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8 07:13常卫恒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发展

常卫恒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深入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及城乡关系特点,顺应农民发展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乡村要振兴,除了要实现产业兴旺、环境宜居、乡村治理、生活富裕,还要达到乡风文明。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保障。红色文化是在过去百年艰苦奋斗当中,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革命信仰,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自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对此,在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推进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转化,塑造形式创新、内涵独特的文化符号,引领干部群众从中吸收奋进的智慧与力量,对于现阶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1 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引领作用,包含了思想教育与经济发展两项功能,实际践行十分重要,所以还需要获得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全面支持,从而共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

1.1 教育引领

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教育是核心。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辈在拼搏奋斗中形成的,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属于敬业、爱国和奉献等精神养成的最佳宜居。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导入红色文化,不仅能成为文化振兴的一张重要名片,还能促进乡镇的对外发展,夯实内涵底蕴,尤其是“为人民服务”的全面贯穿,使以人为本的高尚追求能得到有效体现,强化全体乡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1]。在乡村文化振兴当中,基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能促使农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追求,从而内化统一的思想认知,指导行为实践,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主动参与到维护国家与民族和谐发展的队伍当中。

1.2 经济发展

红色文化在全面引领农村群众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追求的同时,还能引导社会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给乡村文化的全面建设奠定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当中的一项珍贵精神资源和文化要素,在与良好的民风民俗、生态文化等充分结合之后,能有效弥补和克服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能给乡村振兴带来充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经济秩序稳定发展[2]。与此同时,凝聚着革命先辈拼搏奉献精神的红色文化,还能让农村群众受到更多思想洗礼,主动传承和发展革命精神,并在此作用下积极奉献家乡,最终在共同美好愿景的支持下创建乡村文明,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2 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现实困境

2.1 文化引导作用发挥不全

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先辈奋斗历史的浓缩,凝聚着浓烈的时代精神和民族力量,具有十分深厚的内涵,更是当前落实党史教育,激发爱国情怀的关键素材。但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还需深入探讨。

一是受传统呈现模式的影响,红色文化的引导作用发挥并不完全。从其实际情况来看,在各类红色遗迹中,整体上都是进行参观游览,未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展和大众的品味进行创新。并且在一些红色展馆当中,基本以人员讲解、文字描述、视频播放等模式为主,整体上呈现出说教的态势,群众在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因此难以真正从枯燥的授教形式中受到正向教育和启迪。二是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大部分地区还局限于传统媒介,同时大多数也都是刻板严肃的宣传,缺乏基本的时代气息,更没有与新时代农民群众的审美趋势相契合。因为当前的宣传方式十分有限,乡村红色文化在各类信息当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十分薄弱,致使其中的思政教育效果难以顺畅发挥,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效果也比较微弱。

2.2 红色文化顶层设计不全

顶层设计一般是从全局性与系统化的角度着手对事物发展方向予以把握。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各领域都开始向着新型化方向发展,文化领域也是如此。但从目前乡村文化振兴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红色文化的应用,整体缺乏必要规划,没有详细抓住每一个红色文化要点的基本特征,在实际传播时也缺乏与时俱进的态度,致使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印象也逐渐刻板化。

2.3 文化建设缺乏榜样引领

红色文化能有效促进群众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与完善,也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群体中的建立奠定行为与理论基础。但目前有些地区却忽视了红色文化的这种行为内涵,弱化了育人作用,过于看重静态展示价值,导致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此外,还缺乏必要的榜样引领。一般典型示范的存在能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走入群众内心,走向群众实践行动中,但有些地方在红色行为文化建设当中,却极少推选出践行红色文化的先进典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红色文化不够重视,难以使其中的反向约束和正向激励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难以真正引领红色行为精神,导致人的发展和物的发展之间出现不协调问题,甚至导致红色行为文化不能有效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3 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发展路径

3.1 通过红色文化确立正向价值导向

文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精神力量,可以在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积极向上的物质力量,由此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除了会体现在一个人的成长当中,还会体现在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当中。而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同时实现精神与物质上的富裕,才能自信、自尊、自强的屹立世界。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具有十分深厚的革命精神与文化内涵。因此,全面挖掘和应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作用,不但能带领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推动作用,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党员干部层面上。

3.1.1 将红色文化纳入党员干部的信念教育

全国各乡村党员干部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情况,因此在将红色文化纳入党员干部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由于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则需基于实际对象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则要尽可能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将红色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使其能够完全感同身受;如果是受教育程度较高,则可以直接应用理论宣讲的模式展开培训。另外,除了对当地红色文化进行全面挖掘,还需引入全国其他地区优秀的红色经典,邀请一些研究所、高校专家等编写出适合的党员干部红色教材与读本,并定期置身红色教学现场,聆听专业人员的生动讲解,使其能真正对其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完全感同身受,形成共鸣,进而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更好地带领全村群众践行红色文化内核,继承和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只有真正将红色文化精神作为乡村振兴的价值导向,才能全面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壮大[3]。

