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与管理:培育城市精神的关键路径

2022-03-18 01:24欧光耀曾长秋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市民培育价值观

欧光耀,曾长秋

(1.中南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南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放到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对待,使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得到加速提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P33)以实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发展目标。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其管理基础虽然是制度和规则,离不开市民共同的社会信仰和城市精神。打造城市精神或城市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以文化人。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本质上是同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上“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省市都在努力发掘城市特色及文化基因,打造具有地域特质的城市精神,以期推动城市转型和实现科学发展,就是明证。

一、文化社会学视野:城市精神的提炼及其社会功能

任何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意味着失去了“根”与“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

一个国家需要赓续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也需要挖掘、弘扬、创新自己的城市精神。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环境、拼文化”的演进,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格局。目前,我国拓展城市管理的范式,尚停留在理顺政府与市民的关系上,以此提升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这样做固然重要,但从文化社会学的视野看,提炼城市精神更能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积极性,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城市及其精神家园。须知,提炼城市精神能够塑造城市灵魂,提升城市魅力,具有“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因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各地纷纷亮出了自己闪光的名片:城市精神。这是因为城市精神植根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和特色文化,内聚为城市灵魂;城市精神荟萃了城市的建筑景观和人居环境,并外露为城市品质、彰显城市风骨。同时,培育城市精神也有利于提升市民素质和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式。

面对当前的城市化浪潮,迫切需要创新城市文化和社会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3]一般来说,老城区往往具有人气旺、商铺林立的区位优势,也是城市记忆保存最完整、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座城市有怎样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就有怎样的精神气度,也就会有怎样的发展格局。如果说经济建设是城市的骨骼,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城市的血脉。城市文化与市民有不可分割的情感依存,不同的文化特色塑造了不同城市的气质和形象。城市精神在一定意义上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促进了市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城市精神综合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时代风貌和价值追求,鲜明地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内核,必定内化为市民生活的行为准则,对于反映城市风采、提升市民自信、引领未来发展都具有强劲的拉动力。

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其中列宁留下了一些涉及城市功能的名言。例如,“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4]无疑抓住了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质。应当承认,城市化进程较早完成的国家,对城市文化的培育也相对成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欧美国家比我国更早关注城市文化。如果要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城市精神培育的路径,首先要明确文化社会学的涵义。它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P.巴尔特1897年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主要研究文化与社会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活方式等的关系以及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们的心理、习惯、性格、行为都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并把城市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以上文化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范式,给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培育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提供了理论借鉴。

城市精神属于城市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需要不同样式的城市文化予以呈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城市文化的孕育和积淀过程。城市精神不可能超脱于城市文化之外而存在,必定蕴含着商品文化、生态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历史与特色文化、人际交往文化于其中。城市文化也不能缺少理念、品格、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作支撑,离开了以上精神要素,城市等于失去了灵魂而沦为一具空壳。城市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经济推动,但仅仅以物质至上的经济发展为追求,市民的心态可能会出现畸形。当代人越来越感觉到:作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引领城市发展的“城市精神”,已成为市民的共同价值。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在20世纪以来。在城市或城市群快速膨大过程中,追求物质富足是人们情理之中的事,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工地化、工地水泥化,以楼层高度和广场宽度衡量城市“现代化”。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风格以及缺乏人本柔性的管理机制,加上环境污染、空间狭小、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凸显,以及房价高、看病贵、就业难和工作快节奏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得人们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并没有感受到都市生活带来的惬意。国家尽管一再提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却因城市人口多、拆迁难度大、空间拓展困难而受制约。在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重点在城市,难点也在城市。目前,农村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先行一步,城市建设更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完善配套功能,推进绿色发展,以满足广大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精神,每个时代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城市建设同样需要注入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城市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包括生态)层面,还要在培育城市精神方面下功夫。否则,城市就失去了“根”与“魂”。培育城市精神既是城市文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市民素质不断增强、城市社会管理效能不断显现的过程。我们要看到城市精神本质上的文化属性:一说到城市精神人们自然想起那座城市。它作为一种价值层面的自觉追求,处在市民价值观核心要素层面。良好的城市精神作为城市人文环境的首要构件,包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以及正在凝结和发展着的内在气质、价值认同、市民心理、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的抽象和总结。它作为“形而上”的符号系统,彰显了城市的个性特征。国外重视打造城市精神,例如: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纽约的“宽容、融合、扩张、整体”,伦敦的“古今和谐,天人和谐”……无一不吸引世界目光。有学者因此说,“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大力培育城市精神、用城市精神引领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的过程。”[5]

