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春 常娜娜
随着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其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甄别力,对社会热点、网络舆情形成理性的认识,客观的评价,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宗旨。
当前,一些西方媒体借助网络,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在某些网站上散布错误言论和不实信息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腐蚀青少年思想,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大数据技术,雇佣写手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散布不实言论,虚构事实,误导认知,以达到动摇其信仰和价值观的目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比较少,缺乏辨别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意识形态的偏离,有的甚至会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目前,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存在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因此,这项重要任务必须认真完成。
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各群体提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出现诸多社会矛盾和复杂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不断地侵蚀、渗透,因此,基于巩固国家安全的需要,必须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政治观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但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浅,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很难正确分辨,是敌对势力重点利用的对象。因此,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引导大学生面对危害国家利益、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实言论有自己的甄别力,不盲从、不跟风,时刻保持理性正确的认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00 后”新一代大学生是在大数据、“互联网+”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网络是他们获取有效信息并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就很难引起其兴趣,也无法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以往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师习惯于单纯依靠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不了解学生的需求,缺乏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就会缺乏实效性。
虽然高校已经增设了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但是还缺乏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师资条件。当然,大数据人才不单指经验丰富的数据专家,还指既精通大数据应用又掌握一定的教育管理经验的综合型人才,他们掌握高端的技术,对教育管理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目前,高校从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教师中出身文科的所占比例较大,最近几年才开设大数据专业,且大多数在理工科,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目前还很缺乏胜任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综合型教师。大多数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以及管理人员还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的技能分析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合理解释了大数据不能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原因。
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错综复杂,而一些所谓的网络“博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故意引导舆论的发展和走向,致使部分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和快捷性,各种思想被聚集到网络空间,形成一定的社会思潮,虽然我们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检测出网友的利益诉求,但是并不能分辨出哪些人的言论是真实的,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也不能有效地去除一些负面信息和内容。部分人正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监控、操纵和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并根据分析结果向其推送一些不实信息,鼓动其中的一些人制造各种舆论。
高校要结合大数据传播的客观规律优化教育形式,丰富教育手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形式的改革创新,运用多种方式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平时使用的微博、微信、QQ、快手、抖音等各类应用软件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社交言论以及网络轨迹,及时追踪其立场、观点、思想变化,以便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融合H5、VR等最新数字技术,利用新媒体软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高校应该利用大数据的多样性,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将社会主流思想传递给教师和学生,通过视频、VR 技术和各种媒介传播途径,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生动的信息,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又融合了多样化的数据呈现形式,使其具有全新的体验,亲身感受大学思想教育工作也可以是这样的脚踏实地。[3]
大数据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他们从最初开始接触时的“什么是意识形态安全”转变为“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面对这一疑问,就要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应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高校层面来说,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高效交流、精准分析的特征,[4]及时掌握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对他们有帮助的信息,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知识体系,实现分层、分类教育,既迎合了学生的需要,又能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感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可以如此地贴近现实生活。
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导,因此,要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大数据的整合性,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创新“课程思政”。首先,高校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中要有一定的独立决策权,提高教师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培养一批熟稔大数据技术并能利用大数据信息整合特征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高端人才。大数据当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把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信息内容更加优化。要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努力做到常学常新、融会贯通,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展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另外,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大数据专业知识,培养大数据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将这些技能融入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案例以及社会热点,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保持自己的初心。马克思曾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要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过程,循序渐进,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的特性,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融入其成长的每个阶段。如教师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使其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与否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树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感;又如围绕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学生甄别力,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强化使命担当,将意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