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王星乐
(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1)
贫困治理是指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对贫困现象进行治理, 是对贫困人口减贫、 脱贫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作的理论思考、 政策安排与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治理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并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 新部署,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深刻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理论品质, 把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推向了新境界。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深厚的人民情怀,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科学依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有其深刻的形成逻辑。 在新的历史阶段,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决战脱贫攻坚、 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对消除贫困现实问题的理论回答, 也是党继承长期扶贫脱贫工作经验、 对于现实减贫扶贫重要任务接续探索的历史回应与发展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持续向贫困宣战, 奋力接续减贫扶困、 追求共同富裕的历程, 探索出日臻成熟的扶贫道路和扶贫理论[1]。 毛泽东基于对当时国情的认识, 提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农村反贫困工作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带领全国人民初步探索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及追求平等的反贫困实践。 邓小平继承并创新性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指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扶贫的战略目标, 反复强调改革对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重要性, 主张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消除贫困。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完善扶贫思想的内容与体系, 突出表现为农村扶贫开发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进入21世纪以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球视野, 结合中国实际, 依据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等理论、 思想, 强调扶贫战略的重点和更高要求在于巩固温饱成果, 提高发展能力, 加快脱贫致富, 缩小发展差距, 努力实现全方位扶贫开发。 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贫困治理的一系列理论, 为推进中国从整体贫困向削减贫困转变、 推进共同富裕从设想到逐步变为现实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习近平作出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提供了充实的历史积累。
进入新时代, 贫困问题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凭借“后发优势”补偿经济差异化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全体人民整体发展在不同层面的需求, 尤其是局部贫困人口的发展潜能难以充分开发。 贫困地区的人民更需要得到生存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关注, 以此使改革发展红利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具有浓厚的扶贫情结, 他在不同时间阶段深入实践, 不断接触和参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亲身经历不同区域、 不同类型的扶贫减贫工作, 在厚植人民情怀的同时, 也锤炼了扶贫认知。 习近平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适应新时代贫困治理工作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方案。 2015年, 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 “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既扶贫又扶志, 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 提高其发展能力, 发挥其主体作用”。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以人的发展为理论起点与逻辑出发点, 坚持群众主体, 注重激发内生动力, 既是对帮扶贫困人口自立自强的积极回应, 又是促使贫困人口的知识才能得以全面充分发展的理性设想。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在充分尊重人的独立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强调“扶志”与“扶智”, 提出“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思路。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强调,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形成于中国贫困地区的减贫扶贫工作实践, 是围绕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和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 目标在于消除贫困与保障民生并举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在中国共产党历代最高领导人扶贫论述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体现出党和人民积极探索扶贫道路的迫切愿望和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的现象和本质、 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注并致力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将消灭剥削、 消除贫困作为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又是新时代贫困治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上准确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推进到新的境界。 唯物辩证法强调从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过程出发,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全面、 联系、 发展为显著特点的工作思路贯穿全部扶贫实践当中, 它所蕴含的全面的、 联系的、 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凸显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科学求真的价值追求和精准理性的道路选择,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内涵与路线方法的集中体现与贯彻表达, 体现出新时代贫困治理思想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2]。
全面思维。 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决定了贫困治理工作的艰巨性, 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全面性的辩证思维, 切实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 客观地分析现实党情、 国情、 社情、 民情, 提出在国家建设目标、 社会发展预期、 党的战略任务三者交汇的时间节点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艰巨任务的战略意义, 深入了解中国不同贫困地区特殊困境, 全面把握经济社会运行规律, 实事求是地提出一系列减贫脱贫的理论观点。
联系思维。 在统筹国家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的前提下,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以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深入考察和分析不同贫困地区各类致贫原因与贫困现象在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层面的异同, 深刻认识贫困地区之间及其与其他地区减贫脱贫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关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以及关于深度贫困地区和“老”“少”“边”地区脱贫攻坚等一系列贫困治理的观点和对策。
