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古代著述考录(续7)

2022-03-18 03:37胡传淮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蓬溪县射洪遂宁

胡传淮

(蓬溪县政协,四川 蓬溪 629100)

集部

别集类

《蜀游草》,清代射洪知县唐麟翔撰。麟翔,事迹已详前。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录。

《棘闱吟草》,清代射洪知县张云翮撰。云翮(1702—1767),字秋长,号澹园,广东嘉应州东郊张家围人,雍正乙卯(1735)拨贡,乾隆戊午(1738)举人,乾隆己未(1739)进士,授四川潼川府射洪县知县,生康熙壬午,卒乾隆丁亥,乡谥“廉正”,葬嘉应州五里亭。

《柴坡诗集》,清代射洪廖有恒撰。恒,字成之,号柴坡,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举人。官山东济宁州知州,廉能著绩。载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八七、嘉庆《射洪县志》卷二。此书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集。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上、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玉垒诗集》八卷,清代射洪张星瑞撰。星瑞(1673—?),字薇垣,号玉垒,四川射洪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副榜贡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乡试中举,雍正五年(1727)选林县知县、授天津知州,擢湖州知府,因治蝗有功,声誉大著。后以疾归里。著有《玉垒诗集》。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八七、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一。

《杨兆龙诗集》,清代蓬溪杨兆龙撰。兆龙,蓬溪赤城镇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解元。任涪州学正,以文章知名,所著诗集,清代大诗人王士祯甚欣赏之。载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七八,道光《蓬溪县志》卷十二、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杨兆龙诗集》著录于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八七,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杨学正诗集》。

《归林集》,清代蓬溪蒲心豫撰。心豫(1706—1780),字则立,号石亭,又号介庵,清代蓬溪县鸣凤镇大儒沟人。乾隆九年(1744)解元,十年(1745)进士,工诗文。历任山东青城、观城,湖南麻阳知县。所至卓有循声。任满归里,行李萧然,人皆叹仰。载道光《蓬溪县志》卷十一、卷十六。《归林集》著录于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七八,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鹤鸣草堂文集》, 清代蓬溪奚继徽撰。继徽(1744—1821),字慎典,号琴轩,清代蓬溪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官直隶曲周县知县。工诗文,博览群书,至老不倦,卒年七十八。载道光《蓬溪县志》卷十二、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卷二二,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鹤鸣草堂文集》著录于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琴轩诗草》,清代蓬溪奚继徽撰。《琴轩诗草》著录于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清平集》,清代蓬溪蒲文甲撰。文甲,名剑芳,字震东,号文甲,蓬溪蒲心豫之侄。清嘉庆三年(1798)戊午科举人,六年(1801)辛酉科第76 名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充方略馆协修、大清实录馆分校、文渊阁检阅、稽察六部事务,后为军机处行走,俱能称职,受奖赏。性格倜傥,英姿勃发,善诗赋,凡所阅历,必记以诗。时川陕白莲教起义,波及蓬溪,文甲深以为忧,遂离任而归。未几病卒,年三十八岁,远近惜之。载道光《蓬溪县志》卷十一、卷十二、卷十六。《清平集》著录于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清平诗集》。

《雨谷文集》二卷,清代蓬溪奚大壮撰。大壮,事迹已详前。清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官湖北应城县知县、兴国州知州,著述颇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雨谷诗集》二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纪行草》一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试帖存稿》二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雨谷时文》一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制艺续集》二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宰蒲偶存》一卷, 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温江县志》卷五著录。

《富川偶存》一卷,清代蓬溪奚大壮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温江县志》卷五著录。

《杨工部集》,清代射洪杨秉乾撰。秉乾,字枢然,杨甲仁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任贵州永从知县,擢户部福建司主事,后升刑部、工部员外郎。年五十卒,见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一、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光绪《射洪县志》卷十。

《知非斋文》二卷, 清代射洪赵燮元撰。燮元,事迹已详前。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载:《知非斋文集》二卷、《澹远轩文钞》四卷、《澹远轩诗稿》二卷。

《澹远轩文集上集》,清代射洪赵燮元撰。今存光绪九年(1883)刻本,藏上海图书馆。

《澹远轩文集》二卷,清代射洪赵燮元撰。今存光绪十二年(1886)子春曦刻本,藏南京大学图书馆。

《澹远轩诗稿》二卷,清代射洪赵燮元撰。射洪举人胡文魁(炳奎)选,其后学赵启鉴(芳塘)校字,光绪九年(1883)癸未刊。光绪九年(1883)仲冬胡文魁序[1]。

《蓉村诗稿》四卷,清代射洪夏肇庸撰。肇庸,事迹已详前。《蓉村诗稿》四卷已收入《清代诗文集汇编》第七〇三册。光绪九年(1883)秋九月赵宗藩序。射洪举人胡文魁(炳奎)选,其后学赵启鉴(芳塘)校字,光绪九年(1883)癸未刊[2]。

