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以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为例

2022-03-18 09:04丁传雨李雪晖宋玉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服务平台竞赛

丁传雨, 崔 艳, 杜 丽, 李雪晖, 宋玉伟

(1.南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2.南阳师范学院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3.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 南阳 473061)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需求剧增,尤其是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专业硕士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1-2].高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然而,面对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目前部分地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相矛盾: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率低,部分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可用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不能满足行业人才需求[3].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创新”的问题.科技创新平台具有课题创新条件、科技攻关任务及成果推广服务等优势,能够有效地服务我国现代企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并具有与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融合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

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探索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形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增加科技研发成果,完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提供参考.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原则和思路

1.1 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1.1.1 目标明确原则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5].平台建设以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抓手,紧密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把握学科专业内涵,突出学科专业特点;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需求,为行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硕毕业生,提供创新产品和技术升级为平台建设目标,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高校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

1.1.2 功能清晰原则

地方高校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从行业人才技能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增强地方行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行业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行业发展.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培养为手段,以研究生实践创新培养产生的科学研究及产品研发成果为基础,凝练科技服务平台的优势服务功能,逐渐拓展平台服务范围,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2 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为行业输送合格本、硕毕业生,提供创新产品和技术升级为建设目标,以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为主线,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行业技术人员理论水平融入平台建设的各方面,通过科研团队建设、研究方向凝练、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和辅助一系列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等,探索建设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以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质量.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举措

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创新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南阳师范学院围绕植物学科人才优势,结合行业龙头企业,通力合作,服务南阳月季产业,依托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用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沟通行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月季行业输入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1 制定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

目前南阳月季种植面积1万公顷,年产值达2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月季繁育基地[6].月季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新品种缺乏、月季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落后、月季相关产品研发缺失,严重阻碍了月季产业的继续壮大.针对南阳市月季产业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三个研究方向(月季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月季种苗繁育与栽培、月季相关产品的开发)为导向,把产业、科技、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建设以不同研发方向为主的科技服务平台.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明确“月季相关产品的开发”为平台主要研发方向,并将该方向细化为三个着眼点:藤本月季品种研究与展示、月季园艺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蔷薇科植物在微庭院中的设计与施工.这三点是处于生产一线,集观赏园艺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

2.2 明确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

2.2.1 为月季行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包括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训,青年教师理论实践化,地方行业技术人员实践理论化等.

2.2.2 为月季行业企业提供创新产品和技术升级服务,包括围绕月季(蔷薇科植物)进行的科技创新,进而产生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

2.2.3 将依托平台产生的月季相关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引进的新技术进行中试后,开展相应的示范推广,包括协助月季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引进、技术校验、技术推广等.

2.3 优化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的人员构成

依托南阳师范学院科研平台和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科技服务平台的人员构成,增强平台师资力量,形成“1-3-8-15,高级职称人员-青年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生”的金字塔形人才队伍.其中“1”,指由1~2名具有观赏园艺背景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方向负责人,统筹该方向的研究,确保团队研究课题是当前月季行业亟需的应用内容;“3”,指每名高职称人员分别负责3~5名青年博士教师,论证研究项目,督促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提升;“8”,指每名青年教师负责培训1~2名硕士研究生科研技能及实践创新,团队至少有8~10名研究生;“15”,指团队每名硕士生指导1~2名本科生,负责教授实验技能和组队参加各类各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团队至少有15~20名本科生.通过金字塔形团队成员分布,分工明确、教学相长并层层把关,确保该平台的研究内容、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满足南阳月季产业的发展需求.

2.4 “校-企-地”联合,搭建研究生实践及成果示范推广平台

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政府、南阳市月季研究院、南阳月季集团以及南阳月季博览园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地”联合,搭建研究生实践及成果示范推广平台;并与南阳市月季研究院合作共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育基地”.学生定期到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训练及参与行业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热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校内依托中心的月季种质资源圃,自建成果展示及实践锻炼平台;校外,政府牵线,平台科技成果在相关企业及基地进行示范推广.“校-企-地”联合共建平台,为研究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发展需求,明确技术发展目标、锤炼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2.5 完善双导师制,健全实践创新过程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强调实践及经验的重要作用[7].依托平台培养的研究生,全部实行内外双导师制,强化实践训练.发挥平台优势,深度沟通企业,尤其是当地龙头企业,从合作企业中遴选品德高尚、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硕士校外实践导师;以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内外双导师的沟通交流平台,定期举行交流培训活动,完善校外导师考核制度.提高校内导师实践教学能力,择优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到基地参与实践教学.提高校外导师参与度,如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课题确定都要求校外导师参与;校内导师统筹理论培养、科研训练,校外导师主抓实践训练,内外导师共同把控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力求组建优势互补、合力互助、分工明确的“双师型”队伍;建立管理流程和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校外实习实践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月季行业输送高质量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2.6 “以赛促培,本硕一贯制”促进平台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结合自身“沟通行业”优势,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多措并举,形成“以赛促培,本硕一贯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夯实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并取得不俗的成效.平台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接受企业委托到主动调研企业需求,每季度积极组织行业交流会,邀请企业参与,尤其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及其需求.同时通过对国家、省市以及学院面向研究生、大学生设立的创新创业项目和我校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进行梳理,形成以“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为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负责人把控研究大方向,青年教师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带领本科生,以学科竞赛形成小团体;以竞赛小团体形式,培养锻炼研究生及本科生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问题,提出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并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将创新思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完成创造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论文及专利的写作、申请以及相关成果的转化;鼓励平台培养的本科生,报考本专业研究生,并且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以赛促培,打破本硕壁垒、本硕一贯制培养机制,为行业发展提供能力过硬的应用型实践创新人才.

3 初步的成效及思考

3.1 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自2017年8月,月季种质创新与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以来,以“月季相关产品的开发”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现代园艺“蔷-微庭院”科技服务平台逐渐建成,依托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完善,形成了“内外双导师”“以赛促培,本硕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经过4年多的建设实践,本平台已经为南阳月季行业培养输送研究生5人,在读研究生22人;申报及授权国家专利17项;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奖7项.通过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依托平台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市场认可度、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3.2 对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思考

尽管,目前实践创新与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平台服务范围有待拓展,平台科技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学科竞赛”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更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更好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3.2.1 拓展平台服务范围

目前,平台服务范围较窄,以实体技术服务为主,且只有线下服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拓展平台服务范围.首先,可以利用平台的实验室、实训室及学校的教室设施等资源,与政府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培训教育基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包括定向或订单培养、成人或继续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其次,依托平台人才优势,平台教师积极参加行业培训和考证,取得相应职业资质,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和决策服务.同时,以研究生实践创新培养过程中的成果,促进科技服务平台服务方向凝练,形成科技平台的优势服务方向.再次,可以利用平台人才优势,建立网上咨询服务功能,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3.2.2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南阳师范学院作为师范院校,师范教育是学院的优势,而与企业缺乏深度合作,横向项目经费投入偏低[7].目前平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与企业合作,多建立在校外导师聘请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未有深层次的横向项目及人才培养合作,过于浮于表面.因此,平台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从横向项目及人才培养层次建立深度合作,实现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3.2.3 完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

当前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虽然鼓励研究生参加竞赛,但对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与发表论文的重视程度等同.对待平台考核,以及导师或指导老师同样如此,学校缺乏有效的奖励或激励政策.这一现状,影响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教师指导竞赛的热情.因此,完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尤其完善平台的学科竞赛评价体系,增添平台对学科竞赛的具体考核和奖励或激励措施,有效提高平台“以赛促培”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机能.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服务平台竞赛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