3.1.2 建立完善党员干部红色文化学习制度

一是完善量化考核,以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习红色文化。具体应该从党员干部的实际学习表现、红色文化知识吸收程度、党性修养与素质等方面着手,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量化考核评价,由此在制度层面上保证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二是在日常考核与成绩评定上,基于相关比例,通过定量和定性相互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通常需要放在红色文化学习当中参与实践活动而做出的调研报告的水平上,还要特别重视培训结业时的党性分析报告,最终综合考试与民主测评成绩确定总结果,并记入电子档案,确保后续在培养、提拔的过程中能有据可循。三是针对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坚持和成绩较差的人员,则要根据情况进行惩处,比如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等。只有从这几点着手,才能真正确保红色文化引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效果,使其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意志力,以身作则,带领农民群众共同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3.2 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

3.2.1 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振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导其进行高尚的精神追求。其中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面发展旅游产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给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撑,因此不失为乡村振兴的一项有效路径。再加上当前人们十分注重精神追求,这就给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实际践行当中,政府有关部门需全面发挥出宏观调控职能,落实乡村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利用各项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充分整合,并基于乡村特有的绿色生态环境,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全面发展[4]。同时,还需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技术落实红色旅游信息化布局,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在特殊节日设计一些相关旅游活动,吸引全国游客,由此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另外,还需进一步落实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居住、交通等环境空间,引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升游客体验感,促使红色旅游能够实现持续性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调动所有乡民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当中,还能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力回乡发展,给乡村文化振兴夯实基础。

3.2.2 开发文化产品

一些游客在旅行过程中难免会有意识地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且极具纪念价值的产品,以纪念旅行中的美好时光。为此,在全面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还应研发一些专门的旅游纪念产品,在全面拓展文化传承面的同时,给乡村发展增加收入,劳动就业。比如可以在红色旅游景区内开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商店,引导游客在实景游览当中潜移默化地购买商品。对于商品一般应以当地的特色红色文化为核心,比如洪湖地区,则可以开发一些红军服饰、斗笠、竹篮、贺龙烟斗等生活用品与工艺品,使当地的红色文化内核精神能够赋予文化商品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吸引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还需要有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吸引游客,以实现对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应用。比如积极收集红色革命故事、报刊、书籍、档案与图片等素材,再将红色文化作为背景创作出红色文艺作品,如红色歌曲、剧集、微电影、诗文等,在使革命故事、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建立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同时,提升整个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3.3 促进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

红色文化属于各个地区传统文化当中唯一一类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各地区则应及时转变思路,自觉提升站位,强调红色文化的主流地位,并高位推进和其他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促使各文化之间能够彼此交流碰撞,建立氛围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全面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具体应促进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体现出各个地区人们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属于地方思想工作开展的主要资源。要想对其资源优势加以充分应用,就必须学会在传统优秀文化当中找寻线索,挖掘史料,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落实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带领全体村民、党员干部、青少年等学习英雄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通过观看电影《军民大生产》了解陕甘宁群众的生产运动,了解所有热血青年克服重重困难建设祖国。这些资源往往具有一定传统文化因素,同时也有红色革命事迹内容,通过不断学习,能全面激发乡民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努力奋斗。同时还需与特色文化之间有效结合,彼此配合发展。以客家文化为例,其中包含一定积极上进精神,所以在两者结合时,则应通过搜寻资料,让红色文化以旅游的发展形势和当地民俗结合,融入一些方言、手工艺、戏剧舞蹈等,以此在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特色文化发展,让人深刻领悟客家文化中的人文气息与特色文化。

3.4 全方位发挥红色文化的榜样作用

3.4.1 建立文化平台

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应着重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平台,设置红色文化创作基因,鼓励更多乡民参与到红色文化衍生创作当中,以便更多群众进行直观观看或阅读。同时始终坚持正向宣传,通过舆论监督宣传红色文化以及乡村发展中的好人好事。并利用新媒体、网站、传统媒体等手段及时报道大众喜欢的内容,使更多乡民能自觉自愿地接受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另外,还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引导,加强乡民思想动员与组织发动,使乡风文明建设参与主体能转移到人民群众身上,通过开展具有公益性和群众性的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在丰富乡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础上,真正让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转化成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自觉行动[5]。

3.4.2 建立榜样模范

乡村文化是否能实现全面振兴,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乡民,充分尊重其意愿和首创精神,全方位调动参与积极性。实际开展时,除了要充分应用每处革命遗迹遗址、红色文物、壮烈事迹等,还要使红色文化被融入到乡村社会教育当中,让农民群众可以在教育培训之中受到正确的价值导向,也促使整个乡村教育能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榜样本身就具有无穷力量,也最能打动群众,引起共鸣,所以在实际进行教育过程中,则要全面梳理红色文化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各种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通过其中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发乡民敬仰与效仿,以使其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

3.4.3 完善宣传方式

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红色文化宣传质量与效果,是促进红色文化引领力优化的主要途径。进入新时代,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则通过网站、手机APP等平台传播红色文化信息,建设公共文化广场,设置红色文化长廊或陈列室;同时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操控系统,针对红色文化展品进行音像讲解;也可以引入VRAR等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文化展示场馆的综合体验效果,吸引更多乡民主动去了解红色文化,全面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效应。

4 结语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的辉煌发展历程,目前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实施有效开发和应用十分必要,更是发展传承的必然要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区都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红色文化继承发扬的重视度,更看到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基于现有的政策支持,全面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从党员干部着手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加大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并利用各种形式弘扬红色文化的榜样作用,引导农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追忆红色浪漫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