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蕾 朱明丽
政治效能感指“社会公民对于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治体系能力的一种心理认知”。[1]分为内部效能感和外部效能感,前者指公民对政治的理解和参与能力,后者则是指公民对自身可以影响政府的决定和行动的信任程度或心理评价。政治效能感是影响政治态度、政治参与意愿和政治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于新型传播媒介的热点事件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相比,其受众、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时效性都截然不同。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作为网民就“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其所呈现的突发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具有深刻影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政治效能感的提升,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由此,探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新时代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挥其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提升的积极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3]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为对象,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形成的情感、态度、评价、信念等要素的积聚,实质是现实中社会关系的呈现。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网络话语赋权的舆情环境生成了全民联动的参与效应。由于多元主体的政治立场、社会背景、知识观点、理解能力、个人利益等的差异,围绕热点事件会形成多元的思想观点,各种力量会进行思想碰撞和言语交锋。而个人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信念契合或者相似认知的观点,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把这些具有相同情感共鸣和行为倾向的网民凝聚起来进而形成聚集效应。与此同时,这种聚集特性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占主流地位的具有压倒性、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使得部分“观望”的人表现出从众跟风的盲目现象,从而加速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
热点舆情事件通常源于社会各个领域,最初只是个别事件的发生和少部分人的关注,但扩散性爆发的地点、时间和信源难以预测,事件信息偶然进入网络后激起大众的共鸣,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出现大量相关的报道、跟帖和转载,事件的扩散速度加快,短时间内产生极大影响,呈现出突发性特征。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尖锐的矛盾和问题,政治、经济、民生、社会、文化等领域存在着各类风险挑战,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涵盖领域具有广泛性。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内容复杂多样,性质好坏不一。且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折射出的是现实社会中的社情民意,涉及不同身份网络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生存状况,如果不能深入探究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并及时处理问题,就会衍生出大量的次生风险,加剧事件的复杂性。
目前,热点事件网络舆情除了在“两微一端”平台传播外,集直播化、视频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短视频平台,如B 站、抖音、快手等也正逐渐成为热点事件舆情传播的主要载体。这些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实时性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以往任何时代的多种共享信息、交流情感和表达意见的动态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突破了传统信息互动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局限,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诉求,释放了充分表达思想观点的意愿。但同时,很多网络舆情载体都具有高度的隐匿性,既促进了各类媒介的高效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匿名背景下的网络空间,信息的发布源不再受限于传统官方媒介,而是扩大到了所有网络平台和全体网民,这就使得舆论信息良莠不齐,事件真相外还裹挟着传言、谣言、怀疑等不实信息。互联网的受众广、网民基数大,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数量巨大的匿名网民参与跟帖评论,一些不明真相、不负责任的言论给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政治参与路径主要有投票、选举、参加政党和政治社团组织的活动等。在互联网空间,网络化、信息化驱动了信息传播的实时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路径得到拓宽,为增进其政治效能感提供了时效性保障。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使用网络媒体的频率较高。热点事件网络舆情背景下,海量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会第一时间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传播与解读,大学生能通过网络论坛、大众媒体、政府网站、个人微博、微信、QQ 等渠道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与事件动向。此外,他们是网络舆情的一个特殊主体,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且富有激情和活力,互联网的开放性激发了其政治参与的热情,他们不仅通过网络积极发表政治观点、表达政治意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勇于在网络平台为热点事件的解决建言献策,进行持续的网络监督等。热点事件舆情已然成为连接大学生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桥梁,在此过程中,他们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提高,为政治社会化过程提供了现实依托,也为政治效能感的提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领域,贴近现实、涉及多方利益。从参与主体看,网民的立场、知识、经验等具有差异性,多方利益主体持不同意见而出现的思想言论交锋、政治观点碰撞,形成了一个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网络场域。热点事件网络舆情背景下,大学生不仅可以用自身具备的知识能力、政治文化素养和辩证理性思维,从不同视角自主认识和解读相关信息,形成自己独到的政治见解,还能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观点,全方位了解热点事件,在与多方互动中进一步拓宽政治认知视野。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教育资源,高校可借助这个契机密切关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动态,将传统的教育内容与当下时事相结合,用开放化、国际化、可比较的思维视野对事件进行多层次解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国家制度、党的理论与政策等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理解。
