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鑫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资料是被广泛使用的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辅导材料,其实质也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一直被视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入门之作。但是,《宣言》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人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宣言》学习资料的出版促进了学习经验的普及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拓展了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路径选择。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宣言》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宣言》学习资料的研究梳理很少。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基于学习资料的分析,重新梳理《宣言》解读主题的演变过程,也为探寻解读的新主题、新思路、新方法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随着‘问题视域'的改变,不同文本或同一文本的不同方面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被提到关注焦点的地位,而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1]因此,不同历史境遇下我们对《宣言》思想蕴含关注焦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阶段《宣言》学习资料解读主题。建国以来,《宣言》学习资料形式由“学习参考资料”“辅导材料”转变为“导读本”“解读本”等形式的著述。《宣言》的解读主题也经历了以下的变迁。
建国初期,在中央号召下国内逐渐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热潮。50年代初期出版的《宣言》学习资料多是翻译苏联学者的注释读本。例如郭力军翻译整编《“共产党宣言”一百周年》[2]、李孟达翻译米丁的《<共产党宣言>研究》[3]等,其特点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强调列宁斯大林对马克主义理论的发展贡献。随后国内学者柯柏年、范若愚、李林汫等人也开始编写《宣言》学习资料,例如《介绍〈共产党宣言〉》[4]、《<共产党宣言>名词解释》[5]、《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座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6]等。
这一时期《宣言》学习资料多以“介绍提要”和“名词解释”的简单形式为主。到六七十年代,国内各级党校、普通高等学校教研室开始纷纷独立编写《宣言》学习资料,仅作为内部参考资料使用。“阶级斗争”主题在学习资料中凸显出来,表现为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话语和革命理论在学习资料中被广泛引用。例如,内容提要中用毛泽东“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批判那些想用“全民党”来代替无产阶级政党的观点。用毛泽东革命思想“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来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强调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坚持共产党领导地位。[7]在名词解释选择上,也能凸显“阶级斗争”主题。例如某些资料正文内容部分的第一个名词解释就是“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8]或者“各斗争阶级同归于尽”[5]45。再比如学习资料中集中出现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骑士”“陪臣 ”“中间等级”“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10]等术语解释,不论是奴隶制国家的一个阶级或是西欧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等级,都与阶级斗争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学习资料中名词术语的解释也主要以人物、政党、流派、革命历史事件等政治名词为主,以阶级概念为向度,充满了斗争色彩。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初,《宣言》学习资料不再仅仅表现为“介绍提要”和“名词解释”形式,而是更多地作为“马列原著辅导材料的”的一部分或者单独的“导读本”“解读本”,开始由内容“学习”向思想“解读”转变。这些读本在《宣言》传统解读模式基础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相结合,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突出了《宣言》蕴含的“发展生产力”思想,依据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现状,重新论证了“两个必然”科学原理。
首先,“发展生产力”开始成为学习资料中论述较多的问题。《宣言》在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就提出了无产阶级由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顺序。过去受“左”的错误影响,党的注意力集中于对阶级敌人的“专政”和“镇压”,对发展生产力缺乏正确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十二大报告中“全面开创新局面首要任务就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向前推进”[11]。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致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12],党逐渐把“发展生产力”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生产力”思想在这一时期学习资料中十分突出。例如,在基本思想的解读上,“通观《宣言》全篇,对《宣言》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与之前强调“阶级斗争贯穿《宣言》始终”相比,更不容忽视的是“阶级和阶级斗争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由社会生产力这一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所规定的”。[13]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上,“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坚决地把工作重点由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生产力上来”。[14]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生产力,挖掘事物发展背后的经济根源。因此,只有认清生产力这一决定因素,才能更好的解读《宣言》蕴含的基本原理。
