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3-18 07:55沈晓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政农村建设

沈晓华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落实需要广大农民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特别是应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力量,调动更多人才参与到振兴乡村的行列当中。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给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保障。作为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实际进行教育时,必然要在思想上带领农村青年朋友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树立和振兴乡村同步发展的人生信念,积极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然而,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内容繁多,尤其是在国际环境日渐复杂的当下,如何对其思想特征加以把握,使其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直接影响未来“三农”的发展趋向,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1 乡村振兴和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的相互关系

1.1 乡村振兴促进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发展

1.1.1 乡村振兴给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展开创建了政治条件

乡村振兴战略的针对目标是农村地区,为使其战略成为一个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以及法治保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党和国家始终以法治、自治和德治为重要手段,组织开展了大量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德治建设等政治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还使农村政治生活更加有序,给青年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创建了政治条件[1]。

1.1.2 乡村振兴给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展开带来了物质基础

自十八大以来,我党就十分重视 “三农”问题,经过几年努力,“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大量经验,给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此一来,乡村振兴有了巨大的经济支撑,这就给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特别是农村思政教育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1.1.3 乡村振兴给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展开创建了生态环境

人的政治素养与思想道德观念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因此在农村思政教育中,通过创造优良环境,则能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起到强化教育效果的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正好是以绿色发展为基础,通过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使整体环境更加宜居,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1.1.4 乡村振兴给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展开创设了文化氛围

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推进。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各类有效措施,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弘扬民族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移风易俗,优化农村文化业态,强化村民科学文化素养。基于这类活动,使农村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先进文化的浸染,给思政教育的展开创设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1.2 农村青年思政教育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1.2.1 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给乡村振兴创设了社会氛围

农村思政教育始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农村青年发展,一切依靠农村青年进行。基于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强化其家国情怀、民主意识,能促使其对当前的社会生活规范、政治规范以及价值准则给予充分认同,从而团结更多青年人群,汇集更多力量,最终给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2]。

1.2.2 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给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方向

思政教育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前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调节和导向作用。在农村青年群体中实施思政教育,能有效提升思政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给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1.2.3 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给乡村振兴带来了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会使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实现全面改革,所以势必会触及各主体的相关利益。只有真正明确农村青年利益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全面协调其利益诉求,才有利于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而思政教育正好能帮助广大农村青年处理好集体和个人、个人和他人等常见利益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及责任感,从而为振兴乡村带来不竭动力。

1.2.4 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充足的人才支持,只有真正加强农村青年思政教育,正确引导思想观念发展,规范行为习惯,明确理想目标,使其意识到农村也有一片广阔天地,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行列之中,为乡村发展献智献策。

2 乡村振兴下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工作对策

2.1 优化教育环境

2.1.1 优化经济环境

加强农村经济环境建设,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前提,也是青年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经济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全面优化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环境,需从这几点着手:(1)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品牌建设为核心,落实乡村产业培育,实现各产业融合建设[3]。如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发展现代化作物、强化粮食安全等。(2)以当地发展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全面建设优势产业,重点解决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提升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乡村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建设。

2.1.2 优化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给人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政治环境的纯洁性,才有利于促进民主思想发展及民主法制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想要为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发展营造优良的政治环境,还需从这几点着手:(1)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创新优化组织设置以及活动方式,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加强优秀党员宣传。(2)加强村民自治实践,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具体应将自治作为基础,加强自治组织建设,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面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真正意义上形成多层次协商的管理格局[4]。(3)落实农村法治建设,树立法治理念。具体应从基层干部着手,加强法治观念培养,增强普法力度,强化农民法治素养,尤其要引导广大青年养成遵法守法的法治意识,从而建立优良的法制环境,在政治层面上推动青年群体思政教育顺利开展。

2.1.3 优化文化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强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全方位发展。所以在乡村振兴中,要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还应注重方式方法把控。(1)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使全体农民能始终向着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2)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和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服务中心构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覆盖全领域和全体乡民。同时促进文化惠民工程发展,给农民带来充足的公共文化资源,带领更多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群体积极参与“三农”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行列之中,发展出一批可以直观展现农民农业实际发展以及新时代下农村农民崭新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3)落实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杜绝各类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习及腐朽文化,并在村民群体中不断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营造出一个乡风文明以及人文环境优良的美丽新乡村。

2.2 丰富教育内容

2.2.1 落实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所有人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也是人生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真正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全体农村青年具备勇于向上的动力,给乡村发展建设带来坚实保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村青年实施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引导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同时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意识到只有真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才能意识到自身事业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性,从而将国家繁荣复兴作为自身责任,扛起振兴乡村的历史重任[5]。

