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陈媛媛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实,离不开乡村基层党支部的支持,只有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才能让乡村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路线正确。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支部与大学生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背景下,要重视城乡党组织资源整合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党支部以及乡村基层党支部的特点与优势,具体而言,就是要积极引导城市中的企业、机关单位以及社区的党支部,主动与周围乡村的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文章以某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为例,探索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的有效路径。
1.1.1 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缺乏特色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支部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大学生党支部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有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特色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党建活动时,并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优势,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支部活动。
1.1.2 大学生党支部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一些大学生党支部负责人,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扩大人才队伍方面,只是将大量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构建“人才资源库”,没有发挥大学生的能力与智慧,没有形成以当代大学生为核心的党支部架构,因此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的不够充分。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党支部只能按照传统经验,开展活动,导致很多大学生党员缺乏实践经验。
乡村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建活动时,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一些乡村基层党支部出现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化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指导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如果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党员缺乏宗旨意识,其政治素养以及思想觉悟就无法得到提升。此外,一些乡村基层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及时更新头脑中的知识,进而导致乡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党建实践工作,存在盲目性与滞后性。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同时也是缓解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从微观层面来看,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乡村地区党建工作短板,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想要解决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建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工作,借助这种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员与乡村基层党员之间的联系,通过结对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党建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实践经验,让其置身于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引导其深刻领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精神内涵,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荣誉感与使命感,提升其政治觉悟以及思政素质[1]。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结对共建的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优势,以大学生的热情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带动乡村基层党员共同进步,帮助乡村基层党员更新知识储备,确保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性。
大学生党支部通过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共建,能够让大学生党员对于乡村基层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帮助大学生党员熟悉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特点以及主要内容,借助这种方式为大学生党员积累更多的党建工作经验,为其日后开展党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大学生党员与基层党支部进行共同建设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党员进行分享与交流,双方在开展共建活动过程中,都会对党建工作理论有全新的认知,提升党建理论研究水平。
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应届毕业生深入乡村基层开展工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城市中的应届大学生党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工作。尽管这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很多大学生村官对于乡村基层工作形式不熟悉、无法快速适应身份的转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佳等。而通过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这种形式,能够让大学生党员提前了解乡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在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其实践能力,让其在加入大学生村官计划之后,可以快速完成身份的转变。对于自己的身份以及所肩负的责任有清晰的认知,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完成乡村建设目标。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身还是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支部能否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农村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实际工作中,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精神向农村地区进行延伸,抓薄弱补短板,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发展。打造一支懂农民、懂农村的农村工作队伍,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能够有效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效扩大党建工作影响范围。借助这种方式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得到提升,是一种能够充分展现党组织核心领导力的党建工作模式。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基层党支部与大学生党支部共建工作,是实现党组织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帮手,能够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效果。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无论是高校党支部还是乡村基层党支部,都要对党支部共建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建立健全共建长效机制,使得这种全新的党建工作模式能够持续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稳定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将共建工作所总结的实践经验,最终转化为制度成果,有效解决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进而达到“管全局、管长远”的效果[2]。
为了提升乡村基层党支部与大学生党支部共建工作效率,党员干部需要找准共建工作发力点,结合党支部实际情况积极创建共建新载体。首先,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新方式,同时对于共建工作的内容进行丰富与创新。要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不同的党支部共建模式,并在开展党支部共建工作过程中,对各种共建模式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进行如实记录,通过汇总与分析,了解各种党支部共建模式的优点与劣势,对于优点要不断强化与突出,对于缺点要进行弥补与完善,提升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整体效率。其次,要注重协同发展,双向进步问题。大学生党员以及乡村基层党员要摆正位置,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党支部共建工作。大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智力优势,身先士卒,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努力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建言献策。乡村基层党员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大学生党员快速成长,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引导与帮扶,让大学生党员能够了解基层工作真实情况,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最后,需要创建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党支部共建工作过程中所涌现的先进事迹,以联席会议的方式组织大学生党员以及乡村基层党员,围绕先进事迹进行交流,并在会议中提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势,确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分享自己在参与党支部共建工作时,所总结出的心得与经验,补齐工作短板,充分发扬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大学生党支部以及乡村基层党支部凝聚力与战斗力,相互促进。