其次,“两个必然”逐渐成为《宣言》学习资料解读焦点。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重新梳理“两个必然”的历史逻辑,论证其真理性成为解读重心。因此,一些学习资料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当作学习《宣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15]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总体力量仍然超过社会主义的社会现实,有些资料开始重新解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例如对资本主义再认识,指出了当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原因;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分析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得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终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最好的证明。[16]还有人直接从“两个必然”思想与现时代入手,剖析资本的质与本质,挖掘“两个必然”的深层依据,并指出了实现两个必然面临的空前机遇。[17]“两个必然”是对原文“两个不可避免”论断的中国化阐释,是马克思在《宣言》中反复论证的科学论断。可以说,这是我们学习《宣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观点。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经济及马克思主义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再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也为《宣言》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言》学习资料中“全球化”“党的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等主题更为突出。
首先,“全球化”思想是对《宣言》蕴含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现代化解读。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没有全球化的实际,自然也没有明确的“全球化”理论,但是《宣言》蕴含的“世界历史”思想,为“全球化”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有些资料对文本的语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原文“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以及最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语句,不论序言、主体还是结语部分,都体现了全球化的语境,带有全球化的意蕴。[18]还有资料比较《宣言》时代的“全球化”与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差异,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19]到如今,《宣言》“全球化”理论解读的增多,既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也拓宽了文本解读的研究视域。
其次,“党的建设”思想是对《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现代化解读。新世纪以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无不要求我们重视《宣言》中的“党建”思想。关于《宣言》中“党的建设”思想的解读,有些资料对党的性质和属性进行了总结和新的阐释。例如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共产党同工人阶级的关系重新认识党的性质;从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革命性、现代性重新认识党的属性。[20]新时期新阶段,只有清楚地认识党自身性质和宗旨,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抵御各种风险,避免走苏联共产党的老路。也有资料着重诠释了《宣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的意义。从苏联执政党建设到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探索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建设放到一个历史的纬度来思考,把党的建设放到现实的空间中去审视。[21]《宣言》所论述的党的建设原理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产生为背景,而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由领导计划经济的党转向领导市场经济的党。重新解读《宣言》,应结合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清楚认识到党的地位、理念、活动方式的转变。
最后,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跃式的发展,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有了更加美好的愿景,《宣言》中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解读中凸显出来。这一思想的解读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因此,理解这一思想就需要了解共产主义社会特征。有学习资料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概括为几个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成员共享劳动成果、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民族对立和民族隔阂消失、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人的自由发展。[22]结合共产主义社会其他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自由发展”的内涵。有学习资料将“自由人联合体”拆分开来,从“自由”“平等”“联合体”“全面发展”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思想。[23]马克思重视人的自由发展,却不孤立的讨论人的自由发展,因此有资料在解读时提到“把人的自由发展同主体的自我实现活动即劳动联系起来,同劳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联系起来”[24]。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看,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都是对《宣言》中“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创造性的转化。如何诠释好马克思关于“人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成为当代《宣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
总体而言,《宣言》学习资料解读主题演变循着学术化、多元化、时代化的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具体看来,《宣言》解读主题的演变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由自发到自觉,由政治性到学术性是《宣言》学习资料演变的一个鲜明特点。建国初期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被政治路线所遮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更多的是政治主导下的理论学习,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宣言》的学习资料过多的引用毛泽东的讲话内容去诠释其中的革命原理,因而解读主题也带有很深的政治印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被置于“阶级斗争”的框架之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也呈现出僵化的特点。直到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文本的解读开始自觉聚焦于文本本身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前景。基于此,《宣言》学习资料的解读主体由各级党校、广大高校转变为专家学者,解读内容更加注重文本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解读旨趣更偏向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学术论证逐渐替代政治先导。各类高校依托《宣言》周年纪念日,开展“《宣言》与当代”“《宣言》与全球化”“《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相关主题研讨会,继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
