心灵,使之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出对民族教育的热情乃至于为民族教育发展持续努力的决心和勇气,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读者了解、感知、参与民族教育研究事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是我国民族教育学者艰辛耕耘、通力合作完成的一部理论著作,既具有学术层面的重要价值,也映射出中国民族教育学正在一片沃土上日益成熟、稳步发展的图景。总体上看,本书逻辑清晰、论点鲜明、论述严谨、材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和学术价值,是一部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著作。当然,任何一部著作都不可能亘古完美。由于本书出版时间较早,部分研究资料的时效性不足,需进行补充、更新,此外,本书是由多位研究人员合著完成,部分章节存在参差不齐之处,也需一步修改、完善。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政策
政策
政策
我们的民族
助企政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政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