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锋, 朱鸿钰
(南京审计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2016年12月和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他还指出,高校应该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线,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精神境界,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会贯通、同频共振。这两次讲话旨在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观念,扩充思政教育的队伍,拓展思政教育的载体、丰富并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众多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但是对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讨论还不够深入。
已有文献中,周弘等(2020)从金融学相关课程群内在联系所体现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分析课程思政与金融学课程群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融合机制和路径[1]。林丛(2020)通过调研相关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探讨了《货币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思路以及在课程内容挖掘、学生学习引导、特色教学创新和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教学实践[2]。王倩(2020)探讨了《金融学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所对应的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观、专业素养等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对应的时事事件解读和案例分析,通过互动式教学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3]。邝宏燕和吴铁雄(2020)探讨了思政教育融入《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国际金融》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方案[4]。
以上文献都是探讨金融类课程的思政问题,仅有个别文献探讨《金融学》课程的思政元素,但没有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讨论这一问题。齐岳等(2021)分析了大数据智能优化背景下金融教学模式创新的要求[5];鲁春义和高月(2020)探讨了数字金融(即金融科技)对金融学科在逻辑主线、基础理论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学》课程需要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6]。但是没有讨论《金融学》课程思政问题。
《金融学》课程名称从《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逐渐演变而成,是全国高校金融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在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课程思政这一价值理念的导向下,《金融学》课程究竟应该如何改进,才能更适应“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分析《金融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讨论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点,探寻《金融学》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推进高校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经济增长方式已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这一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和企业的金融需求。传统的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的金融变革悄然而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这提升了未来金融机构招募金融从业人员的标准。众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越来越看重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在意学生对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的认识程度,越来越希望学生具有与金融需求匹配的创新思维能力,这都是金融科技背景下所催生的时代要求[7]。
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仍然偏重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知识的传授,其课程建设还并不能完全对接当下金融科技的大环境。国内一些高校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将大数据、数据挖掘等金融科技的相关课程加入到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突出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学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便适应金融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
传统的学科专业分类体系下,不同专业只注重人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课程思政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是由专门的思政课程来完成的。思政课程高度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经济社会现象之间还缺少有效的阐释方式和路径。金融领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更新变化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金融现象的生成机制及发展趋势,而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得思政课程教师难以有效完成这一任务。传统的教学分工体系下,思政课程只讲思政、专业课只讲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方式忽视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内在联系,导致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出现逐渐“脱轨”的现象。在金融科技对金融人才需要更加突出专业的金融科技技能的背景下,这一矛盾会更加尖锐。
金融学“课程思政”凭借被赋予的独特含义,能够为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能。从概念上来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思政不是一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在保留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入了一部分思想政治知识的创新课程。它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内核,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合到专业知识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教人、育人,从而帮助高校实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
推进金融学课程思政,关键环节在金融学教师,目标在于培养品学兼优的金融人才。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向能促进金融学教师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提高教师自身党性修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和辨证思维方式来思考金融领域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在金融专业领域更深刻地体会西方金融理论的优缺点,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金融学教师是打通抽象、系统的思政理论与学生身边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的最有效渠道,教师通过对已有金融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宪法法治意识、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结合,自然融入课堂知识的讲授中,不仅可以让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而且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思维方式来思考最新的金融经济现象,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一个爱党、爱国、爱家的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金融学》课程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介绍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西方的主流金融理论,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货币发展史、利率与信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以及宏观的货币供给与需求、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等知识,为后续学生对其他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金融学》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有较多重叠的地方,如货币发展史、金融发展与经济危机的产生等,这些内容是直接可以对比讲授的。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然辨证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文化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都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匹配相应的货币金融理论来深度讲授。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为了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两轨并一轨”的目的来看,还是从课程本身的地位来看,《金融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都有其必要性,它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都大有裨益。
学生在大学这个关键阶段,其价值观的形成处在萌芽状态。在《金融学》教学中,专业课老师应该担起重任,坚持“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帮助学生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尺,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念和方法指引下逐步走向成熟。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现实的人类活动取决于物质的丰富程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从货币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态,在历史唯物主义理念下,容易让学生理解各种货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和贵金属脱离之后纸币时代才出现的现象,从而正确把握货币供给和需求规律,才能正确认识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数字货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通过比特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对比,使学生认清比特币不是货币,更能理解利用比特币这一没有国家信用背书的虚拟货币进行非法集资、洗钱活动的非法性和危害性,培养正确的金钱利益观,避免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掉入利益陷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文化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讲究做人堂堂正正,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将金属货币的内方外圆的特征,融入了对自己要求方正、对别人灵活变通的待人处事之道。再结合各家商业银行的图案标识都和铜钱这一典型的金属货币有关,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货币发展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中国人典型性格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展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素养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凝聚力。