《京珊文抄》一卷,清代射洪夏肇庸遗稿。肇庸,事迹已详前。该书收录有《新建广寒书院记》《改建禹庙山门记》《培修靖天宫记》等文十八篇。胡文魁鉴定,后学赵启鉴校字。今存清刻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紫云山馆吟草》二卷,清代射洪舒云逵撰。云逵(1847—?),字稚鸿,四川射洪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光绪六年(1880)大挑考二等,任南江训导。有文名,著有《稚鸿诗存》《紫云山馆吟草》。此书见《清人别集总目》。今存光绪舒氏刻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遂宁市图书馆。

《稚鸿诗存》二卷,清代射洪舒云逵撰。云逵,事迹已详前。此集上卷为《西山樵唱》,下卷为《金粟香盦集》,此集系舒云逵稿本,收录有《残菊》《菊篱送酒》《扫雪迎宾》《梅花》等诗。

《西山樵唱》,清代射洪舒云逵撰。云逵,事迹已详前。此集为清手抄本,收录有《闻济南河决感赋》《报恩寺》《题船山先生<武连听雨图>》等诗。

《半古斋诗草》,清代射洪杨均撰。均,一作筠,字梓泉,射洪人,杨最十代孙。善词赋,识大体,每对人好谈王霸大略。年七十卒,无子。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录。

《琴山诗草》四卷,清代射洪赵远熙撰。远熙,事迹已详前。今存民国辛未年(1931)四川射洪石印本。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四川省图书馆、射洪市图书馆有藏。

《琴山文集》五卷,清代射洪赵远熙撰。今存民国辛未年(1931)四川射洪荣成石印社石印本。四川省图书馆、射洪市图书馆有藏。

《好泉斋诗集》五卷,清代射洪赵远昭撰。远昭,清代射洪人。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同吟诗草》,清代射洪陈华鼎撰。华鼎,四川射洪人。咸丰初年,独立捐资刻《陈白玉诗文全集》。工诗文,刻有《同吟》《晚香》二诗草。清光绪《射洪县志》卷十三《人物志·行谊》有载。

《晚香诗草》,清代射洪陈华鼎撰。华鼎,事迹已详前。清光绪《射洪县志》卷十三《人物志·行谊》有载。

《养气轩诗稿》,清代射洪卢宏林撰。宏林,清代射洪人。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江安诗草》二卷,清代遂宁郭道成撰。道成,号竹坪,晚号鱼山,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任甘肃靖远县知县。事迹载光绪《遂宁县志》卷三、民国《遂宁县志》卷三。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出山小草》二卷,清代遂宁郭道成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遂宁县志》卷三著录。

《囊琴闲吟》一卷,清代遂宁郭道成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遂宁县志》卷三著录。

《养蒙诗瀹》一卷,清代遂宁郭道成选辑。民国《遂宁县志》卷三著录。

《临邛诗草》一卷,清代遂宁刘凯撰。凯,清代射洪人。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江阳诗草》一卷,清代遂宁刘凯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感怀集》一卷,清代遂宁蒲如川撰。如川,事迹已详前。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遂宁县志》卷五著录。

《宝恒堂稿》,清代遂宁张遂良撰。遂良,字梓屏,廪生,事迹载民国《遂宁县志》卷五。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抱牍山房诗集》二卷,清代蓬溪王衮撰。衮,事迹已详前。此书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五律偶钞》,蓬溪张昌泽撰。昌泽,事迹已详前。著录于《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会川制艺》,蓬溪张昌泽撰。道光《蓬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龙溪诗草》二卷、《补遗》一卷,清代蓬溪钟瑞廷撰。瑞廷,事迹已详前。存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今存光绪十六年(1890)红雪山房刻本,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龙溪诗草》二卷,存诗近300 首。清代蓬溪知县宋家蒸(江西奉新进士)在《钟瑞廷墓志铭》中云:“先生少喜为文,中岁喜治诗。”清代三台县岁贡冯大中《梅花瘦人传》云:“其诗清和隽婉,亦如其人,于古作者雅近微之(元稹)、香山(白居易)一类。”清代蓬溪县蓬西盐厘局厘员帅继先(江西奉新举人,曾任知县)《龙溪诗草序》云:“读之,语皆从性情中流出,和平浑厚,一如其人,绝无六朝浮艳之习,所谓不求工而自工者。”光绪本《蓬溪续志·钟瑞廷传》云:“其诗系心当世,不沾沾于吟风弄月。”评价颇高[3]。

《亨吉斋垂裕集》六卷,张秉谦撰。秉谦,事迹已详前。

《敦本诗辞》,聂金魁撰。金魁,事迹已详前。光绪《蓬溪续志》卷四著录。

《印潭诗稿》,清代蓬溪戴濬祥撰。濬祥,事迹已详前。见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藜照山房诗草》,清代蓬溪刘炳廷撰。炳廷,清代蓬溪人,工诗善文。此书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经堂诗草》,清代蓬溪但礼中撰。礼中,一作理中,名立传,承天寺(今大英县天保镇)人。朴外慧中,好问勤学,工诗能文。弱冠籍县庠,远近争师之。遂筑经堂庐,左居来学士,乡里能文游泮者多其弟子。生平性介行方,终身舌耕。著《经堂诗草》一卷,学者称“经堂先生”。此书著录于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味鸥馆诗钞》二卷,清代蓬溪杨希淦撰。希淦,名树之,号荷溪,清代蓬溪县荷叶溪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历官四川仁寿县教谕、浙江石堰场盐大使。见《国朝全蜀诗钞》卷五二。诗一首存收入《国朝全蜀诗钞》卷五二。光绪《蓬溪续志》卷四载:《味鸥山房文集》四卷、《味鸥山房诗集》四卷。《味鸥馆诗钞》二卷,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陇头吟》二卷,清代蓬溪杨希淦撰。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