伴随马克思文本研究学术化推进,《宣言》解读主题演变呈现出多元化、深层化特征。多元化表现在由“阶级斗争”单一主题到“两个必然”、“全球化”、“党的建设”、“自由人联合体”等各样主题的凸显。此外还有关于“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跨越卡夫丁峡谷”《宣言》中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等多主题解读,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多个文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深层化一方面体现在由以“参考资料”简单形式为题,按部就班的对原文语句注释性解读转向对重要思想创造性的深入解析,挖掘其中个性化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主题层次的递进,即由两大阶级的斗争到全球化背景下两大社会制度的发展,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解读重心由政治转向社会形态最后转向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解放为旨归的学说,对《宣言》中“人的解放”理论的探索,也体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
学习资料不是对文本的简单摹写,而是理解基础上的创新,对读者予以启发性。从主题的演变来看,《宣言》学习资料经历了由教条化到时代化,由继承走向创新的过程。《宣言》在马克思主义时代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宣言而存在。而建国初期《宣言》学习资料过于沉浸在文本语境中,对阶级斗争革命理论进行了教条化的解读,割裂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脱离了时代和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宣言》学习资料更加重视文本当代价值的诠释,将文本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与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发展特性和时代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造性的解读《宣言》所蕴含的唯物史观,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用一种“当代视野”重新解读《宣言》,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照着讲”,更是一种“接着讲”,是理论上的创新。
《宣言》解读的历史进程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宣言》学习资料的拓展和普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习资料旨在将文本中复杂难懂的思想原理客观、全面的呈现给读者,但它呈现的不仅仅是思想内容,更是文本的阅读方法和解读经验。综上,《宣言》学习资料解读主题的演变为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学习资料的编写提供以下几点经验。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资料,政治性和学术性缺一不可。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宣言》建国初期学习资料就体现了以政治倾向性为解释立场而展开文本解读的特征。政治化的解读立场深刻地影响我们对《宣言》的理解和定位。因此,要想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走近马克思”,我们首先应保证学习资料的客观性、规范性、严谨性,强化学理性分析,从话语特征到主题呈现,避免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我们也可以适当借鉴西方诠释学研究方法,结合当下思想史场域和现代解释学研究论域,在读者能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学理支撑,提升学习资料的学术价值。当然,加强学理性分析,推进学习资料的学术化维度,并不是意味着去意识形态或去政治化的言说,而是要推进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良性互动,建立学习资料科学的解读范式。
“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在文本理解(文本意义的探究)、思想史、认识论、价值观、街视讯等多维视野中研究马克思。”[27]多元化的解读视域推动《宣言》学习资料的发展创新。建国初《宣言》学习资料被阶级斗争的单一视域所遮蔽,没有从多个维度挖掘文本的思想蕴含,从而得出了错误结论。基于以往的教训,学习资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为了突出某一思想,就大而化之的解读其他思想,遮蔽多元的思想渊源。我们既要看到文本蕴含的多重思想或者某一思想的多个方面,也要看到各个思想理论背后的内在联系,挖掘思想理论的深层本质。尤其作为学习资料来说,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明白,我们需要关照到不同马克思文本中相关议题,仔细辨明和梳理出这一思想形成的脉络,从多个维度,深化研究内容。随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跨学科研究的加强,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学习资料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域,促进视域融合,形成研究的合力,开拓思想的创生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资料除了对文本尽可能“还原”,更要有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这就要求学习资料解读必须结合时代场域,在“返本”基础上“开新”。结合时代场域,一是回到马克思历史语境,以文本为本位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解读,呈现文本原初意义;二是联系当代问题和中国发展实际,实现马克思的“在场”,提高马克思经典的当代解释力。以《宣言》为例,我们不能把《宣言》看作意义固滞的对象化存在,而是要先回到文本语境中去阐释马克思思想的真实内涵,把握马克思思想形成脉络,在此基础上用《宣言》的思想观点、理论方法分析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又通过与现实问题的对话,不断发现以往未被挖掘的新思想,发掘马克思的当代价值。随着文本学研究的不断更新,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打破学习资料中教条化的解读模式,如何实现理论视域与现实视域的融合,将理论视野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开拓学习资料解读的新路径。
经典的意义不在于它属于过去,而是在于它能够持续有意义的存在,能够给我们不断地以启迪。面对当下各种“以西解马”“以恩解马”“以列解马”“以马解马”等解读模式,我们在加强文本研究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资料的反思和总结,提升学习资料的价值意蕴。新时代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融入到学习资料中被更多的人学习和应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