2.2.2 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深刻影响着每位中华儿女的行为规范及思想观念。在农村青年思政教育中全面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一是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充分发挥出来,强化青年群体的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养成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夯实民族凝聚力。二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道德品质、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道德教育方式,对农村青年实施思政教育。三是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优秀的道德理念与人文精神,以强化农村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意识,使其能始终坚守传统文化立场,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四是全面挖掘传统文化中先进的育人思想、育人理念和育人形式,引导广大青年群体坚定文化立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使更多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3 落实创新意识教育

全民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年也需及时转变传统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摒弃传统农业观念,积极寻求新的创新创业方向。同时树立创新意识,主动认识和了解最新观念及技术,学会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业思想把科技和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真正确保乡村振兴发展具体落实到每位农村青年身上。

2.2.4 落实政治观念教育

农村青年群体中落实政治观教育,不但是强化思政素养和坚定政治方向的需要所在,还是新时代下青年教育的内在要求。(1)落实基本国情教育,以便青年群体能对其他问题产生清晰认知。具体应帮助所有农村青年认识到,虽然当前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仍处于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未改变。(2)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以及纲领教育,促使所有农村青年能始终坚定党的路线不动摇,主动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3)全面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依法办事、以法育人,通过案例讲解、法制讲座等手段,带领农村广大青年了解和认识法律,建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强化法治能力,同时配置专门的法律顾问团队,随时帮助青年群体咨询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纠纷,渐渐成长为一位德法兼具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2.2.5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食粮,也是所有中国人共同认可并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它不仅代表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还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精神追求。针对农村青年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全面展开民族精神教育和创新改革教育。具体应在实施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激发农村青年主人翁意识的发挥,真正心系国家和乡村;同时在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培育的前提下,促进诚信建设,推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其能真正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和影响。

2.3 建设教育机制

2.3.1 优化领导机制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展开的领导核心,也是我党在基层组织当中的战斗堡垒,更是兼顾基层发展的关键载体。作为我党在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农村青年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息息相关,只有真正落实基层党建,加强党组织对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才能完善青年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展现政治功能,全面整顿作风与纪律散漫等问题,以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全面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落实农村建设。(3)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领作用落实。具体应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确保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皆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汇聚民心民力建设农村经济、政治与文化。

2.3.2 优化考核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为充分落实农村青年的思政教育工作,鞭策相关领导干部真正落实自身工作,还应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真正将青年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纳入乡村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岗位职责考核当中,始终以当前乡村建设的用人标准为核心,实施全面考核,不但要对实际工作成效进行考量,还要对德行思想进行考量。与此同时,还需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兼顾精神与物质层面的奖励,并在过程性与动态化的考核之下,充分展现激励效果。对于在工作中不上进、不积极的人员,需及时给予言语和思想上的教育批评,坚决不助长懒散消极的行事作风。

2.3.3 优化监督机制

为使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有所评判,还需采取相关措施,构建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与乡规民约,使众多农村青年能真正参与进来,实现全程监督。具体可以建立专门的农村青年思政工作监督委员机构,确保其中各项事务透明公开,从整体上形成民事民办、民事民议的监督格局。同时,有关部门与基层党组织还应在农村青年群体中加强相关知识教育,从整体上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农村自治监督体系。

2.4 创新教育方法

2.4.1 实现统一教育和分层教育融合

统一教育即是对所有青年群体普遍采用同一种教育活动和方式。农村青年作为一种群体类别,必然具有一些共性,所以有必要抓住其思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广大青年群体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思想统一。但不同农村青年所受教育、成长环境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必须实施分层教育,从实际出发,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并以具体对象为核心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根本上提升农村青年的思政素养,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全面展开。

2.4.2 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

作为思想教育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方式之一,理论教育主要是以理论灌输为核心,需要学习者充分掌握其中的核心知识,为此在新时代下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指导,给广大农村青年全面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也是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必要手段,更是检验思想理论科学可行与否的唯一标准。在乡村振兴之下,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向,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利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学习到的各项理论知识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思想认知水平。

2.4.3 实现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结合

意识形态本身具有一定阶级属性,这就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意志与利益,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取向。然而,虽然社会主导思想是一元化,但社会中依然存在大量多样化的价值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价值意识正好给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丰富资料参考。所以,在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当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全面整合和引领多元化的价值意识及思想,从中吸收精华,势必能给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工作的合理展开带来可鉴之处。

3 结语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伟大战略,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因此需动员全党和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落实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在明确乡村振兴和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优化、内容丰富、机制完善和方法创新增强教育时效性,使其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实现人生理想,为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