《出塞吟》,陈鼒撰。陈鼒(1822—1907),字南村,清代蓬溪县玉溪镇回龙坝(今属重庆市潼南区)人,少有四方之志。咸丰中叶,新疆喀什发生叛乱。咸丰六年(1856),清政府派裕瑞出任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后授叶尔羌参赞大臣),入疆平乱。裕瑞请陈鼒入幕,同往新疆。咸丰十一年(1861),因剿贼出力,陈鼒由军功得到监生出身,出任江西临江府峡江县知县。上任不久,新疆又出现大规模的动乱,朝廷派左宗棠等领兵入疆平定,出征的还有四川名将鲍超(春霆),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保奏陈鼒“随同鲍春霆军门出关剿办叛回”,于是再次西行。同治六年(1867)任德化知县,此后,代理九江府及河防同知,并于光绪十年(1884)擢授义宁州知州。在任兴利剔弊,勇于任事。光绪十九年(1893),因事去官。陈鼒性好吟咏,撰有《出塞吟》《南村诗集》等,李鸿裔《题陈南村刺史出塞吟稿》言:“陈侯焉用叹官卑”,陈鼒虽然仕途不算辉煌,但是,留下了边疆的功业和传世的诗篇。

《南村诗集》,清代蓬溪陈鼒撰。陈氏因号南村,故名。清代王增祺《诗缘正编》录有其诗。此书著录于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澡雪堂诗钞》一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见《清人别集总目》,今存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南京图书馆有藏[4]。

《澡雪堂文钞》十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此书由其门人江西新喻赵辉(字德庵)校编,其子崇楷、崇梁校对,有湖北巡抚彭祖贤、四川按察使牛树梅、袁州府知府傅钟麟序。有光绪二十年和二十二年灌城(古代南昌的别称)刻本。钟氏诗文集后来收入了张元济编《四部丛刊》。

《浔声》二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有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安庆图书馆、射洪市图书馆有藏。

《绵江别话》一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有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南京图书馆、射洪市图书馆有藏。

《澡雪堂联语》一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门人江西新喻赵辉(字德庵)校编,钟氏之子崇楷、崇梁校对。收联71 副。有光绪末年灌城(古代南昌的别称)刻增修本,南京图书馆有藏。

《兰香诗草》,清代蓬溪杨家谟撰。家谟,清末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人,县学生。事迹入光绪《蓬溪续志》卷三。《兰香诗草》著录于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倚竹窗诗草》四卷,清代蓬溪杨应祥撰。应祥,清代蓬溪县人,光绪七年(1884)岁贡,《巴蜀古诗选解》录有其诗。事迹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

《绿秀山房诗草》,庞际超撰。际超(1807—1861),字希元,蓬溪县赤城镇水磨嘴人,道光间为廪生,咸丰二年(1852)恩贡。性纯洁,植品饬行,笃于伦理。早岁以文雄,学使试,辄高等;比于乡,得解复失者屡。晚乃绝意名场,筑柏香书屋,牖觉后进。经其训诲,皆名于时。喜为诗,所著盈箧。见道光《蓬溪县志》卷首,光绪《蓬溪续志》卷三。光绪《蓬溪续志》卷四著录。

《怡情悦性篇》一卷,清代蓬溪钟永显辑。永显,事迹已详前。

《逍遥快乐吟》一卷,清代蓬溪钟永显辑。

《后正谊集》一卷,清代射洪于靖安撰。靖安,字屏山,射洪人,道光元年(1821)副榜。抱负不凡,年仅三十病卒。所著有《后正谊集》,知人论世,了如指掌。射洪知县何玉成为传刊行。见光绪《射洪县志》卷十一。

《揽翠山房》,清代射洪知县何玉成撰。玉成,字琢石,广东番禺(今广州)人。道光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经会试出任射洪县知县,咸丰末休官回乡。任内于太和镇筹建广寒书院,延师课读,改变射洪一时文风。著有诗集《揽翠山房》。

《阳安诗草》二卷,清代射洪杨沺撰。沺,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任保宁府教授。见光绪《射洪县志》卷十。此书著录于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涪村诗稿》四卷,清代射洪罗云撰。云,字北霖,射洪人。少游庠,六十始食饩。授徒四十余年,门人考中进士者一、举人者二、贡生秀才者数十。书法赵子昂,工时艺。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四六》二卷,清代射洪罗云撰。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八著录。

