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篇章衔接词“而”

2022-03-18 09:10许典琳
语文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尉古汉语天子

○ 许典琳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一、引 言

关于上古汉语连词“而”的语法功能,前辈学者已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如马建忠(1898)、王力(1958)、薛凤生(1991)、裘燮君(2005)、杨荣祥(2008)等[1-5]。各家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描写“人而无仪”“攸然而逝”“因其所大而大之”“七月而葬”等几类特殊结构中“而”所连接的前后两个语言单位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关系,其重点旨在对连词“而”的语法功能作统一解释。学界目前已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即上古汉语“而”所连接的是两个陈述性成分。杨荣祥指出[6]:

上古汉语高频虚词“而”的基本功能是标志“两度陈述”,即“而”所连接的一定是两个陈述性成分,这两个陈述性成分可以分为两个分句,一个分句自然构成一项陈述;也可以合并在一个句子里,“而”连接的两个陈述性成分构成一个复杂的述谓性结构,这个复杂的述谓性结构包含两项陈述。

所举典型例证,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杨文认为“而”连接的两个主谓结构“可以说两个并列的小句(或分句)”,也“可以说两个主谓结构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句子”,后一种分析即上述引文的“合并在一个句子里……构成一个复杂的述谓性结构”。

从既有研究来看,“两度陈述”标记的“而”至少含有以下两项特征:

(一)“而”用于连接相邻的两项直接成分,这两项直接成分具有陈述的功能。这些陈述往往都是相对简单的陈述,一项陈述只包含一个VP,如“任重而道远”。若包含多项VP,也多是共享主语,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5-7]。

(二)“而”所连接的两个陈述性成分,属于句子内部。从“两个分句”“合并在一个句子里”“上古汉语允许一个句子有两个陈述中心”等相关表述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我们认为,“两度陈述”标记说合理解释了上述几类特殊的“而”字结构,对于揭示上古汉语“而”的基本用法是必须的,但还不够充分。“而”在上古汉语中还体现出不同于杨文所描写的用法。如:

(1)(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

(2)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给事狗中。而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上见,心说之,及入永巷,而召贵延年。

(《史记·佞幸列传》)

(3)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繇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其爱幸埒韩嫣。

(《汉书·佞幸传》)

例(1),“而”显然不是用于连接“夫然后之中国,践天下之位也”以及“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两个陈述句。由“然后”一词可见前一项陈述是承自前文,与前文关联更紧密。例(2)、(3),“而”并非是连接两项相邻的陈述。“而”字之后的陈述,如“平阳公主言延年女弟善舞”“李夫人产昌邑王”显然和下文关联更紧密。此三例不同于杨文所描写的“双陈述结构”——即借助“而”,“使两个相对独立的陈述共现于一个句子中”。

本文认为,以往对于“而”语法功能的描写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用例。这样的例子不应当与“任重而道远”等一类用法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观察。

本文对于上古汉语“而”的基本认识是:上古汉语“而”应该分为两类。“而”用于连接两个陈述性成分时表达结构关系,属于语法层面的连词(记为“而1”);“而”在语篇中用于衔接上下文时表达衔接关系,属于篇章层面的衔接词(记为“而2”)。下面以《史记》为基本语料范围,描写《史记》两类“而”的用法,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必要时候补充他书的语料作为佐证。

二、“而”用于“结构关系”与“衔接关系”

(4)今不恤士卒而1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史记·项羽本纪》)

(5)已盟,章邯见项羽而1流涕,为言赵高。

(《史记·项羽本纪》)

(6)今王有七十余城,而1公主乃食数城。

(《史记·吕太后本纪》)

(7)战胜而1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史记·项羽本纪》)

(8)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洛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而2符离人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

(《史记·游侠列传》)

例(4),“而1”连接“不恤士卒”“徇其私”,前后是并列关系。例(5),“而1”连接“见项羽”“流涕”,前后是顺承关系。例(6)“而1”连接“王有七十余城”“公主乃食数城”,前后是转折关系。例(7),“而1”连接“战胜”“将骄卒惰”,前后是条件关系。例(8),“而2”并非连接相邻两个语言单位,即“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和“符离人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显然,“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在文意上与前一句“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更连贯。

例(4)~(7)的“而1”是学术界以往所重点描写的对象,也即用于连接两个陈述性成分的“而”。“而1”所连接的两个陈述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相对有限、紧密,多半表示顺承/因果、假设/条件、并列等。例(8)“而2”是以往学术界关注甚少的一类。如果采用既有的关于连词“而”的描写框架来观察,会面临如下问题:

