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成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进入新时代,高校共青团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优势,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大学校,是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选择,也是广大青年的历史选择。历史和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党管青年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原则,广大青年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高校共青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间节点,需要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一光荣传统,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传播好党的声音,使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做好密切联系青年的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青年成长成才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目前,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立足“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着眼国家发展稳定大局,聚焦各族人民根本利益,高校共青团使命在肩。在促进青年大学生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扎实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团结教育各族青年,帮助青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青年中传递正能量,教育青年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培养爱国爱党的有为青年,就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塑造人,通过建党百年等重大契机激励青年做合格有为青年。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高校共青团要切实做好思想引领和服务工作,用好中国梦这一共同梦想,汇聚青年人的个人梦想,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奋发有为,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而努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青年的参与,更需要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高校共青团要团结广大青年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各项事业,引领广大青年提高本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方面提升能力和素养,将智慧和才干更好地用于实际工作。
当前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00后新青年的个性特点,讲好百年党史,要上好这堂大课,用好这一资源。面对多元文化充斥的网络环境,如何宣传党的百年历程和光辉事迹,给高校共青团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面对这一特殊历史机遇,共青团要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提高工作实效,做好百年党史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百年党史通过共青团被广大学子领会和掌握。但调研发现,高校共青团重形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契合青年特点做得不够,兼顾各级各类学子的思想特征和专业方向不够;有的高校就是以学术讲座、观影、知识竞赛等传统形式开展工作,结合青年人特点和兴趣的新方式不足。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共青团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向,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工作不断进步。随着我国进入5G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便捷,国家已逐步开展5G网络的建设,高校共青团要推动网络更新建设,不做科技进步的阻碍者,做倡导者和引领者;技术更新,人们的观念也要更新,推动“互联网+”工作模式不断升级。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还比较薄弱,学生少有关注;此外内容比较单一、创新性较少,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广大共青团员参与度不高。对此,高校共青团要守住网络信息宣传的前沿阵地,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00后已经是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为高校共青团注入了新鲜血液,已成为高校共青团的生力军。但高校共青团面对新一代青年大学生,一些工作思维没有及时改变,如:存在00后还是孩子、00后不能吃苦等想法。面对00后新的青年群体,育人机制有待完善;高校共青团要了解00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政治认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制定措施,引领广大青年,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圆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面对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就要明确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发挥青年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上好百年党史这堂大课,用好中国防疫精神资源,加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建设,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引领广大青年立鸿鹄之志,谱时代新篇,关注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投身到建设国家的伟大工程中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人生目标。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的战略地位,高校共青团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党更好地开展青年工作,不断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影响力、号召力。“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1]高校是青年汇聚的地方,是教育青年的熔炉,高校共青团应该利用建党百年契机,开展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一代代青年培养好、塑造好。在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政治引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还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仅要流于形,还要走于心。创新教育模式,对标青年人的特点,从手段上、技术上开发和创作更多符合青年人口味的育人“大餐”;汇聚育人合力,加强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沟通与联系,形成育人的合力;用好百年党史资源,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让青年来讲,自觉承担起赓续红色基因的使命。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面对的斗争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极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00后已成为共青团的主体,要结合00后的特点,引领他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潮,抵制纷繁复杂的、错误的、落后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我们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就是说高校要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2]高校共青团要联系实际,面对当前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百年党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本地优秀文化浸润广大青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团结广大青年参与国家发展建设。高校共青团要坚持党中央工作部署的总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策略,引领广大青年参与到实现国家富强的行动中。要培养广大青年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本领,做时代发展引领者。针对当前网络和现实出现的“内卷”、个人的“躺平”“佛系”等消极现象,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特长和兴趣等发现闪光点,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3]要引领每位青年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将个人的初心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广大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尽绵薄之力,成就人生大我。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要进一步明确使命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团结各族青年,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社会发展进步、国家繁荣富强注入青春正能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一代代青年人主动参与。让广大青年解放思想、放眼未来,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引领广大青年树立良好风尚,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一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实现人生理想;要教育引领广大青年不计个人一时成败得失,胜不骄、败不馁,在人生旅途上绽放青春风采,在砥砺前行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