《时艺》四卷,清代射洪罗云撰。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八著录。

《晴轩诗草》,清代射洪李诗撰。诗,字晴轩,光绪时射洪人,能诗,性和厚。

《雨花书屋诗草》,清代射洪邓怀英撰。怀英,字柏斋,射洪人,工诗文,介然不苟。清末射洪乡人将何壁、罗北霖、李诗与邓怀英,合称“四君子”。

《补竹山房诗草》四卷,清代蓬溪县丞章藩撰。章藩(1785 一1860),字屏周,号山甫,清代浙江归安县荻港村(今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人,道光五年(1825)岁贡。道咸时期宦游巴蜀三十年,历任平武县县丞、遂宁县县丞、梁山县县丞、青川县县丞、宝川局监铸官。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九月至咸丰九年(1859)七月任蓬溪县县丞(县丞署位于今大英县城蓬莱镇小蓬莱山麓)。咸丰八年(1858)十二月以本县县丞代办知县事,未几卸。能诗善草书,《两浙輶轩续录》《湖州府志》《益州书画录补遗》《荻溪章氏诗存》有载。《补竹山房诗草》四卷,咸丰七年(1857)年秋刻于蓬溪县蓬莱镇(今大英县城)。存诗609 首。清道光二十年(1840),四川成绵龙茂道、湖北布政使李宗传序;清咸丰七年(1857),章藩自序;山东淄川王培荀、河南固始李乡谷、陕西山阳熊裕堂、广东香山何曰愈、浙江乌程范锴、浙江海盐张振钧、浙江仁和俞涛、浙江归安邵棠、浙江归安戴铨、四川蓬溪钟瑞廷、四川蓬溪朱晖吉、四川蓬溪钟永猷、四川遂宁刘培顗、江南赵云卿题词;清咸丰五年(1855)戴铨跋。四川大学图书馆有藏[5]。

《补竹山房诗草》四卷,清代蓬溪县丞章藩撰。章藩(1785 一1860),字屏周,号山甫,清代浙江归安县荻港村(今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人,道光五年(1825)岁贡。道咸时期宦游巴蜀三十年,历任平武县县丞、遂宁县县丞、梁山县县丞、青川县县丞、宝川局监铸官。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九月至咸丰九年(1859)七月任蓬溪县县丞(县丞署位于今大英县城蓬莱镇小蓬莱山麓)。咸丰八年(1858)十二月以本县县丞代办知县事,未几卸。能诗善草书,《两浙輶轩续录》《湖州府志》《益州书画录补遗》《荻溪章氏诗存》有载。《补竹山房诗草》四卷,咸丰七年(1857)年秋刻于蓬溪县蓬莱镇(今大英县城)。存诗609 首。清道光二十年(1840),四川成绵龙茂道、湖北布政使李宗传序;清咸丰七年(1857),章藩自序;山东淄川王培荀、河南固始李乡谷、陕西山阳熊裕堂、广东香山何曰愈、浙江乌程范锴、浙江海盐张振钧、浙江仁和俞涛、浙江归安邵棠、浙江归安戴铨、四川蓬溪钟瑞廷、四川蓬溪朱晖吉、四川蓬溪钟永猷、四川遂宁刘培顗、江南赵云卿题词;清咸丰五年(1855)戴铨跋。四川大学图书馆有藏。[5]

《消夏联吟集》,清代蓬溪县丞章藩、归安戴铨等撰。咸丰四年(1854)夏,蓬溪县县丞章藩与寓居蓬莱的江南名士戴铨,邀蓬溪西乡(今大英县)朱晖吉、钟瑞廷(薇垣)两明经,门生钟永猷茂才以及蓬山书院中习诗者,咏觞酬唱,结文字交。以河西(今大英县)胜迹及佚事,拟题分赋,阅五旬,裒然成帙,同人刊以代钞,号为《消夏联吟集》。戴铨(1799—1861),字衡山,号梅詹,浙江归安人,附生。归安戴氏,为湖州望族,一门五进士、七举人、九贡生、二十三监生。戴铨外祖父为湖州潘本侃、外祖母为遂宁张问兰、舅姥爷为遂宁张问陶。戴铨能诗,爱蜀中山水,槖笔来游,咸丰四年(1854)留蓬溪县县丞衙斋(今大英县蓬莱镇),时方盛暑,与好友章藩唱和。咸丰五年(1855)夏六月,戴铨为章藩《补竹山房诗草》撰跋。朱晖吉,字靖堂,蓬溪县河边场(今大英县河边镇)人,学高行粹,道光二十九年(1849)岁《鹤鸣书屋诗草》二卷,清代蓬溪钟永猷撰。永猷(1821—1885),字赞臣,亦作湛澄,清代蓬溪县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钟瑞廷侄子。光绪二年(1876)岁贡生,工诗。事迹载光绪《蓬溪续志》卷三、章藩《补竹山房诗草》。《鹤鸣书屋诗草》二卷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柳溪诗草》二卷,清代蓬溪钟永绍撰。永绍,事迹已详前。《柳溪诗草》二卷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问心斋诗钞》一卷,清代蓬溪叶茎先撰。茎先,事迹已详前。此书民国《蓬溪近志·艺文志》著录。

《问心斋文钞》一卷,清代蓬溪叶茎先撰。茎先,事迹已详前。此书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皇玉诗草》,清代蓬溪吕怀隽撰。怀隽,清末蓬溪县罗戈场人,工诗文。