以《金融学》课程中的中央银行制度为例,我国采取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单一中央银行制,中国人民银行在其中发挥着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三大职能。而在美国,则是由联邦储备系统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职责,中美银行制度存在的巨大差异在于两国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同。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的是社会主义原则,而美国等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支持私人垄断货币发行权和管理系统权。在当今这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之下,这种美国式的“高度自由化”容易错误引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盲目去比较两国制定的经济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推行,特别是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这个特殊阶段,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全球恐慌情绪持续泛滥,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较为大胆,这很容易使得我们的学生较难看清整体的经济形势,低估甚至丧失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期待。
由此可见,传统的专业课教学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但是却未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因此,在《金融学》的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一大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正确把握党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高度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市场经济要求各个微观主体必须懂法、敬法、守法,每个人都要具备一定的宪法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求每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金融业是服务行业,代客理财、为客户创造价值等服务理念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比一般行业更高。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目前创新仍然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国家繁荣的手段之一。《金融学》课程中的“金融创新”,更多侧重于讨论银行间业务以及货币政策的创新,教学的被动性较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释放,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真正的创新意识。因此,如果能在教学课堂中多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思想政治元素,就可以很容易地从根源上调动学生对创新领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近年来,在全球开放的市场环境的助推下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企业上市的条件,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也得到了推行和发展,众多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的信心被点燃。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主体交易面临的复杂性也在不断提升,许多投机分子钻监管的空子进行不法交易来获取高昂的收益。《金融学》课程思政需要结合这些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辨析守法与违法的分界线,在讨论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宪法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金融学在单纯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方式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更多地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待问题,忽略问题背后的法律法规和人文情怀等,导致作出的判断过于片面。金融创新不代表着毫无边界的天马行空,创新的开展也是在国家所规定的制度范围内进行。《金融学》课程在强调金融创新获取更大利润的基础上要突出金融监管的作用,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利用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强调把握创新尺度的问题,让创新在制度下发挥出它所有的优势。《金融学》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的宪法法治精神和为客户创造价值等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强调守法和职业操守,把握创新尺度,不越过金融监管红线。
推动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金融学教师需要密切关注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环境变化,在熟悉金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每门课程对金融人才培养的作用,精炼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元素贯穿到每节课教学设计和讲授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全面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利用讲座、交流会等活动“趁热打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具体到《金融学》课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课程教学阶段,需要突出货币金融理论与课程思政融合的不同方式。
从修改完善《金融学》教学大纲出发,明确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注重《金融学》每一章专业知识内容与课程思政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和价值链,通过课程拓展、教材拓展等形式,选择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式。
构建及时联系的同一联系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群等,引导学生提前关注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1—2个金融经济热点,采用教师推荐相关热点评论和学生自己补充查找金融经济热点相关资料的方式,就同一个热点问题准备资料,方便课堂讨论。教师在推荐相关热点评论时要注重思政价值高的资料。例如,在讲解“货币与货币制度”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我国货币的发展史,然后再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去查阅目前大热的数字货币等相关新闻,并要求他们提前思考中央银行部署数字货币的原因和意义。在教学课件制作上,金融学教师可以根据古代铜钱“外圆内方”的特征,引申出相应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学会灵活变通,在学习工作方面要秉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不仅有利于衔接后期课堂教学的展开,还有利于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让《金融学》教学更加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环境,提升学生的经济热点敏感度和政治素养。
实际课堂教学中,金融学教师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提前规划安排货币金融知识传授和课程思政案例的讨论时间。围绕与课程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政融入点,精选相关经济金融热点问题,通过与学生课堂的积极讨论,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案例内容,挖掘案例背后隐藏的思想政治内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授《金融学》最后一章“金融监管”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2020年10月26日马云外滩金融峰会的讲话内容和11月5日蚂蚁金服暂停上市的案例,深入讨论目前金融科技创新的优缺点及其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马云认为,当前的金融监管阻碍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不应该再受到《巴塞尔协议Ⅲ》的限制,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传统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边界往往比较容易界定,但随着金融科技企业的介入和技术的广泛运用,金融创新服务的结构和性质逐渐改变,从而造成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边界不清晰、性质易混淆,为监管套利者提供了机会。在详细阐述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看到案例背后的思想政治元素,即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通过此类案例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对当前经济金融热点有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将货币金融理论活学活用,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对金融科技公司加强金融监管重要性,更能增强学生的宪法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有意识主动做知法、懂法、敬法、守法的好公民。因此,课堂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发挥课程思政融入货币金融理论的教学,是较为有效的课程思政方式之一。
注重课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以及督导听课反馈,是做好《金融学》课程思政的难点,特别是《金融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不同的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和特点等,多数学生可能缺乏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授课效果可能较差,也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职场人士的讲座、到金融机构调研、开展相关社会实践等方式,完善课后的课程思政。比如,通过开展“职业经验交流会”的讲座,邀请有经验的金融行业人士分享金融职场经验,引导学生站在金融从业人员的角度思考我国当前的金融发展状况和未来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的灵活多变模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尽可能多组织这类的讲座报告,做好会议记录,并将会议内容精炼成文件下达给学生,来弥补课堂教学外课程思政的空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国家金融行业的“储备军”,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还是服务社会,上述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少走“弯路”“错路”,正确认识金融业务和行业的重要性,衔接好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关键环节,从而为我国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推动剂。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类金融学知识竞赛、大创项目,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等措施,提高学生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