1.“而2”显然不是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

2.退一步讲,即便“而2”连接的是前后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也很容易发现“而”所连接的相邻语言单位内部往往不止包含一项简单的陈述,如“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更有甚者,不同陈述之间并不共享主语,这意味着“而”所连接的语言单位表现得不像一项单独的陈述,而是一个大的句群。例如:

(9)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2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1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1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史记·货殖列传》)

例(9)“而2”并不是连接相邻的两个句子,即“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由末句“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可知,本段围绕乌氏倮、寡妇清两个人物分别展开叙述,先叙述乌氏倮以畜牧富,为秦始皇召贵,后叙述寡妇清以丹穴致富,后来也为秦皇帝尊贵。“而2”所连接的是两个较大的句群,即“乌氏倮畜牧……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和“巴(蜀)寡妇清……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可见“而2”的前项“乌氏倮畜牧……以时与列臣朝请”包含三个句子(也即不止一项陈述),后项同理分析。

本文认为,上古汉语的“而”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结构关系”,一类是表示“衔接关系”。前者属于语法层面,后者属于篇章层面。

例(4)~(7),“而1”所连接的两个陈述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有限的(多半是顺承/因果、假设/条件、并列、转折等)。张敏、李予湘(2009)将上古汉语“而”字结构看作是一种并列结构[8]。换句话说,“而1”用于表达并列、转折、顺承、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时,是一种特定的结构关系(structural),即以并列结构的形式被组合起来。“而1”只是充当这种结构关系的标记。“而1”属于语法层面的连词。

例(8)~(9),“而2”并非连接相邻的两个陈述性成分,不是连词。“而2”用于衔接关系(cohesive),而不是结构关系[9-10]。相较而言,“而2”的衔接显得更松散,更没有结构性,不再是表现为“[[VP1]+而+[VP2]]”。“而2”属于篇章层面的衔接词。

三、表衔接关系“而”的句法特征

(一)“而”用于非相邻语言单位的衔接

(10)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2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崑仑云。

(《史记·大宛列传》)

例(10),与《汉书》对读可清楚得知此处的叙述线索是以汉朝为中心:先进行战争,“击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鄣至玉门”;战争结束后,“汉使还”“(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最末,大宛诸国纷纷向汉朝进献宝贝,“天子大悦”。

仔细体会文章的结构层次,“天子大悦”与“而汉使穷河源”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我们认为合理的解释是“汉使穷河源”一段是插叙事件。查《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由于河源地处大宛南部,“汉使穷河源”大概是指汉使凯旋时顺路去河源采挖玉石,而不是在“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天子大悦”等一众事情之后又重新西征河源。

由此可知,《史记》此处的叙述不是按照单向的线性时间进行的。因此,表达衔接关系的“而2”一方面和前文有形式上的界限,也正是有了这个界限,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种提示作用,即此处和相邻的语言单位没有关系,应当回到前文的叙述主线上。“而2”在这里起到一种“回溯”的作用。

(11)A.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于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B.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C.而2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

(《史记·大宛列传》)

(12)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赏赐,厚具饶给之,以览视汉富厚焉。大角氐,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库府臧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氐奇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

而2外国使更来更去。大宛以西皆自恃远,尚骄恣,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

汉使往既多,其少从率进孰于天子,言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示汉使。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例(11)是例(10)之后的。从上下文可知,A段“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是与“而汉使穷河源……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崑仑云”衔接的,即在汉使探寻黄河源头时,天子正多次到海边之地视察。B段“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与上一句“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也不存在逻辑关系,这段是接例(10)“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说的,即大宛诸国的使者来汉往来不断,但大宛以西的国家则以距离遥远而不肯臣服汉朝。C段与《汉书》对读可知,“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应是接着B段“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叙述的,即大宛以西诸国蔑视汉朝,因此导致汉使挑起事端,言“宛有善马……不肯与汉使”。

分析文章的叙事结构,可知例(11)“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于天子”、例(12)“而外国使更来更去”都与前一句不在同一层次上,“而”不是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而是在非线性时间的叙述线索中起到衔接作用。

(二)“而”用于发端,另起一段

表示结构关系的“而1”常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前后项之间往往具有相对紧密、有限的逻辑语义关系。因此,“而1”在韵律上具有“连而不断”的特征。吕叔湘(1942)从辞气的角度指出[11]:

“而”字在本质上是一个真正的“连”词,这里所谓的“连”即“连而不断”的“连”。“而”字连系的,无论是相顺的两事,还是相反的两事,是同时的两事,还是先后的两事,用“而”字的句子都是一贯而下,不作顿挫。

但是,表示衔接关系“而2”重在文本中回溯前文,衔接上下文,因此“而2”常常和前文可以隔得很远,常用于发端,另起一段,因此在辞气上也不同于连词“而1”的“一贯而下,不作顿挫”。如上举例(3)“而李夫人产昌邑王……”、例(10)“而汉使穷河源……”、例(11)“而汉使者往既多……”,等等。例如:

(13)上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及纵死,张汤败后,徙为廷尉。而尹齐为中尉坐法抵罪,温舒复为中尉。为人少文,居它惛惛不辩,至于中尉则心开。

(《汉书·酷吏传》)

(14)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及纵死,张汤败后,徙为廷尉,而尹齐为中尉。

尹齐者,东郡茌平人。……上以为能,迁为中尉,吏民益凋敝。尹齐木彊少文,豪恶吏伏匿而善吏不能为治,以故事多废,抵罪。上复徙温舒为中尉,而杨仆以严酷为主爵都尉。

杨仆者,宜阳人也。以千夫为吏。河南守案举以为能,迁为御史……稍迁至主爵都尉,列九卿。……居久之,病死。

而2温舒复为中尉。为人少文,居廷惛惛不辩,至于中尉则心开。督盗贼,素习关中俗,知豪恶吏,豪恶吏尽复为用,为方略。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奸,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温舒为人讇,善事有埶者;即无埶者,视之如奴。有埶家,虽有奸如山,弗犯;无埶者,贵戚必侵辱。舞文巧诋下户之猾,以焄大豪。其治中尉如此。奸猾穷治,大抵尽糜烂狱中,行论无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于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势者为游声誉,称治。治数岁,其吏多以权富。

(《史记·酷吏列传》)

从例(13)可知,王温舒先为中尉,后徙为廷尉(此时中尉的位子给了尹齐,“而尹齐为中尉”),后来由于尹齐“坐法抵罪”,王温舒才“复为中尉”。例(14),《史记》描述王温舒的官职变动时,插叙了尹齐、杨仆二人。这是《史记》的叙述笔法。

需要说明的是,杨仆并非和王温舒的官职变动相关,仅仅是天子在同一时间内任命了两个官职,于是司马迁顺便介绍了杨仆的情况。由于插叙了“杨仆者……居久之,病死”一段,关于王温舒的叙述主线被打断了。

例(14)“而2温舒复为中尉”一句与前文“居久之,病死”没有任何事理逻辑关系。对读可知,“而2温舒复为中尉”实为衔接上文“上复徙温舒为中尉”一句。由于《汉书》删去了关于杨仆的插叙,也就不存在找回叙述主线的问题,因此不需要“而2”来衔接两个前后相邻的事件。

“而2温舒复为中尉”一句与下文更为密切,后文内容主要讲述王温舒在当上中尉以后的隶治细节,这是在段首“温舒复为中尉”背景下展开叙述的。“而2”在此处用于发端,另起一段,带有一种“回溯”的意味,类似“至于刚刚说到……”的意思。这体现了著述者的一种叙述技巧/修辞方式,不同于“一贯而下,不作顿挫”的连词“而1”。

(三)“而”所衔接的成分不可以嵌套使用

表示结构关系的“而1”和表示衔接关系的“而2”区别在于,前者是可以嵌套的,后者则表现为延展。

(15)位卑而1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1道不行,耻也。

(《孟子·万章下》)

(16)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1攻之而1不胜。

(《孟子·公孙丑下》)

(17)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1横迺为亡虏而1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

(《史记·田儋列传》)

表示结构关系的“而1”连接相邻的两项语言单位组成“而1”字结构,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充当句法成分,如例(15)充当判断句主语。“而1”字结构本身也可以作为连接项,被进一步组合到更大单位的“而1”字结构中去。如例(16)的[[环+而1+攻之]+而1+不胜]、例(17)[汉王为天子+而1+[横乃为亡虏+而1+北面事之]]等。但是表示衔接关系的“而2”不能实现这样的嵌套操作,如上举的所有例证。

“而2”不像“而1”一样嵌套使用,其根本原因是“而2”用于语篇层面上的衔接关系,它不是连接句法层面上的两个句子成分,而是要在语篇中找到相关联的事件信息,把不处在同一语篇层次上的事件关联在一起,使语篇衔接更加连贯通顺。

四、余 论

本文以篇章衔接为切入点考察《史记》的“而”,区分了句法层面的连词“而1”与篇章层面的衔接词“而2”,描写“而2”区别于“而1”的语法特征。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类新的语言现象,即存在一类不同于“两度陈述”标记的“而”;但是,“而2”的篇章衔接功能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而1”连接功能的一种演变扩张。限于篇幅,关于连词“而”功能扩张的细节,拟专文讨论。

猜你喜欢
中尉古汉语天子
英文提要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从儒家思想“礼”的角度看曹操奉迎天子及其政治影响
无字碑随想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这很值得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
中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