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阿茹娜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社区作为人口聚居的一个基本单位,一直以来是社会问题突出的地方。如果全部问题由政府和社区等单位统揽,首先,造成经济成本、社会成本以及道德成本的压力。其次,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的社会问题繁杂,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应急式”解决手段。同时繁杂事务导致本应由政府指导的公共服务关注力分散,可能会出现人民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失衡。第三,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揽子统管对社会层面参与社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阻碍的,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自治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社会工作等各方多元治理社区模式的探究对提升社区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
传统管理弊端的日益突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压力的增加,使政府及事业单位意识到需要将部分社会职能剥离出来,寻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承担社会服务任务,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衍生的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专业的焦点则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帮助个人、家庭以及社区在社会功能出现问题时,为其创造社会资源,帮助其重新恢复并学习自助。这非常符合政府需要的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专业群体的需求。同时社会工作落脚点本身就是依托社区,社区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形成社会工作与社区双向输出输入的良好链接。因此,我国在2016年底出台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也首次提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成员为骨干,社区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2010年4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社会工作人才作为国家重要人才队伍进行建设。社会工作加入社区治理应运而生,并以嵌入的方式积极发挥专业功能。社会工作嵌入式是由王思斌教授在2011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中提出的,他认为嵌入性发展符合本土化需求和当前专业发展要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趋势。在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相关社会问题上,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式参与可以和政府主导的本土社会工作优势互补,发生的嵌入是一种政府与专业合作,专业服务政府的向好嵌入。这也是推进社区管理精细化和多元治理的客观需求。
社会工作以嵌入的角色参与社区建设,在助力社区治理、丰富社区文化、增能困境人群等方面表现了专业素养。不仅加快了对社区问题的回应和处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与创新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我国现代化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促进社区治理体系建立。服务功能下沉社区,发挥居民自治优势,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为形成政府行政与社会自治有效结合,政府治理和社会监督良性互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探索出以社区为平台,联系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的“三社联动”机制。关心关爱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等群体,搭建社区邻里互动互助平台,社社联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实现基层社会善治。在社会工作者的助推下该机制在社区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以内蒙古为例,2021年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助推110个苏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联动作用,形成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工作嵌入调节力量互动的创新治理方式。这一方式也在疫情防控中显现出极大的优势,物资帮扶、情绪疏导、社区管理等使社区形成互助的氛围并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治理参与的积极性。
1.助力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社会共享文化的最基础单元,健康的社区文化稳定社区发展,而本土的特色社区文化促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以此为出发点,社会工作者根据社区人口特点和社区居民需求,整合各方资源,运用专业的手段定制活动的同时积极促进居民自主参与其中。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康社区为例,该社区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路街道下辖社区,该社区相邻数所学校,如南门外小学、内蒙古师大附中等。儿童、青少年人数较多,关于这类人群的文化需求比较多。因此,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2021年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以儿童福利和青少年矫正为主,在兴康社区等4个站点开展36个项目,提供关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偏差行为矫正以及越轨行为的预防等服务。这些服务获得社区居民的欢迎,使社区治理效能得到有效转化,不断形成以青少年事务为特色的社区文化氛围。
2.助推社区文化组织的孵化
通过增能使其自主脱困并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原则的表现,在社区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直接提供服务的同时则是发挥其助推的作用。发现、培养社区有潜质的组织,让更多的社区组织和居民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及方法,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志愿者力量协助孵化社区本土组织和社区骨干人才。以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它是内蒙古首家正式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该机构以社区站点为依托,如兴康站、晨曦站等,每个站点都配有至少两名社会工作者跟岗督导,同时联动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孵化购买的政府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培养了大量的社区社会工作人员和孵化社区潜在组织,向困难群体提供帮扶和疏导。建立社区的支持和关爱网,共同参与各自社区文化建设。此外,根据内蒙古各地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内蒙古开放大学从2019年开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系列培训,并在2019年至2020年开展培训,全面推进非学历教育工作,向社区输送专业人才,助力社区组织的孵化。
目前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主要是项目与岗位,社工也会提供项目社工服务和岗位社工服务,但是大部分社会工作者会根据社区购买服务共同下沉社区,在完成所购买服务项目的同时根据社区安排也要协助完成超出购买项目内容范畴的社区行政性社会工作,出现社会工作行政化。这也是社区管理角色越位的现象,将不该由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承担的社会事务打包分配。行政管理观念没有转变,也使得政府、社区管理层与民间社会组织无法形成互补、互促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在角色和功能上定位的偏差,使社会工作缺乏独立性,不能以专业社会工作的角色服务社区居民和案主,会导致需要完成的服务项目质量降低,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介入社区的专业社会工作会给社区带来两大部分收益,一部分是短期快速可见的量化收益,另一部分是长期有效的可持续资源链的形成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在这两部分收益中,社区管理层更偏向的是短期量化与行政成绩的正向关联。例如:在项目生效后可以开展多少次服务活动;可服务多少人次;是否覆盖社区大部分人群;形成可见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材料有多少。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偏向关注的是服务对象是否有所改善;是否为社区链接到优质的资源配置,能够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并且根据评估决定短期服务的次数和规模。这样在工作量化和最终期待上产生一定矛盾。
调整社区治理结构,嵌入多方社会组织、企业以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政府由原来直接配给者转换为宏观调配者,由其他各方参与供给侧是我国现代社区发展改革的表现。作为嵌入社区之一的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我国社区管理构架和公共服务的特点,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改善结构短板。所以,要认识到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是作为社会治理的补充要素参与到社区管理中,过分强调专业的主导性忽略社区本土化特点会影响专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要在适应社区管理机制下,回应社区服务需求,不断生产知识发展专业,与社区治理和谐共存。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人员缺少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挖掘本社区人才,培训专业社会工作知识、理念,使其转化为社区社工人才骨干,充足社区工作队伍。第二,与高校共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或科研站点,搭建社区与学校人才输送的平台,使高校社会工作人才进驻社区。第三,完善职业化制度的设计,建立适合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行业标准,以制度保障人才。同时合理争取社工福利待遇,提高职业幸福度,避免人才流失。
社会工作是服务人群的实务性极强专业。它是需要落地社会、实验社会、结论应用于社会的专业。因此,选择主动嵌入社区是社会工作作为专业被社区及社会服务体系认识和接纳的途径,是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本土发挥专业优势和效能的一次转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轻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但是相对独立性也是其称之为一门学科的基础。因此,社会工作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能够由加入、嵌入逐渐转变为合作协同的嵌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可以去其依附性,发展专业的独立性,提升专业话语权。从社区治理的角度嵌合不仅能够有效执行服务项目,更关键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服务,在社区发展中表现出学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