《柏塘诗钞》一卷,清代蓬溪叶松涛撰。松涛(1864—1922),名风圣,号薰南,蓬溪县蓬莱镇(今属大英县)东宜家桥人。叶氏为清代蓬溪西乡书香世家,松涛为增生,学丰行古,授徒多知名士。其曾祖叶大宽(1776—1841),字永良,号青岑,谊重儒林;祖叶光宇(1810—1887),字逢春,号新田,重刊射洪名儒杨愧庵遗集,为士林称道;其父叶法先(1840—1911),字节之,从钟瑞廷、黄光月两先生游;其子叶文晋(1883—?),字锡藩,学名以忠,一号金山农隐,《蓬溪近志》襄辑员。

《柏塘文钞》,清代蓬溪叶松涛撰。松涛,事迹已详前。

《心田诗草》,清代蓬溪黄和平撰。和平,字心田,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人。性纯笃,事亲得欢心。精医,名甚噪,岁得酬金新百缗,终身无赢积。盖其族姻邻友,皆奇贫,每至人家归,则争往贷,无多少,不责偿也。如是者数十年。后从黄光月先生讲学,养益纯,怡然有以自乐。工诗,惜稿散佚无存。事迹见民国《蓬溪近志》卷四。《心田诗草》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如璋诗稿》四卷,清代蓬溪李克臣撰。克臣,清末蓬溪县人,工诗。

《云栈诗草》四卷,清代蓬溪杨义宣撰。义宣,字子昭,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人。少从龙溪钟瑞廷孝廉游,得刘止唐子心法,既籍县庠,设教止善斋,衍师傅以教弟子,颇有成就。生平简言寡欲,平易近人,不立崖岸。好吟咏,有《云栈诗草》,年九十无疾卒。事迹见民国《蓬溪近志》卷四。《云栈诗草》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颐园诗文稿》二卷,清代蓬溪梁用光撰。用光,清末中江县人,迁居蓬溪县,为附生,豪爽有胆识,声震一时。1912年春,尚在世。卒年四十五,士林痛之。

《霍峰诗遗》一卷,清代蓬溪但煦炎撰。煦炎,字霍峰,清末蓬溪县天保场(今大英县天保镇)副贡。附贡生。倡建义仓,创置祭田。正直刚方,不避权贵,才华优长,仰如山斗。卒年七十四岁。事迹见民国《蓬溪近志》卷四。《霍峰诗遗》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南丰诗草》,清代蓬溪曾宪庸撰。宪庸,清末蓬溪县西乡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工诗文。

《龙溪诗草后集》四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永定,事迹已详前。清末三台县岁贡冯大中(号剑平)撰《龙溪诗草后集题词》四首,其一:“巴蜀流风蔚词赋,峨岷山水郁清嘉。小坡晚出斜川集,博望高乘倚汉槎。越海珊瑚珍贡树,孤山冰雪孕梅花。龙溪居士传衣钵,著述成书又满家。”其二:“大雅王风感并深,谁从正始索遗音?品题自握钟嵘笔,识曲真弹俞伯琴。鸿雪江山新过眼,燕云岁月旧惊心。翛然一集风尘外,跌宕牢愁思不禁。”其三:“苏陆平交李杜师,寥寥身世几相知?曾经蜀道三千里,远寄吴门百韵诗。巫峡竹枝咽流水,屈沱香草荐灵祠。蟂矶题庙尤奇绝,回首湘江月上时。”其四:“旅燕宾鸿次第过,南船北马影婆娑。芙蓉镜冷秋光老,桃李花浓春思多。感寓诗篇工幕府,忧时涕泪满山河。年来我亦同幽愤,俯仰乾坤日醉歌。”(原载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卷二《题词》)。题词中将永定比为“小坡”(苏轼之子苏过),其诗有“正始遗音”“感寓诗篇工幕府,忧时涕泪满山河”,可见时人对其诗评价颇高。清人射洪邬建侯《读〈龙溪诗草后集〉》云:“花时我作象山行,座入春风始识荆。一代文章推巨子,十年私淑等门生。倡提骚雅同嚆矢,宏奖人材乃性情。老去坡仙更清绝,诗名难怪动公卿。”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知自反斋文集》二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

《鸿雪琐存诗草》,清代蓬溪钟永定撰。

《养正诗选》六卷,清代蓬溪钟永定编辑。永定,事迹已详前。此书一作四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蓬溪象山书院刻本,藏四川省图书馆,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养正文选》四卷,清代蓬溪钟永定辑。永定,事迹已详前。

《百孝诗图注》二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永定,事迹已详前。此书杨紫垣绘图,钟永定图后题词,其中附载冯用之明经题词廿余首,今存清宣统二年(1910)刊本。钟永定《叙》署款:“宣统二年庚戌夏,巴兴钟永定识于小蓬莱书舍。”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百忠诗图注》一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永定,事迹已详前。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养正试帖》二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永定,事迹已详前。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龙溪骈文》一卷,清代蓬溪钟永定撰。永定,事迹已详前。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熊广文遗稿》二卷,清代蓬溪熊祥谦撰。祥谦,字虚堂,蓬溪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大挑二等,官剑州学正。见光绪《蓬溪续志》卷三,民国《蓬溪近志》卷四。