乡村基层党支部与大学生党支部共建工作,需要重视其落实情况,确保结对共建工作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党员干部们需要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突出党员干部的领导作用,对于共建工作的组织形式以及工作内容,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使得所有工作流程变得清晰透明。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想群众之所想,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明确短期、中期、长期工作目标。对每一个目标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明确,并将实际工作结果与目标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实际工作结果没有达到目标结果要求,党员干部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实践工作中的疏漏。特别是对于一些宏观层面的工作目标,需要制定阶段性的实际工作目标,借助这种方式为党建工作指明方向,得到真实、可靠的工作成果。
通过举办交流座谈会的方式,让大学生党员与乡村基层党员,能够对实践工作中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总结与交流,借助这种方式在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具体工作过程中,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要展开深入合作,对于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于冗杂、多余的流程进行简化,明确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意义以及目标,切实提升党支部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党支部共建框架下,大学生党员需要与基层党员结成“一帮一”或者“一帮多”的帮扶对子,让党员处于乡村建设第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交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难题[3]。例如对于乡村中的低收入家庭、因病返贫家庭以及失独老人等群体,党支部要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由党员干部带头,针对帮扶对象进行帮助,一方面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满足其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帮扶活动让大学生党员接受教育,帮助其深刻理解党的服务宗旨以及自己的使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以及思政素养。
某高校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积极尝试与当地乡村基层党支部进行合作,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原则,开展党支部共建工作。由大学生党支部领导干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领导干部带头,双方签订了共建协议,明确党支部共建工作的总目标,实践活动方针,以及不同阶段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经过了一年的共建,大学生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的共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党支部领导对于共建活动十分重视,将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文明示范作用,与乡村基层党员一同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为了确保此项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学校组建了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少先队辅导员以及政教主任等领导干部组织工作。通过与乡村基层党支部领导干部的协商,决定双方之间不定期开展座谈会,并将这一制度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在高校中落实,使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实际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成果的积累以及理论学习,还要扩大党建工作的宣传范围。通过开展文艺联欢晚会以及社区献爱心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党支部共建工作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党员要有意识的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村镇居民的互动活动中。通过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使得大学生党支部领导干部能够及时收集乡村基层党员干部所提出的建议,并对这些建议进行分类与总结,将其作为大学生德育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大学生党员要主动向乡镇党支部以及村委会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借助这种方式令乡村基层党支部,能够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党支部共建工作具体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大学生党员因为参加党建活动而影响学业,需要充分利用寒假暑假以及各种节假日,与乡村群众展开各式各样的党建活动。例如“先锋党员环境周”“关怀孤寡老人从大学生党员做起”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学生党员了解到乡村发展切实需求,引导大学生党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党建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党支部共建工作相比,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共建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展现党支部共建工作在教育方面的特色,进而形成“大教育”模式。借助这种方式将原本局限在大学校园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延伸至社会层面,大学生党支部领导干部要与村委会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大学生党员在开展校外党建活动时,也能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例如针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要积极听取乡村基层党员的意见,以乡村环境治理为蓝本,结合高校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方案。此外,高等院校也要秉承着“资源共享”原则,向乡村党支部开放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借助这种方式,让乡村基层党员以及人民群众也能够接受教育[4]。例如高等院校可以针对基层党支部开展“校园活动日”,在校园活动日当天允许村民进入学校,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各种形式的互动,将校园开辟为乡村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的新平台。
大学生党支部在实际开展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的共建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定期向社会、基层党支部汇报学校的发展计划,以及大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党支部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各个方面的反馈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分类与总结,建立反馈意见档案簿,针对其中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要给予足够重视,与提出该建议的人员或组织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调整党支部共建工作形式,以及党建活动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对于大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帮扶力度,对于能够积极反馈有效意见的个人以及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社会力量对于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工作的监督积极性。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线上+线下”党支部共建新模式。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资源共享效率,打破党支部共建工作在时间以及空间层面的桎梏。首先,大学生党员十分熟悉信息技术,因此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发挥带头作用,帮助乡村基层党员熟悉信息技术,使其能够逐步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式,使得双方能够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党建活动。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传统的党支部共建活动模式进行包装与优化,使其符合互联网传播渠道特点,扩大党支部共建活动覆盖范围,令一些原本不熟悉党支部共建活动的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开展共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确保党支部共建工作始终处于舆论监督之下,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最后,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学习优秀的党支部共建案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党支部共建工作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
从宏观层面来看,贯彻落实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基层党支部共建工作,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乡村经济建设与思想建设同向同行的必要举措,从微观层面来看,这项工作是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与乡村基层党支部组织资源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党员的实践经验,还能够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基础。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抓住核心问题,构建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党支部共建长效机制,注重大学生党支部与乡村党支部共建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