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了自己的人民军队——工农革命军。当时的部队成分,一部分是工人、农民,一部分是游民无产者,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部队中存在旧军队习气和农民自由散漫作风。这一时期,毛泽东特别重视以服从命令听指挥、维护官兵团结和民众利益为主要内容的部队纪律教育。
1927年10月上旬,在三湾改编之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江西宁冈古城前进。出发前,毛泽东宣布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10月24日,当部队抵达江西遂川荆竹山时,由于战士们长途跋涉,饥饿难忍,便随意挖了老百姓田里的红薯吃,违反了群众纪律。毛泽东得知情况后,于次日在荆竹山“雷打石”上召开大会,要求部队官兵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山上的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同时提出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为了严明军纪,毛泽东经常深入连队,耐心地给战士们做教育。很快,部队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井冈山逐步站稳了脚跟。
然而时隔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28 年1 月,当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部队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但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把商人、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秤也拿走了。还有当地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有的战士借用老百姓的门板去睡觉,但没有主动归还;在归还的门板中,又往往弄错,还回来的门板不是原来的那一块,对不上号,安装不上去……
针对这些情况,1 月24 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全体革命军指战员大会,又向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
至此,中国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六项注意”的雏形基本形成。
1928 年3 月30 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井冈山出发,到桂东沙田圩接应湘南起义部队。部队在沙田打土豪时,把一个姑娘的嫁妆当作土豪的浮财给没收了,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背地里骂红军是“土匪”。这件事让毛泽东夜不能寐,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整肃军容军纪,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把以前曾宣布过但未成系统的军队纪律,斟酌修改、补充完善,将原来的“三项纪律”改为“三大纪律”,其中第二条由“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4 月3 日上午,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在桂东县沙田圩后的老虎冲三十六担丘的田中,向部队讲述了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的道理,对部队存在的一些违纪现象进行了批评,然后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以来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它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
此后,红军指战员都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当作自己的行动准则。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红军战士不仅把它刷在墙上,还写在自己的包袱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包袱皮,就是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使用的。包袱皮为灰白布质,纵85.7厘米、横94厘米,布面上从右到左用毛笔繁体书写着六项注意的内容。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开创了我军法纪建设的先河,但并未就此止步。1929 年,红军经过比较闭塞的赣粤边界地区,有些战士还是按照过去的习惯,到野外大便,有时会随便到一条沟里或河里洗澡,这些也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毛泽东立即在原来的“六项注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两项:“洗澡避女人”和“大便找厕所”。由此,“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也是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最初版本。
此后,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经验,毛泽东又逐步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等的内容不断调整、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解决新的问题。
1947 年10 月10 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发布了《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做了统一规定,要求各地各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这份重新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条文内容如下: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自此,经过20年创建、摸索和实践,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终于定型,全军有了统一纪律和行为规范。长期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熏陶下的人民军队,对敌斗争英勇坚决,无往而不胜,对群众则始终展现出作为人民子弟兵的立场本色、精神风范和严明纪律,成为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人民爱戴的文明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