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红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 福建·龙岩 364012)
作为闽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红色歌谣曾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历程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大众的生活话语,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民众生活中的一种优势话语,有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开展闽西红色歌谣研究,从话语研究的角度探讨在当时的革命历史条件下,闽西红色歌谣如何通过话语创新和话语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在党的革命历史上,闽西苏区主要包括龙岩、永定、上杭、连城、长汀、武平、宁化等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闽西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此背景下,出于当时党和红军宣传工作的需要,充分运用歌谣形式,面向广大群众、战士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宣传。闽西红色歌谣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红色艺术,伴随着闽西苏区根据地的建立,革命运动的开展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当时党的革命领导人瞿秋白、邓子恢等都曾编创红色歌谣作品,苏区创办的主流报刊如《青年实话》《红色中华》也常用小调、山歌、歌曲或新诗等形式阐发革命道理,进行革命宣传。这些都极大促进了闽西红色歌谣的发展,形成闽西苏区“革命山歌箩打箩,一人唱起万人和”的空前景象。
闽西红色歌谣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忽视的红色华章,但是在红色歌谣整体研究背景下,闽西红色歌谣的研究则略显单薄。从红色歌谣的区域分布来看,近年来中央苏区、川陕苏区、赣南苏区、湘鄂西苏区、陇东等地区的红色歌谣研究较为丰富和活跃,成果也比较多。相较而言,闽西红色歌谣研究则较为滞后,或是在对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研究中一笔带过,或是一些较为零散的研究。如王子韩对福建苏区红色歌谣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探讨。[1]伍荣生论述了闽西客家红色歌谣的艺术特征,并指出其所具有的独特红色文化价值[2]。李彪则从歌词、曲调等方面探讨闽西苏区红色歌谣创作特征[3]。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做过一些闽西红色歌谣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如《闽西革命歌谣》,但总体来说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闽西红色歌谣研究需要有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注入新的活力。
闽西红色歌谣是闽西红色文化的华彩篇章,它应革命时代的需求而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党历史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典范。基于此,从话语建构的视角研究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进程和实践,能够促进闽西红色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于大众化,毛泽东同志曾对其做出过解析。他讲到,倡导大众化,真正的“化”者,不仅要在口头上倡导和宣传,还应在实践中切实地践行,应深入群众,走进群众,做到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地跟老百姓去学,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言语去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4]841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根据孙学玉等学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5]姜洁晶则从实现的前提、理论基础再到最终目的三个层面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路径,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通俗普及、理解认同再到自觉践行层层推进的过程。[6]综合学界的观点,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及实践成果融入到群众的文化当中,转变为通俗、简练、具体、质朴的大众话语,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使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逐步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的过程。
话语是理论的载体。马克思主义要凝聚群众,就要进行话语创新,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大众话语”通过适当的话语实践路径去“说服人”。因此,大众话语成为联结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桥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是将“大众”置于话语的主体地位,从“谁在说,为谁说,说什么,怎么说”上进行话语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大众”的价值追求。闽西红色歌谣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根植于当时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运用“大众话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话语创新和话语实践典范。具体来说,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主要方法包括:
第一,从话语建构的主体上来说,突出主体性原则,厘清“谁在说”,实现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多元主体合力。
主体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7]29在闽西红色歌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中,党的领导干部、宣传工作者、人民群众构成了多元主体,共同担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职责。
首先,党的领导干部是主体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首先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担起主体职责,立足于群众,深入群众,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才能了解群众之所想,知悉群众之所急,掌握群众的语言,引导和说服群众,让马克思主义得到群众的认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时在闽西苏区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人瞿秋白、邓子恢等都曾经是红色歌谣创作和宣传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其次,党的宣传工作者是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的另一实践主体。1929年古田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以下称《决议》)明确提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8]96《决议》中还特别指出当时红军宣传技术的缺点之一为“革命歌谣简直没有”,提出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和编制革命歌谣,宣传队中专设口头宣传股研究并指挥口头宣传技术。基于《决议》,红军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文艺宣传队伍负责红色歌谣的收集、整理、创作以及推广传播的工作,成为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
此外,人民群众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受众,还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进而内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践行者,继而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的另一主体。当时的闽西红色歌谣一般是在闽西传统山歌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语言通俗易懂,主题内容贴近群众需求,很快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传唱。红色歌谣在群众中口口相传,迅速传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为大众所接受,服务大众的进程。
第二,从话语建构的内容上来说,突出重点性原则,抓住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根本利益和核心问题,把握好“为谁说,说什么”,实现话语受众的大众化与话语内容的主题创新。
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遵循的是我党一贯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闽西从事革命斗争的党员领导干部、宣传工作者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地走进闽西人民群众中,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融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当时苏区群众的最大苦楚和最为迫切的政治、经济诉求,重点把握住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利益需求与核心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闽西红色歌谣的内核要素,创作出带有闽西歌谣鲜活特点的、面向闽西苏区大众、主题内容贴近现实并能够引起老百姓深刻共鸣的红色歌谣。通过话语受众的大众化与话语内容的主题创新,使党的奋斗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化入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做到真正为人民群众发声,说出人民群众的心声,进而打动群众,说服群众,掌握群众。从闽西红色歌谣的主题内容来看,主要有:
(1)控诉旧社会的黑暗生活,启发群众阶级觉悟。这类红色歌谣一般多控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的现实,向群众传达造成其贫苦、灾难的阶级根源,启发阶级觉悟,唤起群众反抗压迫的意识。
(2)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参与革命,扩红支前。这类红色歌谣鼓励群众积极加入红军的战斗队伍,参与革命斗争寻求出路或是支持红军战斗、生活,做好后方支前工作。
(3)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此类红色歌谣在苏区开展土地革命的背景下,向农民宣传土地革命政策,领导他们进行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
(4)歌唱红军入闽,颂扬军民鱼水情。此类红色歌谣赞扬红军良好的纪律和作风,歌颂红军入闽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带领穷人闹革命,翻身分田地。广大群众藉由歌谣唱出对红军及其领导人的拥戴和感恩之情,充分彰显当时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感情。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闽西红色歌谣唱出了当时广大群众的心声,把握住了为老百姓说话,说出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和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迅速地说服群众,为群众所接受,进而掌握群众。
第三,从话语建构的形式和载体上来说,突出适切性原则,匹配人民群众的认知结构、文化结构和审美情趣,实践好“怎么说”,实现话语形式与载体的通俗化和生动化。
闽西红色歌谣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需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认知结构、文化结构和审美情趣,选择合适的话语形式和载体,实现话语转换和话语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融入群众的生活话语之中。当时闽西苏区的广大群众大多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又因交通闭塞等天然地理因素,总体认知水平不高。要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言必然需要转换为通俗化的大众语言。闽西红色歌谣是根植于闽西民间传统歌谣的沃土进行改编或二次创作,采用的演唱语言是当地群众的方言,保留了当地方言中特有的词汇、俗语、习惯性表达法等,“接地气”的语言特点很容易让当地的广大群众产生亲切、亲近感和认同感。在韵律、节奏等方面闽西红色歌谣也完全保留了闽西民间传统歌谣的特点,符合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因而朗朗上口,易于口头传唱和流传。正是突出了话语建构形式和载体的这种适切性,闽西红色歌谣才能为大众所迅速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闽西红色歌谣成功地通过话语创新和话语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提升了闽西苏区群众的阶级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闽西苏区的传播,促进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实现了当时闽西苏区广泛的政治动员,推动了闽西苏区建设和发展,对当时闽西苏区的整个政治风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如“共产主义”“共产党”“无产阶级”“苏维埃”“工农红军”“工农政权”等在闽西红色歌谣中得到充分阐释,闽西苏区百姓在歌谣的传唱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融入老百姓的思想意识中,百姓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和工农红军也逐步从接受、认同发展到衷心拥护。其时广泛流传的《革命就是救穷药》《反动统治恶天年》《团结一心闹暴动》等闽西红色歌谣一扫传统歌谣中苦情、哀怨的思想情绪,展现出崭新的革命风貌,“阶级”“革命”“反动派”“斗争”等成为歌谣中的高频词,充分证明了闽西苏区群众在阶级觉悟上的提升,彰显了百姓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强信念。
其次,闽西红色歌谣基于其现实性和群众性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实现了闽西苏区广泛的政治动员。闽西红色歌谣生动刻画了当时闽西苏区百姓的苦难生活,如《黑暗世道真无情》《加租加税又抓丁》《土豪劣绅是虎狼》等歌谣直击百姓生活现状,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起群众奋起反抗剥削阶级的愿望。另外,大量描写苏区干部优秀工作作风、讴歌中共杰出领导人和代表、倡导支前扩红和拥军慰劳等红色歌谣,如《苏区干部好作风》《上杭来了毛委员》《加入红军最光荣》等,充分拉近了党群关系,调动了军民情感,使得民众被广泛地动员起来,自觉加入红军,拥军慰劳也成为当时闽西苏区百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闽西红色歌谣与当时闽西苏区的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推动了闽西苏区的建设和革命中心工作的开展。闽西红色歌谣是当时闽西苏区革命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例如著名的《一九二九斗争歌》是对红四军入闽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斗争的记录。打土豪、分田地是当时闽西苏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像《朱毛一来分田地》《红军一到打土豪》等红色歌谣充分向群众阐明了当时闽西苏区的主要革命任务和中心目标,《分田分地乐陶陶》《唱的都是翻身歌》等又鲜明表现出百姓分到田地、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闽西红色歌谣与闽西苏区的革命斗争实践密切结合,切实推动了苏区的土地革命,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政权。
闽西红色歌谣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效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其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应牢牢把握住推动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普遍性的运动,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主体。具体来说,党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普通党员、人民群众都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主体,需要共同担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责任。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解读者和宣讲者,需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把握当代的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挥架构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广大普通党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示范者,他们来自群众,又扎根于群众,要用实践中的言行践行马克思主义,对群众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起到模范带头的示范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是其强大的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人民群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一旦马克思主义受到人民的认同,视为信仰,人民群众就成为主动的推动者,进而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二,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应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内容关涉应当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要能够反映和表达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就意味着在多大程度上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一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产生的理论成果、革命主张等能充分地反映、表达和实现群众利益需求,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得人民群众自觉地去拥护它、信仰它,并成为其发展和传播的有力推动者。
第三,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应把握住话语对象的群体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群众审美特点、心理特征的话语形式和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现实化,就是要让人民大众立足时代发展要求、结合现实生活、以符合民族文化特点的方式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9]142马克思主义要为群众所正确掌握并有效运用,需要结合民族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话语载体,以“接地气”、贴近群众的话语形式开拓马克思主义传播、践行的文化场域,让群众自然而然地理解、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从而让马克思主义切切实实地走入民心,获得民力。
闽西客家红色歌谣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从话语构建的视角对闽西红色歌谣进行研究,探析其在促进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发展中的宝贵历史经验,可以拓展闽西红色歌谣研究的学术视角,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闽西红色歌谣文化内涵,阐发其历史价值,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当代价值,还有助于推动和完善闽西红色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红色歌谣的思想政治功能,增强民众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信念,为巩固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