《养正诗钞》一卷,清代蓬溪陈奕端撰。奕端,事迹已详前。民国《蓬溪近志·艺文》著录。

《容园诗存》二卷,清末蓬溪曾世礼撰。世礼,事迹已详前。此书又名《榕园诗存》,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容园文存》二卷,清末蓬溪曾世礼撰。世礼,事迹已详前。此书又名《榕园文存》,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樨香馆诗草》,清代蓬溪梁仲舒撰。仲舒(1845—1908),名泽栩,学名仲舒,字虚谷,清末蓬溪县高坪镇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历任蓬溪劝学所视学、资阳训导、南川县教谕。事迹载光绪《蓬溪续志》卷三、《蜀诗续钞》卷五。《樨香馆诗草》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英灵集》,清代蓬溪梁仲舒撰。仲舒,事迹已详前。《英灵集》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稚香馆文钞》,清代蓬溪梁仲舒撰。仲舒,事迹已详前。见蓬溪知县赵源濬撰《梁虚谷墓表》。

《桂香诗文集》,清代射洪何敏撰。敏(1851—1933),字幼聪、经纬,号瑞卿,四川射洪人,清同治秀才。宣统元年(1906)进四川官班法政学堂,后授予湖北长阳知县(未赴任),曾长期执教塾馆。

《鹤山碎墨》五卷,清代蓬溪叶绍文撰。绍文,事迹已详前。《鹤山碎墨》五卷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

《归耕辞》,清末蓬溪胡祖虞撰。祖虞(1855—1915),名明钦,字竣之,蓬溪县康家渡金井坝(今大英县回马镇文武村)人。廪生,坦直和易,无城府。光绪季年停止科举,派赴日本学习师范。归国历任潼川、梁山各中校教习,本县视学,旋隐居于家,数年卒。撰《北游纪略》一册,民国丙辰年(1916)蓬溪胡氏铅印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王友庵诗文集》一卷,清代蓬溪王寿萱撰。寿萱(1837—1896),初名三益,字友庵,后更名寿萱,字树北,四川蓬溪县人。同治十三年(1874)岁贡;光绪元年(1875)由岁贡生举孝廉方正,列超等,充金陵文闱收卷官,以州判签分安徽,摄滁州吏目。在皖十二年,或充考试官,或教授弟子,不求闻达,惟念读书。著述不下数百篇,多为亲朋携去。是书诗一百二十六首,赋十一篇,春联十余对;文四十九篇,凡二万三千余字。为文悉关大义,中正持躬,平易畅达。今存民国二十七年(1938)四川蓬溪王元襄石印本、俊文印刷局石印本,《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有藏。

《萃香文集》二卷,清末蓬溪廖遇隆辑。遇隆,字壁卿,宣统元年拔贡生。事迹载光绪《蓬溪续志》卷四。《萃香文集》二卷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今存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藏上海图书馆。

《考辨论》,清末蓬溪吕志熙撰。志熙,字缉光,蓬溪县锣锅场(今文井镇罗戈场)人。父鸣璠,诸生,持躬严正。志熙少承庭训,负文誉。会科举罢,肄业成都存古学堂。通尚书、诸子、史传,凡四年,以第一名毕业。巡按使陈君廷杰,聘教其子,兼任秘书。旋病归,既瘥,主佛子寺乡校,生徒济济,蔚然可观。年三十四卒,撰有《考辨论》数十篇存于家。

《砾存小草》四卷,清代遂宁张知廓撰。知廓(1852—1919),字子度,号容垓、容陔、梦虹,别号慧云山樵。为遂宁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张氏后裔。岁贡,候选教谕,例授修职郎。其诗华近船山,研炼似亥白。清代射洪举人舒云逵《紫云山馆吟草》上卷《张容陔<砾存小草>题词》云:“平泉盛业素风存,奕世清华古谊敦。万卷遗书同邺架,一时立雪重程门。植身峻比威霜肃,洁养欢逾爱日温。遥忆绛帷亲授礼,喁喁弦诵遍江村。”

《幽兰集》,清代射洪谢梦贞撰。梦贞,女,谢芳亭女,见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八。

《北山草堂游览诗记》三卷首一卷,清末射洪杨昌邠撰。昌邠,名焕之,事迹已详前。该书为清宣统元年(1909)宁国学舍刻本,天津图书馆藏本有周馥等评、周叔弢等校。

《北山草堂全集:文编偶存》二卷、《游览诗纪》八卷,清末射洪杨昌邠撰。《清人别集总目》著录。今存宣统元年(1909)射洪杨氏刻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覆窝诗草》,清代射洪杨崇培撰。崇培,生卒年不详,学名涵元,号镜斋,又号信天翁,四川射洪人。清岁贡。工诗,善书法。年八十七卒。该书载《北山草堂诗纪》卷十《家集》。