热点事件会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直接间接地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学生参与热点事件的动机或起源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或只是个人情绪的表达,然而正是在这种不断维护自我利益和强化个人意见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家大事、政策法规等的习惯性关怀。从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自主性来看,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平民性特征,使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政治知识的受众,政治信息的发出者。他们在网络媒体平台上进行讨论与分享热点事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网上相关政治活动,或在政府官网和媒体平台行使自己的表达权、批评权和监督权,实现利益诉求的外部输入,有助于形成主体性的参与体验,进而增强其对自身政治角色的认同。从热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聚集性来看,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素养、心理特征、行动倾向具有一致性,极易激起同频共振,聚合成整体声音,凝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针对各项社会热点,通过自媒体平台主动表达合理诉求,提出建议或意见,为政府等相关部门提供决策部署的参考信息,甚至影响热点事件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政治参与的存在感、满足感,激发政治主体意识。
在网络生态空间中,对热点舆论信息的选择性接收受制于特定主体的喜好。而智能技术会根据受众的喜好,结合算法,有针对性地向受众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从而造成受众陷入“信息茧房”。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普遍习惯于浏览热点时政要闻,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基于智能推荐技术的新闻客户端和短视频平台会把这些思想、政见、价值观和爱好基本相同的个体吸引到一起,形成数目众多的“信息茧房”,加深他们原有的价值观或偏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深入细致的阅读方式逐渐被碎片化阅读方式所取代,“快餐式”阅读的趋势日益明显。热点事件的传播也会采取短、快、新颖的方式吸引大众眼球,生活在“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也难以避免流于表面的信息获取方式,追求视觉上的刺激,经常以标题、图片浏览为主,阻碍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信息茧房”及“快餐式”阅读习惯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息甄别的难度,他们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可能无法深刻认识某个事件和问题,不能全面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不能充分认识事件对国家、民族、社会利益的重大影响,从而导致政治价值观的偏差。
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赋权”,我国互联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话语场域,一个是由政府主导的官方场域,另一个是大众场域。对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政府主要通过发布信息公告、政治性新闻、新闻评论等,对大众进行正面引导。然而在现代社会,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和日益复杂的态势,各类媒体也常常扮演着重要的传播和解读信息的角色。双重网络场域的并存,丰富了大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同时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也冲击了官方政治场域的话语影响力,给他们的政治认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例如一些自媒体平台会极力捕捉大众的兴趣味蕾,利用一切元素来取悦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喜好来加工和传播信息,带有主观性色彩。大学生在参与热点事件网络舆情时难免会受到媒体“带节奏”式传播的影响,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围绕网络热点纷纷撰文发声,设置相关议题,以极具感染力的“独家观点”吸引大量网民围观,其中难免裹挟着一些未经证实、非理性的信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空间中还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过分渲染社会问题和矛盾,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长此以往会削弱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弱化其政治认同。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呈现出空前开放性与多元化的样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潮充斥网络空间。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西化”和“分化”中国,凭借其网络技术的优势,向中国输入“普世价值”,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大肆制造舆论,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炮制有害思想观点,散布政治谣言,刻意抹黑中国形象,传播“西方福音”。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广泛存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泛娱乐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其产生具有深刻且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原因,而网络舆情会放大各种各样的声音。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多方力量进行博弈,多样文化进行竞争,多元价值观进行碰撞,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人生经验、理性思维、政治素养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多元化社会思潮会冲击其政治信仰。
大学生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参与中表现出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的无序性。首先,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常常趋向于选择与同辈相一致的政治观点,在互联网空间中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形成“蝴蝶效应”;且倾向于追随社会上出现的权威和意见领袖的见解,不加辨别地模仿或从众,容易受到不良意识蒙骗强化不利舆情。其次,政治利益是政治情感的核心动力,大学生会更关注和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事件,但由于缺乏丰富的知识素养和社会阅历,对一些热点社会事件的看法不够全面,提出的建议和看法缺乏可行性,当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回应时,他们的政治参与效能感就会比较差,易产生政治冷漠情绪,甚至会进行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最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时常与政治实践脱节,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容易产生政治理想化心理。在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爆发时期,反转事件不断发生,舆情走向极不稳定,国家和政府对事件的政治意见或处理行为达不到其期望时,少数大学生极易脱离事件本身,将事件无限扩大,把热点事件背后的原因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削弱其政治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4]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加强网络主流价值引导。