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十四五规划中指明了“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也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前进方向。
在线教育成为疫情背景下全球教育界的首选解决方式,这也是一个挑战,前面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可循,广大教师在不断的摸索中,展开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干中学,学中干,每位教师都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与心血来完成这场史无前例的挑战。教师们通过大量搜集、筛选教育资源,建立学习群,修改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平台,切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然而,在网课期间,在日常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发现学生不遵守程序、不懂规则、只注重权利忽视义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对这种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自律、自省、自警的规则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也是现代社会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更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通过在“客户关系管理”网课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育学生依法依规办事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管队伍的首次合作,探索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协同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效果,更好形成“三全育人”的教育合力。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文件既是对原有文件——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完善,更是我国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关键节点上,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时代之问,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对这个时代之问的完美诠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提出“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的培养方法上要坚持立德树人,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了时代新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要厚植家国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要有担当意识,在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更要注意个人品质的锻炼,要勇于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自己,经风雨见世面,所以,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们都要以总书记的“培养时代新人”的指示为遵循,牢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把握住话语舆论的主导权,做到网上网下无缝衔接,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尤其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做好。
科技进步是发展线上教育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成为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信息化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但是,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负面消息也在悄然侵蚀着舆论阵地,腐蚀着青年人的心灵,历史虚无主义、敌对势力的颜色革命诱惑等必须引起警觉。我们的思政教育不能放松,应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科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是总书记对各科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形象比喻和谆谆嘱托。如何协同专任思政教师,形成大思政格局,利用线上教学阵地,完成好课程思政教学任务是高校各级各类教师的任务。
课程思政与线上教育的结合是社会现实的必然需求,正如总书记所说:“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其作用主体是学生。如何通过外因的教育引起其内因的变化,即在人为作用之下主体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自发性、自为性,关键在要让学生产生临场感、参与感。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认为,道德的说教不是虚幻的、抽象的,它强调要与生产实践结合。这种教育观主张只有在实践性的社会生产与活动领域的运用中,才能彰显理论的意义和真理。因此,道德必须源于现实与实践,才具有价值。据此,线上课程思政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专任教师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中国的变化、身边的变化,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首先学会对自身的问题加以审视,从自我做起,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网课期间学生独处的时间多了,思考未来未免产生惆怅。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实现自身价值的意愿强烈;同时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羡慕之情,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易滋生;特别在个人职业选择上患得患失,既要高薪,又拈轻怕重。这就需要专任教师通过思政教育把本专业的典型模范事迹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职业无贵贱的社会主义职业观。教师在肯定其实现个人价值的合理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哲学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评估自我价值,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从而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在居家网课期间,教师也要重视家庭思政教育这一日常教育阵地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并主动分担家务,承担家庭责任,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社区防疫规定,有条件的可以积极参与社区防疫活动,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做合格公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要打通专业教师队伍与学校学生处、各院学管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团委等各级各类思政工作者协同合作的通道,发挥各自所长,把松散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让思政教育更有力量。提倡各级各类思政工作者同备一堂课,把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教学教法上、教学资源的运用上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升教育技能、改进教育手段,充分交流配合,形成动态交流机制,把更贴近学生视听习惯的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提升教育效果。
要构建信息共享、互通的环境,注重解决高等学校各级各类思政工作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是事关学生动态的关键信息的传播、利用,循环过程要形成制度,形成分享、共享机制,进行紧密跟踪,以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要充分利用好校园舆论主阵地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态,各级党委与思政工作者紧密配合,及时做好对学生、教师网络舆情的预判与研判会商机制,发现不良苗头及时预警、报告、及时应对。要畅通专兼职思政工作者与学生联络的主通道,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提高交流效率,提升交流效果。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谈高校思政工作新内涵、新模式、新要求》一文中指出:“要解决好队伍建设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机制、激励机制、督导机制等问题,着力机制化推进,激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活力。”
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剖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指导等各方面是学生心目中的专家,与学生连接比较紧密。在高校中,青年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由于和学生年龄相近,所以,更容易接近学生,做起课程思政工作比专任教师更加得心应手。
当前各个高校针对专职思政工作者育人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通过待遇提升,各种校内的倾斜制度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但对于专任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开展协同教育的保障机制是个空白,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高效运作。首先,根据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指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其次,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除了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课堂授课情况、教学任务量等几方面外,要把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项目之一,在制度安排上,建立一套协力育人奖励制度,明确专业教师与各级各类思政工作者在协同育人工作中重合性与分布性工作,把专任教师参与协同育人的实践活动及效果纳入考评制度中,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激励。通过建立一个完整、客观的评价体系,全面地评价专任教师课程思政与专职思政工作者的综合工作效果。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育人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激发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突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足的现实困境,提升育人实效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战略、坚守和发展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根本要求。”
总书记又指出:“要形成育人合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所有环节都能彰显思政味道,所有教工都能呈现思政育人,就能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全员、全过程的思政教育生态。”
“三全育人”是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方面互为补充。全程育人强调的是思政教育要贯通学生成长的各个时期,要做到无缝衔接;全员育人强调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立足本岗,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要守好各自的责任田;全方位育人强调思政教育要覆盖学生所处的任何空间,包括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更包括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对接,各类教职人员要接力奋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尤其是对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训,要充分利用新进教师上岗培训、教师专项培训、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专项培训等机会,一方面加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的培训,做到学在先、悟在先、讲在先,切实增强教师的政治本领、政治素养、政治敏锐性,提升思政教学本领;同时要通过制度激励,激发教师主动探索线上思政教学实施路径、实施方法的自觉意识。通过奖励先进,在确保一定量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学校内的课程思政工作平台,整合思政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立校外的思政教育基地,聘请专业领域内的先进模范人物、行业翘楚担任特邀讲师,共同参与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协力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加强学管队伍建设,把真正热爱学管工作、政治过硬、业务本领强、专业覆盖面广、适龄教师补充到学管队伍中,一方面要对学管队伍加强培训,压实任务,强化责任;同时,要切实畅通其上升通道;要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管队伍的会商机制。建立德智体美劳考核学生的机制,加强专业教师在学生评奖评优评先工作中的话语权,加大学生在评奖评优评先工作中学业情况的考核比重,不以偏概全,以此来鼓励、促进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以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
以线上案例教学为引子,教学和学管教师共同努力,在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在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督促上下功夫;教学与学管教师一起研讨如何进行线上教学的成果迁移,利用专业社团等学生团体结合现实进行海报宣传、学习经验交流、线下企业访问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开展公民道德法规意识等普法系列讲座,共同提升学生规则意识和公民道德诚信意识,以这种方式固化线上成果,初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三全育人”的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