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有点悲天悯人的情怀

2022-03-18 07:18◎丁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5期

◎丁 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显然书名号里面所说的,不只是一个文章的标题,同时更是一种人生观点。在高中阶段,将这样一篇课文放在学生的面前,或许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如果仅从教化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如果加以改编,是可以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个时候的教育效果应当更加理想,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认同怜悯是人的天性,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加容易。将这一观点带着这篇文章放到高中学生的面前,某种程度上讲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这是因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认识的社会更加现实,对于天性中的怜悯,会在无形当中产生更大的距离。那为什么教材还要如此编排呢?

笔者的观点是,正是因为有了现实的对照,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一旦形成,哪怕是“人总要有点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一个类似于认知底线的认知,也会成为心目当中的种子。

这或许是一个具有一定矛盾的认知。众所周知,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但在人的天赋中除了自私的本性之外,还有一种本性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怜悯或同情。这种人类本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去关心别人的命运,感受别人的幸福,同情别人的苦痛。[1]应当说,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精神洗礼。

一、现实生活中的碰撞以及“湮灭”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始终是存在的,这种矛盾会为任何人所感知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样的认识尤为深刻,对于一个身处思想变化最剧烈的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于大脑中的理想与学生所感受到的现实之间,总存在着客观的矛盾。这种矛盾最终演变为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学生所感受到的可能是理想的“湮灭”。应当说这是一个事实,今天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现实”,已经远远超过了理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塑造,要在湮灭的基础之上实现重生。

必须指出的是,高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价值取向,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可以理解为人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这样一个阶段意味着对原来所接受教育的洗礼、雕琢,意味着对原有观点的锻造。不妨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

应当说这一判断是合理的。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一文的开端,作者卢梭就说:

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大家公认的义务,因此他们既不能被看作是好人,也不能被看作是恶人。

这样的判断是不是好坏不分呢?当然不是!其只是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这个“事实”与上述“现实”实际上有相通之处,当人开始意识到要趋利避害的时候,必然会进行取舍。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其实就是对这种取舍的精确描述。此处所描述的,正是一个令人感觉到冷峻的现实。这也就意味着在很多时候,取舍已经代替了怜悯,所谓理智则胜过了感情。

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怜悯是人的天性》的来龙去脉,有人在此基础上加工了这样的一个素材:假设我们是《法兰西信使报》报社,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文。我们收到了一篇来稿《怜悯是人的天性》,你作为报社的编辑,请先初步谈谈你对作者的了解,并简要梳理概括来稿文章各段落的内容。[2]这是一个为题而题的创作吗?当然不是。其只是打开了学生面对现实、回归天性的大门。

二、经典作品中的悲天悯人情怀

面对现实,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伟大的作品留下了精神的种子,这些种子可以在学生思想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发芽开花。《怜悯是人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一则文本,在这样的文本中解读出悲天悯人的情怀,总应当是一个精神发育的过程。

一百多年前,梭罗看到美国物欲尘嚣之下人性的迷失,其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步入丛林,为人类命运探索一条出路。身处种种矛盾与困境之中,他在广袤的天地之中像农夫一样耕种,与书中圣贤对话,唤醒迷途中的心灵。[3]文本解读自然也应当如此。

譬如解读课文的标题,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有二:一是怜悯,二是天性。

天性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天生的人性。很多古老文明关于人的天性都做过深入的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有过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对于卢梭而言更多的认同善良是人的天性。而且,在人的善良天性当中还有两种天然的情感,也就是“自爱心”和“怜他心”。前者是人面向自己的情感,后者是人面向他人的情感。结合上一大点所阐述的现实取向,实际上就是在人的身上,更多的表现的是“自爱心”,相比较而言,“怜他心”则被淡化或遗忘。卢梭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更多的强调“怜他心”。表现在《怜悯是人的天性》当中,就明确地强调怜悯的价值。

那何为怜悯呢?怜悯是面向除了自身之外其它所有身外对象的。怜悯是受他人,爱其他所有的人。其本来是人的天性的组成部分,正如同文中所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怜悯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很显然卢梭在这里所说的怜悯,非常类似于我国民俗中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甚至很大程度上比这个阐述还要高尚,因为怜悯作为人的天性,在卢梭的语境当中,所追求的并不是为了“人人为我”,而是更加纯粹的“我为人人”。这是一种纯粹的不求回报、只愿付出,只愿意帮助他人的天性。也就是文中所引用的“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真实意思。

当学生在事实体验中感受更多现实的时候,这种天性容易被压制。通过《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文本的解读,所追求的是天性的回归与光大。这一目的的达成,显然不在于教师的简单说教,而在于学生在阅读之后的自我内化。当学生真正形成悲天悯人的内在情怀时,也就意味着学生读懂了《怜悯是人的天性》。

三、悲天悯人的自然与自由指向

悲天悯人不应当是被强迫的,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认知出发点。卢梭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这里所说的“自然”,意味着出自于一个人的内心,意味着没有刻意和斧凿。作为一种自然的情怀,其应当具有自由的指向。在实际生活中渴求身边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的时候,不应当是苛求,而应当是遵循基本的自由指向。

悲天悯人与自由应当是匹配的,甚至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缺乏自由的悲天悯人显然具有了强迫的性质,这类似于当下的道德绑架。将悲天悯人赋予了自然与自由的意蕴,那无论是悲天悯人者,还是沐浴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者,所接受或付出的,才是真正的悲天悯人的意蕴。

其实,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一些悲天悯人的情怀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自然会更美好。当然,客观的现实也未必总如人所愿的那样。

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卢梭“自然教育”和“道德理想国”心存怀疑,质疑的核心问题是自然教育能否以及如何使人走向自由的问题。[4]质疑并不意味着否定,现实中总有没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也不意味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价值。相反,一个宽容的社会,应当允许不同的价值取向,如果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能够让悲天悯人有生长的土壤,那这种情怀自然就是自由的状态,彰显的是自然与自由的价值。或许,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才是最具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