一方面,党和政府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在互联网空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作用,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增强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创新传播形式。在热点舆情背景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四史”,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思政课程选取不同层面的网络热点事件舆情作为补充材料,增强传统教材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将理论和热点舆情事件相结合,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透彻认识其背后的深层意蕴,辩证、理性、客观地对待,提高政治认知水平,正确站位。高校应主动运用各类自媒体技术开展学生工作,做好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衔接,并设置与热点舆情相关的议题和实践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具体活动中,以深化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同,避免其陷入“信息茧房”而导致政治价值偏差。
政府作为舆情监管的主要力量,在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与引导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双重网络场域中,官方网络权威的确立能够使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公共危机。一是政府要掌握舆论的主导权。热点事件舆情具有突发性,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在舆情形成初期,信息不健全容易引起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应抢占先机,掌握热点舆情的主导权。利用先进技术动态把握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在各大媒体发布官方意见,努力制止网络谣言、负面舆情的广泛传播,对网络“不实”新闻报道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反动言论;积极进行舆情预警、舆情走向研判,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力度。二是加强政府舆情引导的时、效、度。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带来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多元化信息,易造成大学生的政治价值选择迷茫和政治认知困境。这就要求政府要主动、正面、直接地对热点事件进行回应,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热点舆情事件的真实情况,及时公开关键信息,有效回应群众关切;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回应与解决问题,利用官方媒体持续发布全面的、权威的信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三是建设回应型政府。有效的政治参与是提升政治效能感的关键,政府要拓宽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建立线上线下衔接机制,集民智汇民心,对于网络舆情中展现出来的共性意见慎重考虑。大学生若能形成与相关部门的有效互动,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会提升其政治效能感。
有效预防及导控热点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多方主体开展有效有序的良性互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监督和引导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舆情监督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健全舆情处置领导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制定舆情预警工作方案。及时高效地监测预警,着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研判网络舆情,运用大数据进行监管和掌握,全面及时地进行搜集、分类,并科学准确地进行评估分析、研判发展趋势、设计应对方案,以实现对热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和快速回应。另一方面,应合理利用“舆论效应”,组织网评引导。各领域权威专家的言论能在网络舆情中聚起巨大的社会动员力,所以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集合跨学科、跨部门的专家“智囊团”,通过理性的舆论引导强化大学生政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二是加强媒体管理,发挥引导合力。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各种媒介资源有效整合,提高舆论引导合力。要加强对自媒体行业的规范与监督管理,建立舆情信息筛选与监督机制,从信息源头上加以防控,对于发布不实、误导等不良信息的媒体平台,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整治。三是高校要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网络热点舆情形成后,高校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做出回应,防止舆情失控。建立舆情疏通引导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在网络热点事件发生时,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倾向,有序地做好宣传工作,创建良性话语环境,谨防负面信息的广泛扩散和产生不良的影响。加强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及时更新国家政治意见导向、纲领和政策等,以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的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5]只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针对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非理性言论及行为,要用法律法规进行治理,形成具有普遍性、强硬性的约束力。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完善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网络安全和网络舆情的引导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但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时期网络舆情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应根据其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其次,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落实好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变力,强化网络舆情内容监测,加强审核力度;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大对造谣者的惩罚力度,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散布;加强对网络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对自媒体和个别网民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最后,个人应尊法学法守法,坚决抵制一切抹黑、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对于不良网络言行进行监督,为党和国家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