城市如人,它有自己的风采气质,也有思想律动。我们说到北京,就会浮现天安门;或者说到嘉兴,就会浮现南湖红船。这就是凸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基因,也就是是城市的精、气、神之所在。我们从中提炼城市精神,应按照“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要求,既从历史积淀或特色要素中攫取素材,又在当代实践中发掘新质,还要有“一语中的”式的概括,做到定位准确,形神合一。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城市精神的表述要做到:彰显标志性、体现通俗性、突出引领性、注重区别度。可是,目前有些城市精神的表述仍值得推敲,所出现的问题——或者雷同,或者特色不够。如果没有合适的词语,宁可暂时不推出,也不要让人诟病。

城市精神一旦形成,需要内化为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成为现代城市崛起的不竭动力。可是,当下出现的城市精神“热”,虽然旨在“文化兴市”,却反映出某些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我们要从历史、现实、未来等多维角度,提炼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精神如同城市进化,需要文化积淀和有序推进,并得到那些朝夕相处的市民认同。因为,形象只是城市的外显,精神则是城市的核心,培育城市精神要在“软”与“硬”两方面做文章——我们对硬件建设下的功夫比较足,而在软件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务必做到“塑必有其形,形必竞其秀”,切莫辜负了广大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热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城市精神与提升城市形象的根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孕育城市精神的“源头活水”,源于城市的历史文化,更离不开对社会核心价值的凝练。因为,城市精神将留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当前,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深度挖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城市精神,以激发市民的责任心和自觉意识。培育城市精神,需要运用城市文化来创新人本柔性的管理机制。如何运用城市精神创新人本柔性的城市管理机制呢?习近平总书记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感情认同和行为习惯。”[1](P33)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为培育城市精神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是“源”与“流”的关系,每一个市民都应当遵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城市精神。只有用文明点亮城市精神之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育城市精神与提升城市形象的根本,才能增强该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实现城市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在新时代培育城市精神,适应了市民意识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城市精神是城市性格、气质的表达,也是城市形象、风貌的展现,在城市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培育城市精神,需要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树文化路标,不可脱离城市文化的语境以及该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我国很多省市之所以能够提炼出具有地域色彩的城市精神,基本前提还是用较长时间寻找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或特色因子,渐渐孕育了自身的特殊风格。如果离开了自身特色,城市精神就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难以凸显自己的“亮点”。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城市精神呢?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学习和宣传活动,并深入市民中进行访谈,听他们谈论生活故事,包括人们的道德、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城市的建筑、纪念地、文物古迹……以此来启发我们对城市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思考。当然,我们在看到城市精神形成的差异时,更要看到其中所蕴涵的共同价值追求。

其一,培育城市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市民的思想意识。城市精神的生成和培育是主流价值观与进行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的结果,以什么样的思想来统摄对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精神培育,是当前处于国际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背景下提升我国城市品牌和软实力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渐行演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城市文化和管理创新,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来引导。如何统摄广大市民的思想意识,主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国之魂、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便自然而然地决定着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的性质、方向和路径。城市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表达,彼此相通相融,相辅相成,都能凝聚广大市民的思想意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要求,[1](P18)通过挖掘市民追崇的核心价值,使之成为实施城市管理的文化之魂、精神之根。