发展思维。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客观地认识到中国扶贫工作开展的现实情况和复杂关系, 将扶贫工作置于历史发展、 实践发展的逻辑下辩证地进行考察分析, 为科学地提出应对之策准备条件, 建构起充满辩证法思维的中国贫困治理理论。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视角的考察, 采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研究与分析贫困原因, 在脱贫攻坚实践工作的决策处理和解决思路上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逻辑思维的运用与践行。
习近平强调,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 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客观性, 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3]。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指导下,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提出在解决区域性集中贫困问题的基础上, 要加强区域扶贫协作, 形成社会大扶贫格局; 建立制度规范,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根据全面性、 联系性、 发展性的工作思路, 在掌握全国不同地区致贫原因的前提下,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精准实施策略。 先后出台了“六个精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等一系列细则, 强调要因时而动,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 因此,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内涵[4]。 其以理性向度看待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现实需求, 并根据符合实际的全面认识, 制定化解现存矛盾与问题的工作思路, 是唯物辩证法贯穿贫困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 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新境界。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忠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理论的实践向度, 始终围绕“贫困治理为了谁、 谁来治理贫困、 怎么治理贫困”的核心问题, 高质量、 全方位地推进中国减贫扶贫“最后一公里”的宏大伟业。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历经实践检验, 表明消灭贫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显示出社会主义中国的贫困治理能力, 展现出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特色、 中国方案与中国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治理工作的统一领导, 激活并赋能各级基层党组织, 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显著时代特征。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组织和制度保障, 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扶贫行动方案从调研、 座谈, 到部署、 施策, 再到专项巡视、 成效考核等, 逐渐形成了富有针对性的办法和具体化方案。 从前期的实地调查和研究部署, 到中期的扶贫干部培训, 再到后期基层意见的反馈, 在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 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对扶贫工作的全程跟进和及时调整, 是构成贫困治理方案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扶贫实践过程中, 对基层扶贫党员干部的培训是增强扶贫工作人力优势的有效做法; 注重听取基层意见, 对情况作出分析并形成经验留存, 作为更广泛的宣传学习资料。 后期关于扶贫工作的考核监督是巩固扶贫成果的有力保障, 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展开底数统计是激励各级干部抓紧工作落实和考评干部绩效的有效措施, 也是有效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应对办法; 在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加大社会资金和优势力量的投入, 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减贫扶贫事业的格局。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协同攻坚, 东西部守望相助, 广大基础党员干部吃苦耐劳、 勤勉奔波, 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奉献精神, 共同构成党统一领导下的新时代贫困治理工作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注重贫困治理实践的顶层设计, 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贫困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的突出体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工作坚持问题导向, 完善领导责任制、 管理体制、 工作机制, 搭建扶贫制度的四梁八柱; 通过合理有效的工作流程和环节设置提高了扶贫工作的实效, 中国实质性削减贫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出现了良好局面。 切实关注扶贫行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对整个贫困治理工作作出新的制度建构和政策引领, 是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性理论贡献。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也高度关注非常态化情境下及时防范化解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等返贫致贫风险, 统筹建立防灾减灾扶贫工作机制, 增强风险意识, 强化底线思维。 从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 到精准识别、 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 从上下联动、 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 到保障资金、 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 从因地制宜、 因村因户、 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 到广泛参与、 合力攻坚、 守望相助的社会动员体系, 从多渠道、 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 到扶贫实践取得的可持续、 可借鉴的发展性成果, 构建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和贫困治理的制度体系, 显示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5], 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贫困治理奇迹。
综上,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其目标在于解决国家贫困治理过程中的发展不充分、 不平衡问题, 有效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 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有力指导下, 经过持续奋斗, 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 我们形成了“上下同心、 尽锐出战、 精准务实、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 中国人民意志品质、 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接续传承。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必将为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精准指导[6]。 同时, 中国取得的扶贫脱困伟大成就, 贫困人口得以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成果, 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且“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7], 给世界范围的贫困治理事业以及推进构建一个没有贫困、 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展望未来,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 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 我们需要继续以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 向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所规定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宏伟任务进发[8],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和全民富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