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领
(沧县教育局,河北 沧州 061000)
2018 年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顺利结题后,将课题成果长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应试教育下,重书本,轻拓展,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现状,基于此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然后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即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这成为我们的主题。对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应深层次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内涵,并借助现代化手段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如此可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信心与责任。
广东中山中学的宋新波老师曾对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做了很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构建的“五步教学法”,为学生搭建的学习平台,都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山东省高密市姜庄中学“非遗校本课程+”实践,注重将传统文化知识注入课堂,并着力挖掘其承载的“德”“美”“劳”等教育因素,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点,适情、适时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和延伸,由此可使学生从中汲取教育智慧。因此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是我们追求教学实效的侧重点之一。
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不断创新,通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学生反馈——交流探讨——课堂完善——提炼成果来进行探究,由此构建出信息技术+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融合课堂。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形、声、光、色”等特性,将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既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自然、社会广泛的兴趣和注意,进而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认识,又可以激活他们的思维,催化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关爱以及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进而可使他们在有趣的发现和思考中选定传统活动的主题,取其精华然后转化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并不断实践、拓展,如此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与我们的社会思想相协调。
案例:以“中秋节”主题融合为例
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但对于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认知较浅,所以我们在课前准备时,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搜集各种与中秋节有关的素材,然后在画图版块,根据不同的学段,绘制不同的作品,由简单到多元。例如在低学段的画图版块,教师可以古诗配画或者以画月亮、月饼、葡萄、送祝福的场面等多种元素为素材;在Word 编辑版块,教师可设计主题班会,让学生把从网上查阅的我国各民族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节日的渊源与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利用Word 进行编辑,然后制成电子板报在班会上展示,以此来引导学生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送祝福的快乐。在多媒体版块,教师可以把下载的相关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进行合理利用做成幻灯片。以贴近生活的传统活动为主题,即便是新课,学生也不感觉陌生,同时这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此一来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赋予传统的活动情境以新意,并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可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去发现、去感知、去探究、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案例: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情境
在七年级第一册第六章第四节“控制幻灯片切换”一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首先制作一个以展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演示文稿以导入新课。如此可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以及对幻灯片制作和放映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教师抓住学生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探索,并上网查询有关非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下载图片,规划制作幻灯片的过程,同时充分利用学过的技能,采用大纲方式、超链接功能完成幻灯片的切换。如此学生可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有利于学生对我们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利用“任务”开展情境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取向等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我们把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就会发现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并且乐此不疲。
案例:以中国的茶文化为任务驱动
茶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茶并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把茶与茶的起源、茶的分类融入到八年级超链接设置的任务之中,学生接受任务后,对超链接和茶文化充满了好奇,这成功激发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热情。然后教师把他们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任务当中,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操作实践等对其进行验证,如此既锻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融合能力,又提升了学生执行任务的效率。同时这还让学生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成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如此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
通过实践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能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进而更好地传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并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规划出清晰的教学路线。然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科融合思维,以形成崭新的认知成长点,同时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