如前所述,城市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表达。在市民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弘扬城市精神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城市精神培育具有内在“质”的规定性,决定着城市精神的基本性质和价值维度。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指引和科学导向。对于城市精神来说,也是广大市民的价值指引和科学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获得广大民众普遍认同的过程。从微观上说,“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妈妈”频频出现,到各种最美行为已蔚然成风,使广大市民感到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好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从宏观考察,各地陆续公布的城市精神激励着广大市民奋发向上,朝着2035年和2050年“新两步走”的目标阔步前进。例如“北京精神”包含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高度一致性,甚至可称为“演绎版”。其普遍的价值追求,便是实现民族复兴梦。

其二,培育城市精神,既要以主流价值为根本导向又要兼顾文化多元。国家的主流价值是国民在价值层面的共识,城市精神则是市民在价值层面的共识。共识产生合力,合力推动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进行城市精神建设,本身是是一种管理更新活动,即将城市中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可是,在我国城市化转型背景下,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受到了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城市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人文、生态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城市形象。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创造美好舒适的环境,服务市民百姓,使城市有序而稳定运转。任何一座现代城市,市民利益是否得到实现,人的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功能是否实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P35)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虽已释放出巨大红利,但城市中多元化的社会群体——每个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诉求,管理工作必须权衡各方面利益以求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管理的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通过落实新发展理念、制定政策法规并监督执行来实现社会进步。尤其是街道、社区等基层工作处于各种矛盾的前沿,面临的管理压力更直接。城市管理固然需要法治,而执行时切忌“重惩治、轻人本”。如果城市管理缺少人文光辉的照耀、人文视野的关顾、人文情愫的滋润、人文底蕴的支撑,都不能建成和谐社会。

培育城市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步骤。实施时我们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方面,在文化多元中确立主导价值,弘扬主旋律和提倡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主流价值引领与多元文化包容相统一,尊重差异,兼容多样。据此考察我国城市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大体上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是社会共有价值,或称公共道德理念;二是历史积淀的人文精神,体现市民追求的最佳境界;三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四是履行好公民权利和义务,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6]城市精神涉及的范畴,还包括了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以及敬业爱岗精神等,它们是调动市民积极因素的原动力。以上基本要素,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构成城市精神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兼容并包、适合多数的原则,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民众共同利益。

三、创新城市文化和管理:培育城市精神的基本路径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创新推动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构建城市精神也是这样。创新城市文化和管理,是培育城市精神的基本路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各地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延伸,城市精神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才孕育了今天这般枝繁叶茂、树大根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

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互相赶超,而各地方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却是无法简单复制的。钱穆先生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7]各地对新发展方式的诉求,近些年越来越迫切。摆在各城市决策者面前的,目前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人居环境等问题,而需要对整个社会系统进行改造和创新。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膨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增多,使其发挥综合服务功能的任务日益繁重。有些城市尽管在治理与创新城市管理方面下了功夫,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出现的“城市病”还比较明显。须知,城市不仅需要各种物质要素有序流动,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剧场”。城市文化的提升、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创新城市管理,不仅成为了“经济命题”,更是一个“人的命题”;城市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诠释资本逻辑,更需要人文关怀,演绎人的逻辑。

众所周知,城市的灵魂在于城市精神,因为在城市中生活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作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体,其表虽“物”化,其根却“文”化。凝聚城市之魂,焕发道德伟力。城市精神似水,润物无声;城市精神是力,推动管理创新。党中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P38)需要用文化软实力来治理“城市病”。弘扬城市精神的途径,在于把城市精神的传播与城市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自豪的“深圳人”是用“深圳精神”铸造的,深圳之所以吸引人才,是因为深圳的“垦荒牛”精神符合创业者的志向以及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城市精神对于社会管理能够起到规范作用。发挥城市精神的引导、凝聚、融合、约束等多方面的功能,就能直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培育城市精神,必须净化社会风气,而抓住提高人的素质就抓住了根本。一座城市若没有高素质的市民、没有城市精神这个活生生的灵魂,便只是一堆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堆聚与扩大。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在人的行为上,不能“见物不见人”。我们深知,城市的繁荣发展不能只靠精神支撑,同样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要重视推进整体建设。浓缩了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的“城市精神”,内涵必定深刻,表述各有特色。我们应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做平台,积极探讨培育城市精神的基本路径。

