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齐民要术》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其现实意义

2022-03-18 07:13霍兴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时令节气农业

李 卿,霍兴花

(青岛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2021年2月21日,国家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发布了21世纪以来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指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2022年2月22日,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体系”,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在一个关键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意志,也更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支撑。

诸多的世界古代文明,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它的延续有赖于中华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及其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强大生命力,也正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构成了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本文将从《齐民要术》中“二十四节气”文化指导农业耕种及栽培等视角,探讨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典范“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及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

1 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的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同时,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挖农耕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保护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利用好经典,传承好经典,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经典永流传,《齐民要术》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在中华农耕文明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1.1 农耕文化的经典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这部农学巨著是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成书于公元六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科学专著之一。作者用当时的语言第一次全面记载了6世纪及之前我国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的生产状况及农业技术,精确、细致地总结了劳动人民从实践中积累的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也向世界展示了当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领先地位。

《齐民要术》是我国先民从朴素的宇宙观出发,观察、认知自然,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都有它们的本性和规律,是自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先民们认为,各种农作物也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表现出来的对时间、空间的要求,也是它们的自然属性。正所谓“物各有时”“地各有利”“不违农时”“相地之宜”“顺天时、量地利”,这样才能“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思想详尽收集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创造的经验,集成了《齐民要术》这部农学巨著,告诉人们顺从自然法则、尽自己努力,以“人和”配合“天时”“地利”,让大家看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1.2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由两至、两分到四时八节,再到成形、确立,纳入历法等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传统时代扮演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作用。目前,学术界基本上认定为“二十四节气”萌芽于夏商时期,成型于战国时代,在秦汉时期趋于成熟,并得以完善。汉武帝时,邓平、徐万且等编制了《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并于汉武帝元封七年(即公元前104年)在全国颁布,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指出节气不是一天而是一个时刻,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的重要改革。[2]“二十四节气”是从古至今世代传承的指导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时间制度,更是古代农民恪守“敬畏天时以应时宜、施德于地以应地德、帅天地之度以定取予、依自然之法精慎管理”四大农业伦理原则[3]的重要体现,进而建构起一个生产与生活、农事与民俗、时间与文化相结合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从单纯的时间制度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其内涵、价值也日益丰富起来。[4]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是对“二十四节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认同。[5]

2 《齐民要术》中“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应用

徐旺生[6]指出“二十四节气”产生的主观背景与中国古代社会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农学思想相关。“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时间指针,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各种农事活动,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储存等各个环节。因此,它与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是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代表,也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观和蕴藏其中的哲学思想。[7]《齐民要术》对一年中各个节气时令的农事叙述具体,如“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贾思勰在此典籍中明确提出“自然物侯”作为季节标识来决定农业生产的操作进程,如其所述“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古时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2.1 “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耕地播种

《齐民要术》的“序”曾引用仲长子的话“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仲长子的话即道出了自然为我们准备了时令,我们要努力从事农业活动,当春天下了适时的雨之后,方可开始耕作,才能将食物盛在碗里。依天时以量地利,是古时农业生产的根本,也是家、国之根本。《齐民要术》曾引用《孝经》“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其引《论语》之言“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天时、地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则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全稳定。

“二十四节气”对耕地播种的指导在《齐民要术》中得以很好地体现。其“杂说”中提到荞麦的种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植。”小麦的种植则是“亦秋社①后即种。”种麻“以夏至前十日下子。”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第一”详细记述了一年中各个节气、时令的农事叙述,明确提出了“自然物侯”作为季节标识,来决定农业生产的操作进程。如:

1.7.4《吕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

上文《齐民要术》引自《吕氏春秋》的话语,提到“冬至”后的五十七天,菖蒲出现的时候,开始耕田。自此,时令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序幕正式拉开。如:

1.9.1《汜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上述《齐民要术》引自《汜胜之书》的引文,提及“趣时”,作“趋”“赶”之义讲,赶上合宜的时令,才能“和土”、“务粪泽”即使土和解,讲究保持肥沃、保存水分即现在所讲的“保墒”,典型的“顺天时,量地利”的体现。

1.10.1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上文,两次提到“夏至”,第一次讲夏至对土壤的影响,土壤第二次和解;第二次提到“夏至后九十天”即秋分节气到来,“天气”“地气”调和,土壤和解。根据天时,此时耕地,耕一次可以当得平常五次,称为“膏泽”,可见,都是得着时令的功效的。

1.11.2 春候地气始通:椓橛木②,长尺二寸;埋尺,见其二寸。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此时③。二十日后,和气去,即土刚。以时耕④,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

上文在如何估定春天“地气开始通达”方面,再次强调了节气时令“立春”的重要性,以及测定地气通达方法及“天时”对“地利”的影响。这是耕田要注意的节气时令的重要体现,适合的时令耕地,事半功倍。《齐民要术》卷一“耕田第一”的最后提到,“1.17.1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在“收种第二”2.8.2提到“顺时种之,则收常倍。”,并可根据时令判定来年最适宜的作物,如“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⑤,岁所宜也。”可见,“天时”“地利”与农事活动需要成为有机耦合体,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完美时宜表达。中华先民通过天之“时”影响“地”,通过直接观察天象气候、体悟土地资源、水体、矿藏及适合耕种农作物和旱涝寒暑做出相应的符合生态系统的农业化行为。[8]