《长江词》二卷,蓬溪知事周岸登撰。岸登(1873—1942),字道援,号彦威,四川威远县人。清光绪举人。1914年至1915年,任蓬溪县知事。“从政之余,引宫比律,倚双白之新声,无小红之低唱”,撰《长江词》二卷,凡123 首。

《白石子诗稿》,清末射洪马天衢撰。天衢(1872—1950),名本亮,字云程,号马野,四川射洪人。清末举人。于民国九年(1920)任射洪劝学所长,继任中学国文教员。曾在川军刘湘、邓锡侯两军部供职文案。善诗文,工书画。陈子昂读书台内木刻陈伯玉《感遇》三十八首系其手迹。著有《白石子诗稿》,惜其失传。

《文映江诗文稿》,清末射洪文映江撰。映江(1874—1950),字岷山,自号独清先生,射洪县太和镇蟠龙寺坝人。善诗文,轻书法,参加潼川府试时,主考官批其试卷曰“文盖通场,字丑八县”,盖清代潼川府属共计八县也。后考取拔贡,曾任吏部录事。辛亥革命后还乡,以诗文自娱。平身生活清苦,秉性孤傲,诙谐放荡,玩世不恭,人称“文麻子”,自谓“有诗两千首,文一千多篇”。今存《文映江诗文稿》,录诗356 首,文22 篇。

《课余随录》,清末射洪何笃生撰。笃生(1883—1955),字厚高,晚号竺僧,四川射洪人。他与文映江同受业于县中名宿赵子亨。清光绪三十年(1904)庠生。后以教学为业,曾在射洪县立洋溪镇高小及女高任教多年。著有《课余随录》,惜其失传。

《高石斋文钞》三卷附《射洪县修志议》一卷,清末射洪刘光谟撰。光谟,事迹已详前。此书收录有《孔子生卒年月日时考》《陈子昂党武后辨》《广汉黄虎通泉故城考》《通泉县东山寺考》《全蜀艺文志叙》《射洪县修志议》《上锦江院长伍崧生师书》《送王壬秋师还楚叙》等文,可窥其一贯缜密严谨、援据详确的治学精神。今存光绪十年(1884)四川富顺县刻本,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藏。

总集类

《傅氏家集》,宋代遂宁傅耆编辑。耆,事迹已详前。宋人度正在嘉定十三年(1220)《跋〈贺傅伯成手谒〉》中,提及《傅氏家集》。傅氏为遂宁宋代地方望族,书香世家,此书系遂宁傅氏之诗文总集。

《三贤集》三卷,明遂宁杨名辑。《三贤集》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三贤祠在夔州莲花峰下,以周子尝判夔州,王十朋尝为夔帅,明初宋濂亦卒于夔,故知府张俭为立斯祠,并属名集其遗文为一集。然周子仅《太极图》《通书》二篇,世所共见,毋烦甄录。至《梅溪》《潜溪》二集文极繁富,而所采寥寥,尤难免于挂漏矣。见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

《明近体诗钞》二十九卷,明射洪谢东山辑。又名《皇明近体诗钞》,明万历《重新潼川州志》卷五十四《古今书目》作《皇明近体诗抄》四十卷。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今存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

《杨氏文集》三卷,明射洪杨嗣龙辑。其书多采杨澄、杨最章疏,及平生所为诗文、诸名士赠答诗、序记铭等类,汇为文集,凡三卷。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录。

《张氏三先生集》三种、十四册,清代遂宁张问安、张问陶、张问彤撰。清嘉庆二十至道光二十九年(1815—1849)刻印,国家图书馆有藏。

《清江擢秀集》,清代射洪赵燮元、夏肇庸撰。门人赵启鉴选赵夏二人之诗,类为一帙,梓而问世,题曰《清江擢秀集》。此书书名系射洪举人胡文魁书写,内容包括赵燮元《澹远轩诗稿》《澹远轩文集》,夏肇庸《蓉村诗稿》《京珊文抄》《京珊文品》。今存光绪刻本,见《丛书综录补编》。

《刘氏文征》,清代蓬溪刘炳廷辑。炳廷,事迹已详前。见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

《小溪舆颂》,清末遂宁人士撰。该书系清末遂宁人士为颂扬遂宁知县柴作舟之政绩而作诗词之总集。作舟(1850—1913),字星辅,贵州贵阳人,进士,光绪中任南充知县,廉洁勤能,有古循吏风。光绪二十四年(1898)署遂宁知县,惠政爱民,去后有留别诗集,曰《小溪舆颂》,以寄讴思。小溪者,遂州小溪县也,遂宁别称。后因政绩卓异升为知府。李谊校辑《历代蜀词全辑续编》(199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一书中选录有《小溪與颂》中的竹枝词,其中选录遂宁文童刘显悦二首、附生廖绍兰四首、女史月卿二首、户吏米龙光二首、工吏杨仲鑫二首、刑书杨树棻一首、刑书杨伯恒一首、医士梁士匡二首。民国本《遂宁县志》有载,作《小溪舆诵》。今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遂宁县刻本,贵州省图书馆藏。

《涪江遗爱草》,清末遂宁人士撰。该书系清末遂宁人士为颂扬遂宁知县如柏之政绩而作诗词之总集。如柏,旗籍人,二十四年任(1898)遂宁知县,爱士恤民,回任二次。去后有留别诗集,曰《涪江遗爱草》。民国本《遂宁县志》有载。

