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丽
(南通市启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所构成的学习团体,通过建设相同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分享学习资源,协同学习对话,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习共同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数学学科教学渗透“读·导·炼·探”范式下学习共同体研学机制,符合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基本要求。
数学学科教学程序启动后,教师需要有预设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做集体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丰富学习动力。教师以异质分组标准做组织,以“二优、三中、一弱”构成学习团队。
学习共同体成立之后,教师要对小组运行情况做具体评估,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学习核心。如教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预读任务: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很多,课前利用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一个小组能够找到更多的验证方法,并现场做展示操作。学生领受任务后,都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展开搜集,很快就找到了一些验证方法。小组成员都能够主动参与讨论活动,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课堂教程打开后,教师要求学习小组做成果展示,学生积极响应。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提前进入预读环节,展开多种形式的预读学习,并且是团队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热情更高,研学效果显著。
导入是课堂的调度部分,以情景导入到数学教学中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能够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其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在“导”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践,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丰富。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寻找图片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其引导效果值得期待。如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教师展示一组生活图片,让学生找出包含的数学知识。学生很快就有新发现,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交流展示并适时做出提示:生活中有哪些垂直的现象呢?能否列举生活实例做重点解读,对垂直、相交、平行等数学概念做对接?学生开始研究讨论,在深度探索中逐渐达成学习共识。在组建数学学习共同体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无疑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例题的展示和分析是新知训练的有效途径,是数学课堂的核心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这一环节,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及组内成员之间的讨论,唯有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才能让学生顺利实现基础知识的建构。“炼”与“练”有本质的不同,教师组织学生进入训练环节后,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深度思考、广泛互动,培养更精确、更缜密的思维,这样才能实现“炼”的目标。
课堂上教师设定训练任务,要求学生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展开活动。如:判断下列条件哪几个能得出两直线垂直:①两直线相交中四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②两直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相等;③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相邻的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组对顶角的和为180°。学生进入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逐渐形成学习共识。为激发学生研学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做学法归结,结合训练题目解析体验,归结出学习方法。学生进入集体讨论环节,对思考路线做规划,很快就有一些新发现。教师做出及时提示:这些问题看似不同,其实考查的问题都是相同的,我们做这些题目时要关注定义的灵活运用。这样能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研读环节,课堂学习呈现和谐性。
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有太多对接点,教师要为学生布设更多生活实践方面的任务,让学生借助生活认知进行深入思考,自觉进入学习共同体之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展开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顺利建立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组织学生做数学生活观察、社会调查、实物测量、案例分析、小课题研究,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如果能够组织更多学生进入学习共同体,利用集体力量展开学习和探索,其学习效果会更为突出。
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设计生活应用题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做素材搜集,设计一些生活化应用题目,提交到班级,看哪一个小组设计的题目更有代表性。学生领受任务后,开始查阅教辅材料,结合生活经历展开互动交流,对相关题目做筛选讨论,探索学习气氛逐渐形成。在任务提交环节,各个小组都能够积极行动,带来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做筛选和评价,对学生学习表现做归结。教师鼓励学生做题目设计,学生依靠学习共同体展开行动,其组织效果显著。
学习共同体属于新型的教学体系,由学生、教师、教材、生活等多种元素构成,教师是最活跃的因素,通过“读、导、炼、探”范式进行设计和组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统筹工作,规划好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实践中做出调整,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节奏,以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实现学科核心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