2.2 “二十四节气”文化与作物种植

“二十四节气”中篇幅最长的是卷一的“种谷第三”了,从中可以看出贾思勰对谷的种植技术的重视。贾思勰从“天时”“地利”的思想对谷类播种的适宜条件进行详细而系统的叙述种植及管理的技术和原理,大多数为首次记载,属于《齐民要术》的精华,并重点强调了“顺天时”、“量地利”的重要性,当政者应该遵循农时,不侵占夺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便再次印证了 “顺天时”、“量地利”是贯穿《齐民要术》的主旨。如,3.2.2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种谷第三”中 3.16.2 引自《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东汉人赵岐注释说“使民得务农,不违夺其农时,则五谷饶穰,不可胜食也。”农民不违背农家的耕作时令,收获的粮食可以吃不完。针对早谷子,《齐民要术》3.23.1引自《汜胜之书》,“稙⑥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另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其中,“夏至后八十、九十日”,按照节令来算,即白露、秋分两个节气之后,寒露、霜降之前。这儿便以夏至、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五个节气精准的测算出针对早谷子田间管理应该关注的时间节点,确保早谷不受霜降的伤害,以保收成。

在黍、穄和大豆的种植时令上也有特定的节气体现。4.9.1中提到“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大豆第六”提及节气“夏至”,6.5.2提到“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在此节,“顺天时,量地利”对作物播种的影响都有所体现。而对小豆的种植,在“小豆第七”中也有所论述。7.1.2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初伏断手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则晚矣。再次确定了“夏至”节气这个时间节点对作物种植的影响,且因为节气变化带来的土地变化,会影响到播种量的大小。

不顺应时令节气的播种,对作物生长与品质的影响则在种麻中体现。“种麻第八”8.2.4提到“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虽然夏至后十日也可种麻,但《齐民要术》8.2.4中解释到“夏至后者,匪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也就是说,夏至后种的麻,矮小,皮也轻而且薄。

《齐民要术》中对种稻、种瓜、种蔓菁、种姜等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令节气都有所建议。种稻要在“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即“谷雨”节气。种瓜,常以“冬至后九十日、百日”,即“春分”后。种蔓菁,则要“七月初种之,一亩用子三升。从处暑至八月白露节,皆得。漫散而劳;种不用湿。湿则地坚叶焦。”种姜则“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牙⑦生,可种之。”

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时至,农作物则生,时过而竭。农业生产要依时而做、适时而动,其兴衰消长无不跟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候节律息息相关。“顺天时”“不违农时”便成了中国传统农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成了农业伦理中“时”的维度的最好诠释。

3 乡村振兴战略中“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价值引领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重要推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以文化涵养乡村社会的重要作用。[9]

3.1 生态观价值引领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观。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如违天逆时,则“五谷萎败”。它倡导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顺天时,应地利,遵循自然规律,天、地、人之间有机配合和协同,才能够使农业有好收成。这种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人要尽量地体察“天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使自己的行为顺应自然变化和自然节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逾自然之道,不乱自然秩序。如是才能够使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为乡村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思想上的价值引领,也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铸魂。

3.2 科技观价值引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最早是根据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等和地球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10]汉武帝太初元年,将其编入太初历,颁行全国,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传承绵延,走向世界。“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密切相关,每个节气都有典型的物候现象,因此一直是指导农事的总则,也成为古代农学研究的核心。“二十四节气”随着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完善,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在当今的具体生产生活中延伸出来一些农谚,成为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体系。比如,华北南部有“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最当时”冬小麦的播种期之说;而安徽、江苏一带则是“寒露豆,霜降麦”;浙江一带要遵循“立冬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在现代社会中,先进的工业技术极大改变了传统农耕技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仍然不可小觑。它依然告诉人们观察自然之道,遵循自然法则与规律,利用一年的自然力特征,“教民养育六蓄,以时耕种”,因地制宜,不适合种植五谷的地方则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科技观念对乡村振兴起着非凡的作用。

3.3 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

文化和国家治理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魂,也是国家治理的魂,在国家治理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振兴,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文化哺育和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完善当今耕读教育体系,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教育之中培养坚定文化自信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具有家国情怀的新型人才;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艺术之中涵养,打造文化艺术与乡村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既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审美体验,又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国内外大型场合之中,营造 “中国式浪漫”,既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现出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大国风范。这都足以在各种场合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

4 结语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11]是土地生产与天地变换关系的经验结晶,是有序配合又有序分布于时间和空间之中,[12]因时制宜,将取物顺时的生态思想移植在农业活动之中。《齐民要术》中的农事活动所遵循的 “顺天时,量地利”,是“二十四节气”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好体现,根据节气安排农活,根据物候、气候安排农耕,把握时机不误农时[13],集时间、空间与事件的三个维度于一体的完美时宜表达,更是农业伦理“时宜”的升华。[14]。《齐民要术》所体现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更是体现了顺应天时,因地制宜以及尽人之力的“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和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同时,他又指出在自然面前,人虽然弱小,但并不是说不作为,“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15],应该发挥人力作用、遵循物性,用好现代科学技术,用好天时、地势,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树立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理念,也为农业高校培养知农、爱农的涉农人才,提升其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担当乡村振兴的大任起到思想引领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秋社: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齐民要术》,石声汉译注,中华书局,2016,29.

②椓橛(zhuó jué)木:“椓”此处做动词用,即制成一个一端较尖的小木桩-木橛。

③ 此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即“此乃时也”,指的是“这正是合适的时令”。

④以时耕:在适合的时令耕地。

⑤息:随时间缓缓增加的东西。此处为“涨出”的意思。

⑥稙(zhī)禾:早禾,与“穉”(zhì)(迟禾)相对。

⑦ 牙,通“芽”。

猜你喜欢
时令节气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春季时令尝鲜
时令湖——艾尔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Jerry&Judy:苏州印象是彩色的,四季分明时令如期而至
一首春季时令菜 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