《家范文集》一卷,清代射洪杨芳春撰。芳春,事迹已详前。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作《家范》一卷。

《任黄合钞》,清末蓬溪曾世礼撰。世礼,事迹已详前。此书钞明代南充进士任瀚、黄辉二人之诗文合刊一辑。其中《任司直诗钞》一卷、《任司直文钞》二卷,黄氏之诗文钞不详。任瀚(1500—1592),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吏部主事,迁考功郎中。十八年累至翰林院检讨。瀚晚年潜心于易,文亦高简,位列嘉靖八才子、西蜀四大家之中。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嘉陵文征》八卷,清末蓬溪曾世礼撰。世礼,事迹已详前。辛亥革命后,曾世礼出任川北道行辕幕僚,辑有《嘉陵文征》八卷,为保存川北乡邦文献作出了贡献。 此书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

《纶音类纂》四卷,清末射洪邓世珖编。世珖,字琯廷,四川射洪人,清末秀才,曾在射洪太和镇教私塾,卒于民国初年。此书系收历代帝王诏令之类文章,多系编者抄写。编于宣统二年(1900),前有编者叙言,书中天头有眉批,每文篇末有总评。藏射洪罗刚锋先生处。

《古文宗匠》二卷,清末射洪邓世珖编。世珖,事迹已详前。前卷多选《国策》文,后卷多选史公文。选前人未选之文,独具匠心。眉批、总评多有创见。自编成册,多系编者抄写。藏射洪罗刚锋先生处。

《龙门嫡派》二卷,清末射洪邓世珖编。世珖,事迹已详前。全书选自韩愈、柳宗元等人文。眉批、总评多有创见,评点亦精妙。此书系清宣统元年(1909)自选、自编、自评本,多为编者抄写,间有刻页。藏射洪罗刚锋先生处。

诗文笺类

《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宋代文谠注、遂宁王俦补注。杜学林《宋代韩集注者王俦生平辨析——兼及〈全宋诗·谢自然〉一诗的两个问题》(载《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一文考证出:王俦,字尚友,号淡斋,祖籍平阳(今山西临汾),南宋初迁居遂宁。乾道二年(1166)知四川乐至县,廉洁谦恭,宽民严吏,官声甚好,后以通直郎致仕,民立生祠祀之。《百家注柳集》前“诸儒名氏”,有“武信王氏”,注云:“名俦,字尚友,补注。”武信,即今遂宁,王俦当为遂宁人。然乾隆《四川通志》、《乐至县志》皆称王为“平阳人”,当属祖籍与乡贯的差异。“平阳”为王俦祖籍,“武信”为王俦实际生活地域。王俦除补注了韩集外,还补注了柳集。撰有《果州相如县相如祠记》《大雷观记》《有宋僻庵先生墓志铭》《题〈谢自然诗〉》等,现有《补注韩集》《补注柳集》等著述存世。文谠、王俦《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是现有较早的宋代韩集注本,该注本征引文献极丰,注释内容亦具体详实,极具文献学价值和诗歌阐释学价值,已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309册。

《杜诗注》,明遂宁李实撰。实,事迹已详前。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

诗文评类

《碧鸡漫志》五卷,宋遂宁小溪王灼撰。灼,事迹已详前。该书大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历代歌曲,第二部分品评北宋词人词作,第三部分考证唐以来二十九个曲调的源流。全书内容看似庞杂,实则均是在“歌曲”的统摄之下,包括了歌曲应具备的“诗”“歌”“声”“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客观上保存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史料,其价值不是单纯“词学论著”“音乐文献”可以概括的。王灼通过对北宋以来词学观点的系统整理,形成了自己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规范,对当时词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历史文献,对于词学史、歌曲史、《诗经》史等等学术研究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碧鸡漫志》一卷本,存,见《郡斋读书附志》卷五下,《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三;《国史经籍志补》子部作五卷。今存一卷本,收入《唐宋丛书》载籍,《说郛》(宛委山堂本)卷十九,《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十八,《四库全书》集部词典类,《学海类编》集余三,《古今说部丛书》七集,《说库》,《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第一辑;五卷本,收入《知不足斋丛书》第六集,《增补曲苑》金集,《词话丛编》。

《阳升诗话》,明射洪谢东山撰。东山,事迹已详前。此书一名《近譬轩诗话》。明万历《重修潼川州志》卷五十四《古今书目》载:“《近譬轩诗话》二卷,谢东山著,刻本在射洪县。”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

《文品》一卷,清代射洪夏肇庸撰。肇庸,事迹已详前。其后学赵启鉴校字。此书又名《文品二十四则》。今存清刻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古文铎》,清代射洪黄继黻评。继黻,一作继绂,嘉庆二十一年(1816)副贡。见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制艺铎》,清代射洪黄继黻评。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

猜你喜欢
蓬溪县射洪遂宁
四川省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射洪市:保居民就业 稳发展大局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体系构建
硅化木保护保育方法探讨与实践——以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射洪农商银行 成都宣讲“创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