首先,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城市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32)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光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不够的。一座城市如果离开了先进文化的滋养,城市精神既无根基,亦无特质。培育城市精神的关键,在于增强市民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刻领会“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的涵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是市民“城市梦”的体现。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市民生活的依托,创建和谐社区要树立市民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理念。和谐社区建设离不开城市精神培的“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8]这就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在对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守、弘扬方面,遵循以文载道、以文育人的规律,来提升价值信任、调解价值冲突、化解价值矛盾、制约价值失范,激发市民追逐自己的“城市梦”与弘扬城市精神。

其次,政府、市民、社会各界以及大众媒体联动,营造公众参与氛围,以提升城市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1](P38)城市精神属于观念形态范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舆论宣传对营造育人环境、塑造城市精神,发挥了“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传播城市精神不仅要依靠媒体做平台,更需要政府的引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社会组织、公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应当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市民的主体作用与社会的协同作用结合起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市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纳税人、服务的接受者,而应该是公共问题的发现者。城市发展如果没有市民参与,许多工作都不会落到实处。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大型庆典、民俗活动、文艺表演、橱窗展示以及制定市民公约、学生守则和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向市民传递积极、理性的文化信息。还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与城市精神背道而驰的言行,批判假恶丑的东西。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形成综合治理的顺畅机制。管理队伍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障力量,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市民的日常生活,体现政府综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城市管理还需要制度和法律做支撑,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提升管理水平。

再次,坚持文化传播与现代城市建设实践相结合,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提升城市精神。推动现代城市建设,应积极探索城市精神对一座城市发展方向的引领功能。城市的重大公共活动,往往能吸引大众传媒的关注,为城市精神的传播提供重要渠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各地“招商引资”的一般做法。同时,各地需要坚持文化传播与现代城市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展重大公共活动。重大活动必然加速城市提质,对打造城市精神产生巨大作用。因为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城市资源,对各方面建设有推动作用。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将文化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冬奥会,还有上海进博会、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就是成功的例子。其中,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这一精神资源必将在改善现代城市环境、明晰城市文化特色、优化人文价值取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凝聚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以及社会管理,以提升城市精神。城市治理的重心在社区,关键在市民。市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来,既能形成广大市民促进城市管理创新的动力,也能增强他们认同和忠实践履职责的信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仅在于提升管理理念,更要有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管理机制创新的关键并不局限于资金,也不完全靠技术,而要健全城市管理理念,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城市管理是与全体居民的福祉紧紧连在一起的,健全的城市管理必须使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自己作为市民的权益。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城市管理的主体越来越注重从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大生态系统出发,提升城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如同建设“美丽乡村”一样建设“美丽城市”,将其作为“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建设的一部分,政府责无旁贷。在城市变“美”的同时,也通过创新城市文化与管理,让城市变“新”。我国的文化教育部门尤其是大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长期承载着传承文化、培育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等功能,应协助政府开展城市精神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精神文化的品位与传播,也有利于使广大市民增强综合素质。

总之,21世纪是展示城市素质和魅力的世纪,各地在展示城市魅力时更加注重打造城市精神。对于城市精神建设,我们要坚持继承性、凸显创新性、反映时代性、突出实践性。研究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与城市社会管理的相互关系,必须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并结合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量身打造。我们打造的城市精神,应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张扬城市个性,使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人文精神。我们展示的城市素质和魅力在于:它是城市昨日之背影——植根历史,内涵丰富,根基深厚;它是城市今日之品牌——基于现实,形象生动,焕发活力;它是城市明日之动力——紧跟时代,承前启后,引领未来。我们相信,通过培育城市精神、创新城市文化与管理,未来城市发展会变得更美好、更强大、更多样化。

猜你喜欢
市民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意义”的问题所在